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探究
2018-05-14张政业
张政业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民融入到城镇之中,参与了城市的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突出的力量。但是农民往往被视为弱势群体,我国政府在数年以前已经开始重点关注三农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如何解决农民的就业以及农民职业转型,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民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河南省培育新型农民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3-000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6;G725 文献标志码:A
农民在农村以及城市的建设中都发挥稳定的基石作用。中国面临着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特殊时期。农村劳动力人口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农村和城镇发展都面临一系列缺乏人才的现状,比较典型的是农忙时节缺人和现代农业缺人,未来农村的发展需要由谁来管理,需要由何种人才来种地都成为重大的问题。近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党中央和政府都鼓励农民进行二次培训和就业。这是政府对于农民职业转变的一个重大规划。各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希望将有知识的农业青年和农民留在农村进行生产和就业。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培养新的有文化会技术的农业新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就解决好了三农问题的根本。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
新型农民,主要是指区别于传统农业的耕作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以农业经营活动为主要收入来源,并且能够在村镇中,持续的进行创业和就业。目前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他们对农业投入了一定资金,并且具有一定的技能,比如专业的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带头人等。第二是专业的职业农民。他们在种粮大户或者农村合作社中工作,保持了农业基本运营,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和农业雇员等。第三是参与到,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的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技术,或者从事农产品销售,如进行化肥销售和农机服务以及防疫员等基础工作的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以下特征,他们是全职务农,家庭在农村中,主要的经济活动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或者具有一定的资金,或者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能够影响未来农村的发展以及农业的建设。
2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培训职业农民的政策
目前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较为简单,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不够明确,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往往是简单的出台口头政策,或者乡镇中某个独立的部门出台一个扶持政策,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发展[1]。
2.2 新型职业农民定位不准,目标不够明确
政府往往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才会定期组织农民培训,但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农业人才并不知道,往往是萝卜白菜一把抓,让各个村级政府派一些老弱病残参与到培训之中,忽视了最初的培训目的。
新兴职业农民新在什么地方?如何让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创新?怎么创业?创什么业?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认识不足,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定位不准确。
2.3 新兴职业农民培训资源缺乏
虽然各级政府已经在资金上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倾斜,但是目前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需求。第一,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大多数培训机构设施陈旧,与市场脱轨。第二,培训的师资落后,培训内容与市场不匹配,很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师都是临时从市场中调配,或者是多年以前的培训师,他们的专业基础和对市场的认识已经落后,培训以后效果不够明显。
2.4 培训时间不合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个别地方的培训会集中在5月份或者9月份,这两个季节一般是农忙季节,与农民的耕种时间形成冲突,农民不愿意参与到培训之中。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参与培训的意识不强,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够重视,往往觉得参加培训对自己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不愿意参与到培训之中。
2.5 缺乏合理的培训考核、追踪机制
目前乡镇对于农民的培训,往往是培训一次之后,放任不管。没有合理的考核评价以及追踪机制。农民往往把参与培训当作是一次政治任务,培训结束后,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生产耕作。
3 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政策支持,优化外部环境
出台统一的政策,对于农业教育,劳动扶贫,仍是科技等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协调。让乡镇中的相关农业服务部门,统一为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同时可以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定,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专业机构主办的原则,持续的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扶植和认定。出台政府的官方机构文件,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2 精准定位,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包括3个主要的来源,第一类为返乡就业和创业的大学生群体,第二类为返乡的农民工,第三类为具有一定文化素质或者经济实力,对于当地农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应当以这类群体为核心,同时引进新的科技手段进行培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农业技术、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同时培养他们能够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和市场资源,形成一系列新的市场成果,带动周围的农民致富,推动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从而盘活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
3.3 加强培训资源的投入
政府应出台专项资金,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第一,确保资金的持续投入,更新培训的设施,确保对农民培训的所有设施与市场中最先进的设施相匹配。第二,引进专业的培训人员,可以将干活能手以及表现优秀的职业农民当作培训讲师,或者从专业的职业院校引入专业的培训师,定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市场意识。
3.4 调整培训时间,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针对培训时间与农忙冲突的这个现实,可以适当调整培训时间,将培训时间调整到農闲季节。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到培训的好处,必要时候可以通过政策优惠,物质激励等形式,让农民参与到培训之中。
3.5 建立合适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可以采取电话调查或事后深入到农民调查,了解农民培训的效果,以及未来希望培训的知识,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对于接受培训的农民定期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发放考核证书,农民可以利用考核证书进行贷款等优惠措施,培训不通过的要接受二次培训。同时让农民将培训的知识运用到生产耕作中来。
4 结束语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政府应当做好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应当参与到政府的培训规划之中,同时给政府献言献策,共同参与到农村的建设,为实现建设美好家园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高海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
[2]刘亚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