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境界与追寻
2018-05-14张勇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成长。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应只表现在规则控制下教师对基本道德的被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应是教师的内在教育精神和道德人性的自觉彰显,是其与教育活动行为的完美契合。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之道的坚守,教师对人的精神关照和对教育信仰的守望。在教育生活中,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离不开教师对其职业的高度认同,离不开教师理性的教育之爱、无形的人格魅力以及学校合理的道德导向。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境界;教育信仰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2-0005-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2002
尽管,教育在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不尽相同,教师角色的担当也有变化,但正如明末程允生《幼学琼林·师生》卷中有云:“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1]成语“春风化雨”已经成为对教师职业特点与境界的美好概括。教育活动及其师生情感在中华历史上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万世师表”的孔子曾与学生有过“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的精神之旅,古之师者常以“智如泉涌,行为表仪”完成着人格招引和社会教化。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师代表道德的权威,是社会道德和社会文化的促进者[3]。“德为师之本”已成为古今称师、颂师之通义[4]。
一、教师职业道德及现状
每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但唯有教师职业被赋予了更为崇高和严格的道德规范,原因就在于教师工作是与人的灵魂、生命和精神紧密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体现在,它既是教师敬业乐教的精神动力,又是保证教育方向和教育力量的决定因素。在我国,敬师尊师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已形成深刻的传统教师观。教师的职业道德被视为教师的社会角色的客观规定和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高尚道德的认知者;还必须是高尚道德的遵守者和践行者;社会与舆论导向要求教师既要履行一般的公民道德规范,同时也要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现出“教师做人的本色素质与充当教师的角色素质的统一”[5]。但是,难以回避的是,道德本身会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要素。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和变迁带来的价值冲突、伦理矛盾、生存方式的对立使得“无所适从”似乎成为了一些人的精神状态[6]。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具有高尚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却被赋予了英雄主义的色彩。也正因为此,当校园暴力、辱师事件以及教师道德行为失范现象见诸于网络和报端的时候,相关部门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来提出教师道德问题的严肃性和严重性,或以“高尚教师职业道德”代表感化和感召教师群体。教师群体不仅即刻成为全社会舆论的对象,而且教师职业固有的高尚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冲击。更严重的是,被推到在道德风口上的教师,还会产生诸多动摇和抗拒的情绪。教师群体性心理失衡,久而久之,教师职业道德不再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意识和信念,教师们在外在的舆论监督和精神压力下,逐渐消退了更高的精神成长动力。
道德的力量来自于内在的自我约束。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内在教育精神和道德的自觉彰显,其作用的发挥依靠的是教师自身的职业态度和信念,而不是依赖行为规则的限制。教师有了对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有了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教师职业道德才能自然彰显,才会与教育活动行为完美契合。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品行的综合,是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可能脱离教师真切的教育生活而存在。作为直接影响教育发展和受教育者成长的重要因素,最为常见的日常教育和生活才是教师职业道德生发的土壤。“如果没有看到这些日常教育和生活,仅仅谈具有牺牲色彩、英雄式的教师职业道德”[7],那是不会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教师职业道德既是德育内容在教师身上的对象化理解,又是德育内容借助教师言传身教而实现的德育目标”[8 ] 。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有些学校出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表面化、低端化、碎片化和功利化的现象,使教师职业道德失去了严肃性。教师职业道德本身就蕴含着对教育本真的内在追求,教师不仅需要有素朴道德为底线,更需要有抵御世界的嘈杂、纷扰和诱惑追求的高尚道德境界,做教育價值的守护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内在于教师的职业,最首要的特点是“合教育性”,体现在教师在教育生活中以自觉的道德为准则和表征,在“育己”和“育人”中真正彰显出教育的影响力,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最终实现社会和国家主流文化的传播和价值引领;教师的道德形象应该是其在教育中的真实模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超越了具体规范约束后的境界追寻与彰显。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
