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湖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2018-05-14何立华祝启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何立华 祝启雄

[摘要]当前,促进生态农业文化发展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生态农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发展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从洪湖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出发,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解决好洪湖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发展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重点着力,即(1)在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建设中以生态文化战略支撑生态农业发展;(2)实施水资源文化修复与生态化构建;(3)地区旅游文化与原生态文化结合以促进生态文化建设;(4)生态文化产业形态拓展与价值拓展;(5)实施文化管理制度规范地区生态品牌文化建设。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文化;农业发展;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传承发展并提升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切实保护好优秀的农耕文化遗产,支持农村地区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提出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格局,这些表明国家政府对农业文化发展与生态和谐的重视及要求。中国的农业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农业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多样性特征和地域性特征,其中许多方面都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农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王雅鹏(2008)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的,需要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和生态资源系统。曹幸穗(2012)认为在“三农”工作和农村建设中应把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落实到位,张磊(2016)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具有生态特征,当代生态农业文化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创新。

钟涨宝(2010)表明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有先进文化的建设,还要有乡土文化的建设,需要保护好特色的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并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朱启臻(2009)强调农业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乡土文化资源中含有生态文化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在农村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将对农业永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的看来,当前学术界对于生态农业文化的积极意义已经有了统一的认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如何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有文献的讨论还处于起始阶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以洪湖地区为样本,探讨其生态农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基于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等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求能通过生态农业文化建设为地区农业与农村的良好发展带来支撑和推动作用。

2 洪湖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存在的问题

2.1.1 地区战略中缺乏对生态农业文化发展的支撑。洪湖市政府在2016年提出了建设“红色洪湖、绿色洪湖、金色洪湖”的新战略,2017年提出了“四个农业”建设措施,即规模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等四个方面,“绿色洪湖”战略重在创建森林旅游城市上,“绿色农业”措施缺乏进一步深化,由于生态农业理念中含有绿色农业理念并高于绿色农业理念,但是地区战略与措施沒有从绿色农业深化到生态农业这个方面。生态农业是现在与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农业文化也是传统农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具有传统农业文化的本质属性,但是地区在发展战略上缺乏对生态农业发展及生态农业文化的支撑,当地区大力发展了现代化与工业化农业后,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将会被弱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生态农业文化将会被忽略,后期弥补和重建传统农业文化和生态农业文化则比较困难。

2.1.2 地区水资源文化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越来越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传唱着“洪湖水、浪打浪……”,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历经时代发展及市场经济改革后,洪湖水乡文化、水资源文化慢慢变弱并逐渐淡出民众的评论。2005年后地区工业经济逐年快速发展,洪湖水资源的利用也逐渐加快,水资源文化也逐渐与水产品饮食文化有了关联,地方原生态的渔文化、水乡文化、荷文化、自然水域文化等都开始有了市场经济的作用与影响,商业气息逐渐渗入到地方水资源文化之中,并且从洪湖水域开始加大实施各类养殖业以来,地区经济收益上去了,可是洪湖水质却下降了,洪湖水资源文化受到极大的影响。2016年实施退渔还湖措施以来,洪湖水域面貌开始有所改观,但是洪湖水资源文化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却越来越弱,水质修复及水资源文化修复迫在眉睫。

2.1.3 地区旅游宣传突出,生态农业文化宣传却较薄弱。洪湖旅游业发展较快,洪湖市旅游接待人次与旅游综合收入由2011年的130万人次和7.8亿元逐年攀升至2016年的460万人次和26.9亿元,洪湖旅游宣传对地区旅游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地区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近三年来加大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力度,乡村旅游与地区传统旅游项目有了较大程度的结合。相比之下,生态农业与生态文化的发展却较差。地区农业发展向着地区政府提出的现代化方向发展,以工业化理念来发展地区现代化市场农业。洪湖地区大幅度实施了合村并组措施与土地流转措施以预定在2018年底全市土地流转率要达到70%,这样大幅度流转土地后的工业化农业将会改变传统农业的模式,传统农业的生态特征将会被改变,工业化发展农业势必对生态农业文化造成影响,本就处在薄弱位置的生态农业文化则会更加薄弱。

2.1.4 地区农村传统民俗文化受现代经济观念的影响趋于冷落。随着现代经济观念的影响,地区农村特色的花鼓戏、皮影戏等民俗文化与艺术已趋于冷落,地区农村传统竹编工艺这样的制作艺术同样处于困境,很难再有接替这些民俗文化艺术与民俗工艺制作的传承人。一些精湛的洪湖汉绣艺术仅有少数的爱好者来传承,没有让这些精美的洪湖汉绣得到市场的助推来表现其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现代经济观念上的不利因素已影响到民俗艺术的延续与传承,还有其他乡村民俗文化,有些被人为因素改变后失去了原生态特征,有些受到经济因素影响而被淡化了,这些历经漫长历史和岁月传承下来的地区农村传统民俗文化是地区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却在地区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过程中趋于弱化或者受到影响。

