共情 共读 共发展
2018-05-14饶晓妹
饶晓妹
杏坛耕耘二十六载,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是我和孩子们在武汉市校园文化展示中诵读的毛泽东诗词;看,“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是我和孩子们在“亲近母语”现场会上吟咏的《秋之韵》。朔风凛冽的冬天,我们把歌声、欢笑和温暖送到福利院;燕草碧丝的三月,我们放飞的风筝在蓝天上写诗……
我享受每天清晨孩子们琅琅的书声,流连大课间里孩子们嬉戏的身影;我欣赏孩子们妙语连珠的发言,鼓励孩子们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同成长,一同收获。
共情:架起心灵桥
魏书生老师所提倡的“班级事事有人做,班级人人有事做”的管理理念对我影响很大,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一直积极尝试。“共情倾听”是让我走进学生心灵之门的一座“家校联谊桥”。
人人都有小岗位
九月的校园,风儿凉了,草儿黄了,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教室里又响起孩子们的欢笑。是啊,新学年又开始了,学校号召各班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活动。是班主任“妙手生花”一蹴而就?还是班干部们“共商大计”?亦或是还有更好的办法。我决定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早晨,我踏着轻快的铃声走进教室,提出“美丽教室你我设计”的倡议,教室里议论声由小变大,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兴奋。有人说在墙上挂几幅激励大家的名言,班上小“书法家”不少,可以讓他们一展风采;有人说开辟“作家专栏”,每周“刊登”同学的真情文章,像“楚才杯”作文大赛获奖者吴欣怡那样,也来一番“获奖感言”;还有人说夏雨昊同学爱研究花草,可以负责“生物角”,夏萌昕同学是文学小博士,能负责班级的“漂书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把全班同学根据兴趣特长分成了板报组、我的风采、书法园地、作家专栏、图书角、生物角等6个小组。
在一个星期的准备活动中,6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书法园地”组的同学认真练习、设计,作品质量,堪比书法大赛;“作家专栏”首批入选的小作家们也在字斟句酌地推敲修改自己的作品。一周后,浓浓的文化氛围在教室里弥漫开来,窗台上绿意盎然,教室里书墨飘香,我和孩子们都笑了。
后来我还陆续开展了班委轮换、成立四人学习小组、同桌伙伴手牵手等活动,班级一片欣欣向荣。人人都有小岗位,让孩子们一次次体验到“我很重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开心成长。
我们都是“班级星”
制定班规是引导、约束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手段。怎样的班规能被孩子们悦纳而又有意义呢?我公布了“纳言榜”——
孩子们参与兴趣很浓,每位同学都提出三条自己认为最重要、大家必须遵守的规章。梳理汇总后,我努力让每个孩子在班规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以“争星夺章”形式开展。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共同制定了“书香”“乐学”“文雅”“运动”“环保”“进步”等评星标准,由他们自己主持的“雏鹰争章星级评价”主题班会,通过“自评”“组评”“班级评价”的步骤评出每月的“班级之星”,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故事一:“大明星”的改变
小松是班上的“大明星”,自控能力较差,上课撕纸条、切橡皮、朝同学丢杂物……随心所欲地玩自己的游戏,成绩落后,“班级之星”自然与他无缘。这该怎么办?我想起学校下周要检查各班文明午餐的情况,于是宣布说:“本周每天坚持吃完午饭的同学就能够担任午餐管理员。”还为此建立了班级个人就餐荣誉墙、家长微信群里也记录了每天在家里坚持“光盘行动”的同学名单。
一周后,我宣布由小松担任午餐管理员。在同学们的诧异声中我出示了小松一周在学校和家里的就餐表现,一阵掌声响起……小松高兴地上任了。瞧,他设计的管理名言可真不少:“挑食可不好,胡萝卜营养价值高。”“细嚼慢咽身体好。”“小心,汤水不要泼地上。”渐渐地,他不欺负同学了,大家也开始邀他一起做游戏,学期末小松还被评为了“进步星”。
每天有坚持,每天有成功,每天有快乐。每个学生都是天空中的星星,教育是师生间心灵的交融。批评说教,不如鼓励引导。只要我们多给些关怀,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
“飞信”传递温暖
周六,我照例在班级QQ群给家长们发送“每周飞信”,总结一周班级活动、孩子们的在校情况以及下周学校、班级活动的安排。“每周飞信”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务工的家长,为了让他们可以比较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一直坚持着。
昊昊是个小调皮,总喜欢拿前后座同学的东西,谁都不想和他坐同桌。我和他谈了几次话,可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决定把这一情况告诉他家长,同时寻求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昊昊妈妈,您好!昊昊在学校常常不经允许拿同学的东西当玩具,同学批评他,他还说别人小气。我和他谈过几次话,但效果不大,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坐同桌了,希望您能加强教育。
短信写好了,在点击发送前我却犹豫了。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昊昊妈妈,看到这条短信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措辞真的好吗?于是我换了一种表达方式:
昊昊妈妈,您好!昊昊的卫生习惯很好,今天上课读书的声音也很响亮!不过最近我发现他和小组的两位同学有了点小矛盾,主要是因为昊昊喜欢拿周围同学的文具当玩具玩,大家越不让他拿,他越要抢。请您也和他谈谈,我们携起手来,相信很快就会帮昊昊改掉这个坏习惯。我们一起加油吧!