境界被普遍认为是人的学识、精神、修养所应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源自于中国社会道德文化对教师职业的道德期许。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对人的培养,叶澜教授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很好地概括了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责任。教师职业道德的更高境界是超越规则领域、通过内省而上升到精神世界的,它是教师在理解教育本质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理性认识,是教师对职业道德的内化。由于教师职业道德源于内在,教师就会自觉地把“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视为使命和责任,无需强制的尽职尽伦。所以,追求美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智慧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具体而言,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不仅仅是一种行为高度,而且是关乎教育的精神文化信念,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对教育之道的坚守
“教育之道”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9]。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育视为“人学”,并倡导和践行“心灵教育”,“教育之道”就是“成人之道”,教育最基础、最本源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健康人性中最渴望的东西,包括情感温暖、生存智慧、人性尊重、成长卓越、内心光明等都应该是教育追求的目的,成为教育活动和教育者所关涉的重要话题。一个真正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信奉者和实践者,他不仅是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的促进者,更是将知、情、意、行融合于一体的“使人成为人”的满足者,同时也是学生进行价值澄清的启发者、引领者,在引领中帮助学生拓展生存和发展的更大可能。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体现在成人和树人,它负载着人类信仰的终极关怀,需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学识、情感、智慧和精神去造就一个心理健康、道德高尚、学会担当、充满理想、精神丰满的人。
(二)对人精神的关照
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知识的菜园,一个精神的花园。真正的教育关乎人的精神世界,引领生命境界的提升。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直言:“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0]教育中知识不可少,但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曾经在课堂上问学生,在你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哪位老师,为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多数学生的答案有一个共同点,最难忘的不是老师教给他什么知识,而是老师的为师态度、学识修养、职业素质、精神气质,以及对自己的精神影响。由此可见,在学生眼中,介入学生教育生活的不仅是教师的知识,更多的是包含职业态度、做人道德在内的精神风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以科学知识为载体,内含着某种心灵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其过程应该充满着关怀、温暖和理解。有道德的教师必然会走进学生的生活,从生活的细节开始,去关注不同学生的道德困惑和精神状态,真正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予以唤醒和触动,用教育关怀使学生学会关怀、尊重,用思考质疑促进学生追求智慧,用尽职敬业让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有道德的教师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精神成长进行终极关怀的追寻者。
(三)对教育信仰的守望
道德者乃“道之得也”,这种“得”是无法来教的,它首先表现为对“道”的认同与追随,进而是经道德文化浸濡后的觉悟和信仰。“吾欲仁,斯仁至矣。”教育之道的坚守是要依靠教育的信仰来支撑的。什么是教育的信仰,“教育者必先须有培养的心,有了培养的心,才说得到培养的方法”。教育信仰是超越知识技能之上的,相信良好教育的无限力量,是心怀为学生生命成长负责的使命,是始终对教育本质与教育良知充满敬畏之心的人生追求。因为信仰,教师会努力追求好的教育生活,会通过教师职业去寻求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精神归属。“昔有鹦鹉飞集陀山,乃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在志意,何足云哉?对曰:‘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11]面对教育问题困境,无奈和倦怠只能徒增怅然,教育就是我们教师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栖居,真正的教育信仰是需要我们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迷失和放弃,在坚守中提升自己、促进学生成长,最终推动中国教育发展。“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12]这是拥有教育信仰的执着与行动。
(四)对教育伦理的维护
伦理是关于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哲学,涉及道德关系及相应的道德规范。当代中国,教育受到社会、家庭、人们的普遍重视, 但是中国教育在应对社会转型的外在要求下难免变得仓促、功利与浮躁,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的价值常常因为对其内在伦理维度缺乏深刻意识和思考而产生偏差,从而使教师的职业形象变得模糊。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涉和引领永远都是教育的内在本质。我们常用“教书育人”凝练教师职业特质,“教书育人”的实现程度是教师职业伦理性的重要表征,也成为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合伦理性的教育同样具有隐性的德育功能。仅从目的层面来看,教育不仅应以“善和道德”为指引,还应关注其内在的善和道德,这是教育之“育”的精髓。对教育伦理的维护,不仅是教育内在德性的要求,也是教师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古今中外,教师职业角色本身就包含着道德的标准,并已经成为教育传统和社会共识。教师在履行教育行为责任的过程中体现出道德意志的力量,通过“既美其道,有慎其行”,还能真正行“不言之教”。教师的伦理道德不仅是自我道德形象的彰显,也是让教育面对社会和受教育者,不失吸引度和信任感的重要因素。
三、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境界的追寻之道
教师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形象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对好教育的追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神动力,真正的教育不仅需要那些不断自我教育并不断超越自我的教育者,而且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教师践行道德提供合理的制度保障和舆论导向。在具体的教育场域中,教师应以什么样的情怀与姿态走进教育职场和学生的生活,追寻理想的教师职业道德境界呢?