2.1.5 地区农产品品牌的生态文化综合表现力不突出。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地区农产品品牌中仅有少量的知名品牌且集中在水产品上,知名的生态农产品品牌并不多见,地区大多数农产品品牌在品牌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龙头企业占据了经济优势、品牌优势与文化优势,并几乎垄断了农产品品牌文化资源,这让其他企业很难开发新的品牌资源。龙头企业的产品品牌在其生态文化表现上具有商业性质,商业目标导向成为龙头企业宣传其农产品生态文化的重要目的,并没有从地区整体产业文化角度出发共建地区品牌中的生态文化,地区龙头企业产品品牌的生态文化表现力很强,地区其他大多数农业企业产品品牌的生态文化表现力却较弱,地区农产品品牌的生态文化综合表现力较为一般,难以形成地区农产品品牌上综合性的生态文化优势。

2.2 原因分析

2.2.1 地区战略规划重视经济目标,忽视了生态文化的长远发展。从洪湖地区发展战略和措施来看,仅有“綠色洪湖”、“绿色农业”与洪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有关联,但是却没有深化到“生态农业”这样的战略发展高度,因为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对农业生态和农村生态的全面保障,注重无污染、持续发展、循环、高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农业文化的长远保障,然而“绿色农业”措施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措施。“绿色洪湖”战略是为了营造与创建洪湖森林旅游城市目标而构建出的战略出发点,与“生态洪湖”存在本质的差距。从文化角度看,洪湖“三个战略”虽然分别展示出了洪湖地区的文化导向、发展目标和经济目标,但是缺乏长远性的生态文化发展的核心。战略本身具有文化的属性,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发展战略才是最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对地区农业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地区生态文化需要构建,更需要从战略规划角度对地区生态文化予以定位,不是为了地区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为了地区农业与农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使生态文化在发展的同时能带来更持续的生态文明。然而,地区以工业化发展农业必将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其中工业化农业就已经远远偏离了生态农业,工业化农业下的文化特征将与生态农业文化特征相冲突,若工业化农业趋势全部展开则后期农业文化战略重塑中将始终存在工业化的影子,生态农业文化将受到现代技术及工业化发展下不利因素的干扰。

2.2.2 缺乏有效促进水资源文化发展的措施。洪湖水资源特征是洪湖地区最独特的地理特征,水资源文化天然地成为洪湖地区最根本的文化特征,具有生态属性与文化内涵。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间,洪湖水资源文化伴随着文艺歌曲的传唱一度升温,在后来的地区经济改革中,本应该以多种形式来繁荣地区独特的水资源文化及其内涵,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与地区文化发展的博弈中,地区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成为了重要导向,水资源文化发展显然不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快,经济效益优先也就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地区水资源文化的发展显然落后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区特色水产品与农产品在市场拓展经营中,各类水资源文化逐渐成为商业宣传的代名词,本来是对地区水资源文化宣传有利的方式,但是在商业利益的追逐下大势向水资源要收益成为了一直以来的普遍做法,地区水资源被过度利用且资源的负荷过量,加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完善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必然会遭到污染或破坏,最终影响到地区民众对水资源评价的降低,相应的水资源文化也受到影响。退渔还湖措施促进了洪湖水域面貌的改观,但是水资源修复工作需要漫长的时间,水资源文化的修复及水资源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效果。

2.2.3 地区旅游宣传与发展工业化市场农业的投入远超过了生态农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从地区2011年至2016年的旅游业发展数据来看,地区旅游业确实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区旅游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地区政府全力打造旅游城市的背景趋势下,美丽乡村的发展措施也就应运而生。地区内特定区域发展旅游业有其独特的优势且无可非议,若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势头下,将地区传统旅游业与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后势必会形成地区内的所有行政村攀比旅游量和业绩增长,后期更加会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在竞争机制下必然会造成乡村建设违背了传统格局而趋于现代风貌,原生态乡村文化将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失去。

地区农村大幅度合村并组且大幅度流转土地准备实施工业化市场农业将会永远改变地区的传统农业,无论后期是否在工业化市场农业中有生态农业发展趋势,可以肯定的是地区传统农业的格局将被改变,并将直接影响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工业化市场农业与生态农业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评估,并且两者之间的农业文化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与大力发展旅游业类似,大力发展工业化市场农业可以为地区经济增长提速,但是工业化市场农业将影响到地区农业格局,并且旅游宣传投入和发展工业化市场农业的投入远大于生态农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从而导致生态农业文化发展投入过低。

2.2.4 地区经济环境影响到农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农村传统民俗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这类文化以艺术为载体还是以物质为载体,都将表现和传达着这类艺术文化的形态与特征,是历史的延续和文化艺术的延续。地区民俗文化与艺术既有当地历史的内涵,也是地区的文化遗产。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传统民俗文化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不能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改革的变化而淡化或影响到这些艺术文化的存在与传承,更不能以任何经济价值的评估来挫伤这类艺术形态与文化的发展,因为农村传统民俗文化是不能以经济观念来衡量的,包括其他任何乡村民俗文化、村落文化与农耕文化。