昊昊妈妈看到消息后很快就给我回复表示一定会和孩子沟通,有了家长的支持,昊昊的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后来昊昊妈妈也积极地加入到班级管理实务中,还受邀参加了“班级之星”的评比。
班主任要多多站在孩子和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温暖的话语传递出对孩子无尽的爱和成长的期许,这样的“飞信”定能走进家长心里,架起一座家校教育的心灵桥。
共读:书香润泽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之一。”班级是学生重要的成长土壤和精神家园,班级阅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启迪智慧、丰富情感、熏陶人格。因此,我一直致力于构建书香班级文化的工作。
书香雅言行
教育需要意境和氛围。我运用班级文化墙和“阅读小屋”,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和引人入胜的“书海”意境,如班级口号是“花香中采蜜,书香中呼吸”,还组织学生们欣赏读书名言、讲述名人读书故事、举行新书推介会、开展班级漂书活动等。让孩子们“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皆为书影”。
孩子们在阅读课上养成的阅读习惯延续到了课间。每天午餐后20分钟的活动时间,教室里、走廊上再也没有了追逐打闹的身影,孩子们都安静地阅读着,偶尔轻声交谈,观者不禁蹑足噤声。
渐渐地,孩子们变了:他们进办公室会轻声“报告”,遇见老师都微笑问好,礼让同学,彬彬有礼。
书香润童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主题阅读活动。孩子们感悟亲情、友情,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精神的触角触碰伟大的灵魂。我们班的一只“小蜗牛”也爱上了阅读!
故事二:“蜗牛”变形记
小宇是班上的一只“小蜗牛”,上学晚,做作业慢,做事拖拖拉拉,上课喜欢在书本上涂鸦。如何让小宇正确运用自己的绘画天分,并且规范行为、悦纳自己?
在“我才我秀”班会上我请小宇讲解自己画中的故事:霸王龙入侵地球,他带领地球生物反击;史蒂夫行走在黑色森林,突然巨型螳螂出现……突然轩轩举手“踢馆”——黑猩猩手中的激光武器火焰应该是蓝色,你怎么画成了红色?小宇尴尬极了。
下课后我问小宇被“踢馆”的感受,小宇明白,这是由于自己不爱课外阅读造成的,我顺势给他推荐了《爱迪生科学馆》《未知世界》《昆虫记》等科普类图书。小宇从此踏上了阅读之旅,慢慢地我迎来了惊喜:书屋、教室经常会有他阅读的身影,漂书、阅读分享会上有他的声音,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在纸上呈现。
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让“小蜗牛”慢慢成长!