(一)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内心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态度和情感,“不仅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专业活动的一種认识,更是把教师自身的意向、态度、情感与立场赋予专业活动,体现着存在论的意义”[13]。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首先会促使教师对人才培养产生责任感。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惟当我们喜欢那个本身有待思虑的东西时,我们才能够思想”。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还是教师思想情感的栖息地,教育的内在吸引力离不开丰盈的情感。教师的职业认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在职业认同的过程中,教师从情感深处觉得教育教学有价值、有意义,才有可能愿意对“什么是好的教育”进行思考,并尽力对理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考量和选择,以保证自己教育行为的合道德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认同会促使教师不断地反思和审视教育过程中的形式、方法、技能的点滴细节,将思想凝聚成对教育的价值追求[14],在追求中不断接近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实现其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完美结合。
(二)拥有理性的教育之爱
爱有非理性的爱和理性的爱之分。有别于非理性爱的本能特征,理性的爱是经过思考后有选择的情感付出,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规律性、合理性的追求。相比其他职业,教师职业更需要爱。但教育的爱更多的属于理性的爱,它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言行做出理性的抉择,对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行为做出合理科学的反应,是以是否促进孩子成长为衡量标准的一种职业情感。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富有深厚责任感的爱, 使教师“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如同工匠对于自己的作品,专心致志,精雕细刻。这种积极情感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对其专业的追求,而且会在教学活动和师生交往中表现出来, 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为有爱,教育才流淌着热情,具有了温度。但教师对职业、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是内含一定规则、契合教育本质的一种情感,它离不开道德因素的影响,它与分数、功利、合无关,教育之爱让学生感受到的是真正的关切,而非虚假和做作,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光明的内心世界。因此,它理应是道德的。教师在与学生的教育交往过程中,要不断从伦理之维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衡量和评判自己的教育言行是否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予以唤醒和触动。
(三)具备无形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教师职业道德往往还包涵着对教师个人品质的诸多道德期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书育人”不止满足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更应该以人格塑造人格,培养学生对高尚人格的理性认识。这需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魅力,是成熟的能够吸引人的力量。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师个体成熟的并能够感染和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力量。具体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特别是在与学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德行、意志、情感、信仰、作风等方面的优良综合素质。一位优秀的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丰盈、智慧的增长、还有精神的启迪和道德的提升。在学生眼中,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道德的体现者,他的教育就是道德的彰显,他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注解。教师职业道德源自教师个人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他应该是集理想主义、人文精神、职业责任和文化素养于一身的人。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学应当把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塑造功能融合起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这样的教育才具有内在的感召力,才是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智慧。真正的教育者不一定是名师,但却是明师,引领学生明求知、明做人。
(四)有合理的道德支持
近年来,教育部门多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甚至出台了一系列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指标。由此可见,学校道德环境受到当前社会道德总体水平影响。道德,作为人的内心的价值标准,其基本特征是无强制性。“生态模式”理论提示我们,要真正有效改变学校道德现状还需要社会文明的支持、舆论媒体的监督,特别是学校道德环境的营造和道德评价的正确引导。学校建立的道德评价制度应避免空洞和模糊,要具有可操作性,明确教师应该做、必须做和禁止做的具体内容,将高尚的、基本的、禁止的界限鲜明化,以制度的普遍有效性发挥道德的引导功能,使师生处于一种有道德的学校生活之中,莫让失德者坦然,有德者怅然。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对 道德 怀有一种信任,对修养多一份追求, 才能够将教师职业道德真正躬行于实践。学校还应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世界,增强对教师的情感關怀,增强教师道德自律。同时,要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与担当,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成长资源和环境。教育既是宏大叙事,又是细微写真。在学校教育中,理想的教育是师生共享的生活,是彼此的生命敬畏和相互成全。教师的职业道德并非是对外在规范的被动遵守,而是对美好教育的诠释和践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资源网.《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二)[EB/OL]. http://www.tom61.com/ertongwenxue/gudaijingdian/64625_3.html,2016-09.
[2]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102.
[3]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5.
[4][5]王逢贤.师德建设的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7(4):8-12.
[6]赵长林,宋培宪.对学校道德失落和德育困境的理性反思[J].中国德育,2008(12):27-28.
[7][8]张聪.教师职业道德二重性:当代表征及其实践进路[J].中国教师,2018(3):24-28.
[9]李正涛.教育常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序言.
[10][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11]凤凰网.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EB/OL].http://news.ifeng.com/opinion/detail/1367146_0.html, 2008-05.
[12]杨林柯.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序.
[13]舒志定.教师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7.
[14]张勇、姬建锋.教师教育思想的价值与生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2(3):90-92
(责任编辑:付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