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研究

2018-05-14郝雅婷仇欢欢

山西农经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发展建议山西省

郝雅婷 仇欢欢

摘 要: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在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对当前山西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山西省;发展建议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4-006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在我国当前农业用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之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将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有利于新型经营主体的产生与合作集约化经营的出现[1]。而现代农业园区则是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新型组织形式,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

1 山西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必要性

现代农业园区是一种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集聚现象,即由政府引导、企业实施,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保障,用工业园区理念进行管理,在具有一定资源、区位等优势农区内划定规模较大的地域范围发展具有农业生产、科技研发、生态观光等多功能的综合型现代农业园区[2]。

1.1 自然资源复杂多样

山西省坐落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东部,南北长670 km,东西宽为370 km,全省山体环抱,物产丰富,具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山西省内土地面积为15.63万km2,折合约为1 563万hm2。其中东部和西部均为山地丘陵,中部则为断陷盆地。从地形类型上来看,山区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0.5%,平川面积约占19.5%,且大部分地区海拔处于1 000 m以上,最高峰为海拔3 058 m的五台山,最低为海拔245 m的垣曲县黄河滩。全省地势起伏悬殊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适宜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业经营,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供良好自然条件。

1.2 水资源較为匮乏

山西省东侧有南北纵横的太行山阻隔,因此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小降雨量也少,加之地下煤矿的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年水量处于400~650 mm之间,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雨量逐年变化较大,多雨年与少雨年可相差2~3倍,平均年变化率可达15%~25%。全省现有约300万hm2耕地没有灌溉条件,只能进行旱作生产,而其他107万hm2划分为水浇地的土地中,实际保浇面积仅有67万hm2左右。

1.3 劳动力资源充沛

山西省现有115个农业县(市、区),1 189个乡镇,30 89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约为3 66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70.6%。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种植与集约化经营方向不断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而较为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劳动力。

2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受农业功能在社会生产中的不断转变,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多个方面:

2.1 重视园区发挥社会效益

现代农业园区有效集聚了土地、资金、科技等生产要素,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忽略社会效益、资源不合理开发等问题。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与社会发展进度不协调、现有资源并未有效利用等情况。因此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当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3]。

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园区建设过程中,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社会服务体系有关方面建设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树立好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以此来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影响及大幅度促进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2.2 精准确立园区功能定位

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存在多元化功能,因此要依据不同地区的各类资源状况分布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园区建设与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有效的功能定位对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极为重要,这不仅利于全面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均衡发展,更利于相关职能部门依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制定带有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真正发挥区域优势,适应市场内现代农业发展需求[4]。

2.3 科学选择园区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园区现有发展模式多样,且正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当前主要有政府引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模式。

政府引导型即为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引导创建、有关部门与社会共建参与的综合发展模式。其中,政府的主要职能集中在规划制定、政策出台与经营环境建设方面。这就要求园区自身工业基础深厚、基础设施及条件完善等,以此来吸引相关组织、人员进入园区,从而孵化出大量高科技涉农企业及现代农业产品等;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为企业与农户在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经营。其组织形式主要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并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取得经济效益。这种农业现代园区的特点是通过主导产品研制与开发,在形成产业链的基础上把园区打造成生产基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发展及自身盈利。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情况,并进行大量论证和实践探索,才能促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3 山西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议

根据现代农业园区的相关概念及其他地区现代农业园区成功经验,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3.1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在劳动力资源方面,除引进农业高新科技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之外,更应该积极吸纳当地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加大生产过程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技术能力和经济意识。通过培训学习、学以致用, 提高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从而调动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力利用效率,从而不断推进园区科技进步[5]。

3.2 延伸农业园区产业链

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园区内元素,拉长增粗产业链,培育壮大农民增收新业态。要把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与乡村旅游、文化生态、休闲观光相结合,深入挖掘健康养生、农耕体验、采摘垂钓等多类型方式来推进新兴产业融合。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子、农药等环节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起来,或将农产品种、养、加进行组合,组建农产品产供销全产业链,从而寻找农业生产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方式,以此使得现代农业园区经济效益扩大。

3.3 引入现代企业的制度

现代农业园区所进行的生产经营产品想要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这就需要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引进园区,在园区产业、功能布局基础上,成立由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运行管理机构,从而统筹协调园区的管理活动,提高园区的经营效率。

对于以合作社为投资经营主体的园区,则要精准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經营管理模式,引导当地农村技术能手和科技带头人加入园区生产管理队伍,组建专业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成为企业的股东与企业合作经营,并参与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3.4 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需要依靠多渠道的资金支持,除去政府资金投入,主要渠道集中在银行信贷、招商引资和社会资本3方面。银行信贷,即是鼓励农业银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依据园区效益发放贷款,银行机构可先对现代农业园区进行综合性评估,然后根据园区发展潜力及回报对其发放贷款;招商引资,是指现代农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吸引有能力相关企业和资本进行投资进而增加园区资金投入;社会资本,即是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向社会发放有价证券,从而让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6]。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第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及产业融合的崛起,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衰落,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园区的兴起及发展无疑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贾璟琪,李富忠.新环境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7(5):848-850.

[2]赵文怡.北方城郊型观光农业园规划初探[J].农业经济,2017(1):112-113.

[3]卢鹏飞.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4]赵建亚,徐会中,俞文伟.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J].上海农村经济,2011(3):23-24.

[5]崔岩.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14(2):47-48.

[6]刘妍佼.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及规划调查研究——以冀东地区为例[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发展建议山西省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