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却较慢,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各类新文化与时代文化都会对地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还有,地方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挖掘,民俗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缺乏改进或者缺乏有效的方式让这些民俗艺术展现新的活力。地方政府及地方文化机构有责任采取良好的措施使这些地区民俗文化与艺术得到保护与传承,或者采取更有效的方式使其得到延续与发展,让这些民俗文化展现其传统特征及其更丰富的艺术价值,因为民俗文化艺术是属于全社会的文化艺术,不应该在时代的节点上流失了。

2.2.5 市场竞争机制对生态文化有影响且缺乏对企业生态文化资源开发应用上的有效监管。地区农业企业发展中在与品牌相关的生态文化的构建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农业龙头企业与水产龙头企业从品牌文化建设中获取到的收益较大,在获得品牌文化垄断地位的同时,企业知名度、市场份额也都在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名片。市场化作用下龙头企业往往利用其品牌文化优势挤占了地区其他企业的市场空间,虽然农业企业都在产品品牌文化中不同程度采用了地区生态文化特征以提高其产品优势,但是市场竞争机制下只有少数企业获胜,其他大多数企业品牌的生态文化表现并不会得到市场认可,持续市场竞争下最终只会损害地区的生态文化。

农产品品牌中的生态文化资源应该得到有效利用,而不应该在市场机制下受到损害,一旦地区的生态文化受损或受到各类不利因素影响,地区所有农业企业都會受到影响,并且品牌的生态文化综合表现力将会减弱,这也就是当前地区品牌的生态文化综合表现力并不突出的原因。地区政府对企业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上缺乏监管措施与管理标准,尤其在地区生态文化方面缺乏相应的文化宣传标准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造成地区企业在品牌中对生态文化资源的无秩序采用,最终必然损害了地区生态文化及地区形象。

3 政策措施及建议

3.1 把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发展上升到文化战略高度,使生态文化战略成为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洪湖地区发展应从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出发,以生态农业文化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从战略高度来重新审视目前地区的农业发展状态及其合理性。当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或者生态农业文化战略形成后,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将直接作用于地区农业发展进度,战略的文化导向将会突显并引领地区生态农业文化的发展,地区生态农业文化的深层内涵将被挖掘并得到应用,传统农业文化的价值将会重新展示出来,生态农业文化将与传统农业文化一起促进地区农业、农村的建设,促进地区农业发展的加快及农业价值的展现,文化战略将成为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并以其文化生命力和原动力来作用于地区长远且高效的发展。

3.2 重视水资源文化的修复,构建新的水资源生态发展模式

洪湖地区应重视生态农业文化建设,加大洪湖各水域的水质治理与修复力度,水资源的修复工作与水资源文化的建设工作同步进行。对水资源的修复工作进行不间断的管理与监察,对社会公开洪湖水体质量连续检测与修复工作的报告,在地区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这样的双重监督下完成洪湖水质的修复工作。对地区水资源内涵进行深度开发,探索和构建洪湖水资源生态发展创新模式,在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水产业发展过程中构建地区新型的生态农业文化,以文化为导向促进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地区生态农业资源优化的过程中加快生态农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3 重视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障地区生态农业文化不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

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建设中要有生态化发展措施,不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背离了生态化发展,而应在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合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措施,地区旅游文化与原生态文化结合以促进生态文化建设,保障乡村建设中以发展地区农村生态文化为主。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业结合应突出乡村生态与乡村文化,使生态农业文化能得到重塑与构建,切实保障地区生态农业文化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地区农业、农村的生态结构能得到优化发展。以生态价值的提升来促进农业文化的提升,发挥生态农业文化的效应来改善地区农业的发展格局,避免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受到部分工业化农业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从生态农业文化建设出发,长远且高效地促进地区农业发展。

3.4 保障农村传统民俗文化与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并将其与其他产业形态进行结合以拓展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地区农村传统民俗文化与民俗艺术应当在保护中传承并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可以适当的与其他产业形式及表现形态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艺术形态得到更有效的拓展或者使民俗文化与艺术得到更进一步的艺术价值提升。艺术价值的借鉴、融合可以产生新的容易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艺术形态,含有丰富内涵的民俗文化与艺术在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上都将有较大的提升,这种方式将有效的改变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不被市场认可的局面,并将能充分发扬民俗文化与艺术的优秀特点使其得以更长远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有效的保护这些地区农村的民俗文化与艺术,产生一定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将更合理有效的促进其艺术价值的表现及艺术的发展。

3.5 出台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构建地区农产品的生态文化综合品牌

以规范化的文化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标准对生态农业文化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促进地区生态农业文化的整体发展,避免其受到农产品品牌文化竞争性行为的不利影响。打造地区生态农业的综合性农业发展品牌,利用生态农业文化的整体优势来推动地区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及其生态文化的传播,避免企业对地区文化资源的无秩序利用。规范品牌宣传与广告竞争,构建地区农产品的生态文化综合表现力,利用多种有效的文化发展方式与品牌文化构建方式来促进地区的生态综合品牌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形成地区品牌方面良好的生态文化声誉。

[参考文献]

[1]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曹幸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20-24.

[3] 张磊.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5):155-160.

[4] 钟涨宝.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朱启臻.农业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