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村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2018-05-14吕晨王前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精准扶贫农村

吕晨 王前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农村的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为了能够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就变得十分艰巨。对目前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来说,由于扶贫精准度不高,其工作的方法还不够成熟,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扶贫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难点,导致了广西专项精准扶贫资源的各项利用率非常低。通过基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视角对目前广西农村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从保障对象识别难度、资金来源和制度三个层面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帮助广西农村贫困人口的扶贫更加精准,解决实质性问题。

[关键词]农村;精准扶贫;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进一步推动广西扶贫工作的创新,让农村贫困人口尽快的脱离贫困现状,使其能够享受到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然而,在现阶段的扶贫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失准”的问题,扶贫工作不能够得到充分高效的开展。如何找出造成农村贫困的问题,使得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并且通过建立一个长效的精准扶贫机制,来帮助广西扶贫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是今后广西关于贫困治理的一个建设性指导性思想,也是解决农村贫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更是广西扶贫工作进行到新阶段后的重要举措

1 广西精准扶贫的基本现状

1.1 广西精准扶贫现状的调查

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在于提高脱贫攻坚的成效。广西政府根据中央下发文件要求,全区加大力度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全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54个,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如:百色市、河池市以及崇左市等。2017年年底广西农村贫困人口共246万人,比上年减少95万人,贫困发生率5.7%,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广西的扶贫脱贫工作现已进入了跨越式的进展阶段。

1.2 针对广西某市X县开展精准扶贫现状的调查

X县确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有876户,其中患病总人数1354人,占当地总贫困人口的15.46%,X县共有行政村114个,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了99个村卫生室,并且有89家村卫生室已经纳入一体化管理,X县约有230个乡村医生,有210人签订了一体化的家庭医生。2017年,该辖区内约有28.66万常住人口,其中自主选择了自己信任的家庭医生已有10.5万人,他们均是自愿与乡村医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人数占X县总人数的36.77%;其中,重点人群95365人,已签约58017人,签约率60.83%;参加签约服务贫困人口8487人,签约率100%。

2 理论阐述与基本概念

2.1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代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是一系列社会保障、补助津贴以及社会救助等制度的总和。该制度着重保障我国公民在疾病、死亡、灾害伤残等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

2.2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根据不同地区、不用程度的贫困家庭因地制宜,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的一种方式,最终实现对该扶贫的贫困户全部扶贫。

2.3 理论与概念间的相关联系

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在其自身的性质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减少贫困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手段。一方面,推动精准扶贫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更加完善,是我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重要目标的一项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有利于帮助消除贫困和缩小社会两极分化,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精准扶贫只有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农村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現。

3 社会保障视角下广西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量大、任务重

3.1.1 精准扶贫对象识别困难、认定不全面。贫困识别的精准程度受到了当地贫困户仅有名额的限制。因为广西贫困人口情况繁琐、民族分布广泛、数量统计误差等原因,各个地市得到的贫困户名额数量本身就存在误差,出现名额浪费或者贫困名额覆盖面不够等情况。其次,在广西偏远的农村中,有部分地方政府不愿意完整地实施一整套识别程序,往往省略其中一些环节,就以人均收入区别贫困对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农民的收入渠道很多,累计计算其收入总和很难,真正的要想把贫困家庭的贫困程度进行有效的排列,并非一件易事,这样造成了确定精准贫困户较为困难,结果真正能够享受社会保障的贫困人群较少,不能做到该保则保。

3.1.2 精准扶贫的工作广、人员不足。截止2017年年底,广西还有农村贫困人口将近246万人,虽比上年有所减少,但是贫困人口数量还是很大,并且贫困户相比较而言都较为分散,这大大加剧了贫困人口信息统计的难度。目前,广西各地市都已开始对贫困地区精准化贫困的识别工作,但是,想要全方面准确地收集贫困人口和分配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其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建档立卡涉及的指标数量多,信息全面广泛,导致实际操作的难度会增加,对于现有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数量,面对如此多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户,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压力会随之剧增。

3.2 精准扶贫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

3.2.1 扶贫资金来源单一。当前广西精准扶贫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源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和部分地方财政资金,但是这样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在扶贫资金供给链上不能及时填补,供给压力大。从国家下发扶贫资金,到政府可以拿到并且利用此专项扶贫资金,可能会存在挪用专项资金的违规违纪的行为,因此影响了扶贫资金的分配和利用。同时,还有些扶贫的专项资金被政府拿去用于扩宽城市道路、新建政府办公大楼等,贫困人口本来数量就多,这样最后分配到贫困户时便会极其微薄,根本没法给贫困户解决根本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极为恶劣。

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工作的强度很大,广西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广西目前政府的财政收入还不能满足其工作需求,用于扶贫的资金非常匮乏。因此,如何保证专项资金真正用到贫困户的扶贫上,如何建立一个规范的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制度,是社会、农民尤其是贫困人口极为关注的事情。

