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集体“三资”监管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2018-05-14牛延玲

山西农经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资加强规范

牛延玲

摘 要: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举措。长治市农经部门积极探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加强;农村;三资;监管;规范;财务管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1-004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2.6 文献标志码:A

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形成制度健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手段先进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举措。长治市农经部门积极探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主要做法

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根据“三资”监管工作要求,各县、乡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建设意见》(晋办发[2016]39号)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各项管理制度、农村集体“三资”民主监督等制度,认真按照各项制度要求规范操作。资金管理方面,各行政村专门设立一名报账员,村级财务统一进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各县财政核算对各乡镇、村设立固定专户进行统一管理,预防村集体账户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现象发生;在现金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库存备用金限额制度,规定现金结算起点金额,必须进行转账,不得付现;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执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制度,每季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大额度资金使用方面,严格执行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决定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手续,严格审批程序,使资金运转公开、透明、安全。资产资源方面,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以及村集体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必须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等事务,都要经过村“两委”会议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再依法签订承包、租赁等合同,使资产资源的管理更加民主、科学。

1.2 激发村民参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热情

通过开展“三资”监管工作,各村专门设计财务登记明细表,将村级债权、债务、收支等情况一一登记;农民关心焦点、热点,如: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社会保障、土地补偿、“一事一议”等强农惠农专项资金,以及村级项目建设资金的到位、发放、使用情况,按照村务公开的要求,按月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防止因管理不善、监督不严造成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的利益,从源头上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产生。村级设立民主理财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监事会,对资产、资源实行价格评估,使确定的资产、资源价格更加科学、合理,对资产、资源的处置更加严格、规范,防止了集体资产、资源因不当处置造成流失,提高资产资源的经济效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大事项认真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形式实行民主决策,坚决防止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1.3 统一开发“三资”监管平台

长治市各乡镇都以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构,制定了相关制度流程,配备了工作人员,统一采用中农信达软件并实现资金的全面监管,目前软件公司正在研发资产资源的监管功能,潞城市、沁源县已开始试用。各乡镇分别建立了“三资”监管中心,依托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将“三资”管理工作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工作。

2 存在问题

2.1 部分乡镇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个别乡镇在“三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只是改变了名称上的认识,工作还停留在原农村集体财务代理中心的管理水平上。具體执行村级管理制度过程中,落实不够到位,且存在主观臆断、有章不循现象,透明度不高,制度上墙公示做的不够。

2.2 部分县区工作人员及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大部分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经费及硬件实施严重缺乏。农经部门履行职能的范围广,任务重,工作量大,但人员分布不均匀,有的乡镇多,有的乡镇少,不少农经工作人员还兼职乡镇其他各项工作,其精力和时间受到一定的约束,非常不利于农经工作的开展。乡镇基层缺少专业人员,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得不到充实。个别乡镇没有配备办公设备,如没有配备电脑、会计核算软件等,给下一步实行财会电算化造成了困难。

2.3 台账管理工作力量薄弱

部分乡镇档案缺乏专人管理,个别乡镇存在发包合同未及时归档登记,建立台账,导致部分资料丢失,造成了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3 几点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

要求各乡镇政府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出发,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规范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把加强农村“三资”监管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作为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亲自抓,负总责,把规范“三资”管理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确保相关法规、政策、制度落到实处。

3.2 保障运行经费

农经部门是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的履职部门,县、乡政府要统筹安排农经部门经费,保障正常开展工作。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聘用人员的费用以及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不得再向村级收取会计委托代理费用;加大对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三资”管理队伍。乡镇经管站要建立村级财会人员登记备案、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稳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会人员队伍。

3.3 加强工作考核

市、县两级要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基层党建联评联述的重要内容,建立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强化跟踪督查。

猜你喜欢

三资加强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