共读心相印
为了开好班级读书会,我被孩子们“督促”着也读了好多书。学完《巨人的花园》,我们读《王尔德童话集》;学完《童年读水浒》,我们读《水浒传》;当学完《盘古开天辟地》,我们读《创世纪》……孩子们惊呼:“老师,您也喜欢看神话!”“是啊。”他们眨眨眼睛,和我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每周的“亲子阅读”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作业,因为爸爸、妈妈不仅会陪他们阅读、讨论,还会在“书海心相印”板块写下自己读书的体会。譬如,李妍和工作繁忙的爸爸共读《一百条裙子》时讨论:旺达·佩特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她和《草房子》中的纸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六一”班级读书会是孩子们十分重视的活动,各小组在一年的课外阅读篇目中精选一个故事,以朗诵或表演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家长也可参与其中。今年芮芮和爸爸妈妈朗诵的《吟月》还被学校推荐参加区里组织的“家庭经典”诵读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
“书香”志愿者
暑假,在图书馆工作的萌萌妈妈看到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便邀请同学们到图书馆担任小小图书志愿者,接力、拓展班级阅读活动。孩子们在管理员阿姨的带领下学会了图书分类查找、图书借阅登记、新书上架整理等专业知识,热情地为小读者们服务。空闲时间,大家还坚持阅读,不仅读完了我推荐的《窗边的小豆豆》,还读了《沈石溪动物故事系列》。在开学后的漂书活动中,许多同学把暑假志愿者活动中发现的好书推荐给了其他同学。
儿童,心灵与身体一同生长,心灵的田野需要润泽与温暖。播下书香的种子,播下求知奋进的种子,书香班级建设正是给予儿童润泽与温暖的水分和阳光。
养德:活动引领成长
杜威说:“道德教育贯穿在学校的全部活动中,道德是经过训练的控制力。”班主任每学期开展的主题德育活动,因其具有的仪式感,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所以每一次活动都充满生命力。
班级成长足迹
我建立“一生一策”的学生档案是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一学年制作一部记录班级成长的数字故事,形成了一个促进班级学生成长的重要磁场,让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成为可能。
故事三:《我们的小时代》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初秋的校园,橘绿橙黄。我早早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检查电脑、试播微视频后,又把教室环顾了一遍:
五十六张桌椅分成四个大组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教室中间,浅黄的桌面和窗外的秋阳一样温暖,地面一尘不染。窗台上一盆文竹绿枝摇曳,绿萝葱绿,粉红的长寿花缀满枝头。这些都是我的“成果”。
参加完学校的开学典礼后,孩子们迅速回到教室安静坐好,我们一起走进数字故事《我们的小时代》。这是我们班的开学第一课,播放的是班级数字故事:轻柔的音乐声中第一张画面上是我和五十六个孩子2016年秋的合影,照片接着一张一张地展示出来,记录了每一个同学过去一学年在学校生活的点滴。经典晨诵、课堂发言、午间习字,校园艺术节、市“小人才”比赛、江城“經典诵读”,操场、卫生区、考场上……汗水与喜悦,成功与快乐交织着,画面最后定格在了新学期的奋斗目标。
孩子们思索着,提出了各种“郑重的”“关乎全班”的建议……
班级成长档案激发了孩子们的主人公意识,让孩子们学会自律,学有目标,为孩子们积极投入新学期的生活营造了良好氛围。
系列主题活动
“文明礼仪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永恒的课题。在小学生成长中要怎样践行这样的教育呢?
案例:文明就餐
2017年学校开展午餐托管工作。3月份,我每天组织孩子们排队洗手,有序拿饭,陪他们一同进餐,促进孩子们养成“食不言”的文明就餐习惯。成立卫生小组,相互提醒、检查就餐情况,结合晨会《健康讲堂》的教育,班级午间文明就餐习惯基本养成。4月,孩子们在学校就餐的新奇感渐渐消失了,大家变成了“熟客”,部分学生开始了“自由活动”——自由插队、随意换座位、大声讲话、浪费饭菜等行为时有出现。为此,我拍摄了同学们就餐的画面,发起“你为哪些同学点赞?”的讨论,并在讨论中孩子们一起制定了餐前、餐中、餐后“文明评星标准”,小组长记载本组同学就餐情况,评比“文明就餐”——“雅行星”。孩子们在生活中践行“文明星标准”,在评比中学习榜样,班上再也没有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孩子们每天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安静就餐,拥抱文明。
案例:祖国发展,我成长
我参加武汉市德育课题《农村中小学有效德育路径与策略研究》时,向区教科所申报了子课题:《依托地方文化 活动中育人》。江夏,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我发挥地方文化育人的作用,组织同学们以摄影、日志、采访等形式了解家乡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及今天大学城、工业园的新貌等,同学们在“走江夏”“夸江夏”的汇报活动中,领略了家乡物产丰饶、山水秀美、人杰地灵以及今日变化。“走遍天下,最美江夏”。我想无论将来身处何方,家乡江夏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清晰的“模样”。爱国,从爱家乡开始。
“不是木槌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鹅卵石美轮美奂。”用爱的温暖孕育,用智慧的汗水浇灌,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春天里绽放。
教育孩子,我永远都在路上。
责任编辑 周若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