3.2.2 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缺陷。随着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和下放,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也必须要根据单位的自身工作性质,加大对扶贫资金使用的准确控制,但是这些社会保障资金未通过扶贫部门,直接拨付给相应的行政村或扶贫项目,导致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不能准确掌握,部分扶贫项目资金的下放精准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缺乏统一资金管理标准的扶贫系统,很容易造成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的能力不够,导致扶贫资金发挥不出自身的用处。

3.3 精准扶贫相关制度不健全

目前广西的贫困人口相比前几年而言,情况更加复杂,政府需要更多地关注扶贫工作实施的准确程度,并且对扶贫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精准管理,但是目前广西在精准扶贫上的动态管理机制还尚未健全,精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不成熟。同时,广西在某些扶贫制度的设计上还存在着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首先一些扶贫制度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了其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在帮扶农民而非帮扶贫困人口,相关制度未能解决好扶贫专用资金与扶贫政策用在什么人身上,如何使用等问题,从而造成了扶贫的精准度欠缺,导致最后的扶贫制度未能更好的针对真正贫困人群,解决好真正的脱贫问题。

其次,随着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其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针对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新农村的建设和城乡居民医保等方面的措施反映了广西地区对社会保障的重视,而且社会保障的力度不断加大,各方面的参保人数也在增加,但是在与精准扶贫的整合度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缺乏弥补贫困人群因社会能力不足而致病致贫的社会保障支持系统,在某些社会保障的范围内会把一部分的贫困人口甚至重大疾病患者排除在外。

4 完善精准扶贫效果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贫困户的识别准确度

实现精准扶贫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精准识别,主要是准确筛选出贫困地区的贫困县和贫困户等。应该从多维角度进行贫困识别,进一步改善精准机制,避免遗漏和虚假现象发生。同时,将一些符合扶贫条件的人员通过建档立卡的手段,全部纳入到精准扶贫保障体系的范围内。然后在国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农村贫困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进行相应的贫困指标的扩充,这样能够使应该受到社会保障及扶贫的人群得到有效保证。

对于一些纳入到精准扶贫体系中的贫困人员,要长期实行精准扶贫对象的公示制度,这样可以保证做到扶贫对象的准确性,做到了应保尽保的有效状态,充分维护好农村贫困户的自身权益,防止一些管理人员滥用和误用社会保障资金及精准扶贫政策作为自己谋利的手段。只有加动态化管理手段,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应该得到保障的人群得到了及时的保障,一些已经不需要保障的群众及时的将资源退还。

4.2 拓展精准扶贫资金来源的渠道

为了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的精准扶贫政策全面实施,必须要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体,其他社会保障部门为辅助,进行有效的扶贫工作分工。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和社会参与渠道,吸引更多的扶贫投资,让一些意愿参与精准扶贫的企业和个人得到更好支持,扩大扶贫投资的主体范围,帮助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给予贫困户特殊的支持。

另外,政府可以根据当地贫困县(村)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补贴政策。各个地市根据当地政府的实际情况,精确地利用国家扶贫专项资金,认真解读国家、省、自治区的有关政策文件,帮助当地贫困户提高收支,使扶贫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落实到贫困户家庭中,使精准扶贫的效果达到最优。同时在各个方式的扶贫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规范的扶贫专项资金监管体系,明确资金流向,确保扶持资金在扶贫过程中的公开、透明,严厉打击扶贫资金的违纪违规行为。

4.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作為贫困的主要人群:低收入者、老年人、无行为能力、残疾人和大病患者,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他们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很大,所以必须要保障这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来源,减弱甚至消除这部分人群的贫困,针对部分弱势群众应当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从而真正实现社会医疗救助的全覆盖。而作为实施精准扶贫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对于特别人群的贫困人口需要全部纳入到重大疾病的救助范围,从而有针对性地保障弱势贫困人口,使这些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问题得到保障。

精准扶贫首先要从物质上满足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领域广泛参与的新型救助体系,做好对贫困人群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与低保政策,切实将扶贫政策的制度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政府实地考察以及网络系统的信息对贫困人群的认定和经济状况的核对等,根据贫困家庭的实际需要进行精准扶贫,杜绝盲目的扶贫。

加快建立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不断扩大和完善社会低保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群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通过建立一个机动的低保保障机构,对临时需要帮助的贫困户进行及时有效地低保救济金发放。对于一些新增的贫困户要不断完善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同时做到保障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水平与脱贫进程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肖怡.国家精准扶贫框架下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2] 曹姝婷.我国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3] 杜梦瑶.社会保障制度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问题探析[J].山西农经,2018(01):6-8.

[4] 张占毫.广西少数民族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7.

[5] 阴玮琳,布娲鹣·阿布拉.新疆精准扶贫问题探析——以南疆三地州为例[J].农业展望,2017,13(01):19-21+48.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制度精准扶贫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