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语法化研究标本

2018-05-14汪启明邓楠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语法化汉语

汪启明 邓楠

摘要:语法化研究是目前語言学界的“显学”,但有份量的成果不多。马贝加先生《汉语动词语法化》一书,讨论了汉语动词向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助动词发展的过程和机制,从理论到实践对汉语动词语法化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全书内容详实,举证充分,观察细致,见解独到,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语法化理论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汉语动词语法化全面、系统研究的成功典范,对推动汉语语法化研究方法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语;语法化;动词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8)02-0106-04

The Specimens of Grammaticalization with Methodological Meaning

—After Reading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Verbs

WANG Qiming, DENG Nan

(1. School of Humanities,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Chengdu 611756, China;

2. Academic Affairs Department,Chengdu Neusoft University , Chengdu 611844, China)

Abstract:The study of grammaticalization is currently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but few import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Ms. Ma Beijia discussed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erbs to prepositions, adverbs, conjunctions, auxiliary auxiliaries, and auxiliary verbs in the book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Verbs. He also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al and deep study 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verb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The book is full of detailed content, full evidence,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unique insights. It is a useful attempt to build a grammatical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 is also a successful model for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Verb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systematize and scientiz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grammaticalization.

Keywords: Chinese; Grammaticalization; Verbs

1 语法化及研究概述

从《马氏文通》开始,人们常用西方的语言研究观念来规范汉语研究实践,用西方语法体系来硬套汉语语料,“西方学术优先权+汉语(文献语料)”的研究范式为一些学者所效仿,也为不少学者所诟病。因此,西方语言学理论中国化和建立中国自己的语言学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当代汉语研究的两大重要命题。时下语言研究的生态环境,导致不少学者将西方语言理论作为汉语研究的坐标,用西方语言学论述话语来改造中国语言学,甚至于陷入语言研究的二元论陷阱,认为西方的就是先进的,中国的就是落后的;西方的就是现代的,中国的就是传统的;西方的就是语言学的,中国的只是语文学的;西方的是科学的,中国的是不科学的,等等。反省一个世纪以来语言研究,不难看出,西学东渐的过程就是中国语言学的消解过程,也是中国语言学逐渐失掉话语权的过程。在世界的语言中,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词义最丰富,表达最精细,而理论研究也最薄弱的一种语言。就大环境而言,如何向中国学术回归,“消化”西方的语言学理论,正确分析西方语言学对中国传统语言学的消解,吸收西方语言学理论,建立一个适合汉语和汉语文献的现状与历史,具有中国特色的“这一个”独特风格语言理论与方法体系,打造语言研究的“中国话语”,即汉语语法化理论,成为众多学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在《语法形式的演变》中用表述一个词汇形式演变为语法标记的过程来解释新的语法形式是如何通地过类推和语法化而产生。还有人认为语法化最早产生于中国,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称为“实词虚化”。例证如元代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提出“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但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语法化研究是当前汉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深入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汉语历时演变历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共时层面上汉语语法系统的理解。语法化,属于历史语言学范畴,通常是指语言中具有实在意义的词或者结构虚化为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或者原本较虚的语法成分变为更虚的语法成分的过程及现象。

汉语是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其语序、词就成了表达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一个词在句中处于什么位置、充当什么成分,皆由它的词汇功能所决定,而且这种功能比较固定。众所周知,汉语中的词绝大部分是多义词,而引申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最直接原因。考察汉语的发展历史,可知道虚词一般都是由实词衍生而来,词义的演变通常会引起词汇功能的改变,诸如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等的改变,最终使其弱化或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在句中只具有某种限定性意义或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语法化。

20世纪90年代,以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1]、孙朝奋《<虚化论>评介》[2]和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3]为标志,语法化理论在汉语言学界引起广泛重视,一些学者开始从语法化的角度探究汉语语法现象。中国的语法化研究开展得有声有色。2001年起,两年一次的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已经召开了五届,出了四本《语法化与语法研究》文集,成果汗牛充栋。相应的语法化研究综述已有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4]、黄立鹤、向明友《历史与发展:境外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5]、曹爽《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6]、马清华《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7]、王凤敏《语法化及语法化五个方面的述评》[8]、杨玉玲《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9],等等。目前学界关于语法化的研究或是对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综述,或是阐释对于语法化诸理论的一些观点、看法,或是对某一词或某一类词,或某些结构的语法化演变过程的研究等,这些成果对推动汉语语法化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正如张秀松《语法化的现实与困境》[10]指出的“共时变异研究和历时演变研究结合浅表化”,“具体研究有余,共性研究不足”,“事实挖掘有余,理论探讨不足”,“对国外语法化研究的热点和进展关注不够”等等。吴福祥认为,语法化理论建立在印欧语言等非分析语言的基础上,汉语与这些语言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语语法化演变的研究来归纳和概括汉语语法化的路径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解释人类语言语法化演变的类型特征”[11]。可见,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汉语语法化理论是当下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馬贝加先生《汉语动词语法化》一书主要从古代汉语中的动词着手,全面细致地论述了汉语动词向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助动词发展的过程、动因和机制。同时,书中还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掌控,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汉语动词语法化进行全面把握。探讨了偏正、述宾、连动、兼语、主谓等句法结构与语法化的关系等问题。书中提出了一些关于语法化的观点,如“双动结构是汉语语法化的温床”,“名词的系类变化是语法化的致变因素”,“扩展是导致汉语语法化的句法机制”等,都很有意义,足见作者的理论功底和思考深度,丰富了汉语语法化理论,为全面而科学地建立汉语语法化理论奠定了基础。全书对汉语动词这个庞大的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都没有出现过这样对某一个大的词类的汉语语法化研究专著。这部书是国内外难得一见的全面、系统总结汉语动词语法化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汉语语法化研究方法的系统化,语法化理论的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2 从源头切入,注重语言事实

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实词的语法化,尤其是动词的语法化,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对象。动词是语言中一个句子的核心,把动词的语法化研究清楚,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虽然名词、形容词也有语法化现象,学者们也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但较之动词语法化,则显得先天不足。因为汉语的语法化,无论是词汇的语法化、结构的语法化、篇章的语法化乃至于语用的语法化,往往都有动词的参与,而且动词的语法化也是对汉语整个面貌影响最大的因素。马贝加《汉语动词语法化》一书综合了各家学说,纳众家之长,以为己用,从汉语源动词出发,选取丰富的语言材料,对先秦到现代的汉语动词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个例分析,从而揭示出汉语动词语法化的演变规律,抓住了语法化研究的关键。

从源头切入是这部书的一大特色。目前的汉语语法化研究多是从已经语法化了的某些词或结构入手,反观其语法化的过程,探讨语法化的规律,“语法化事实研究多为个案研究,而立足一类语词或句式的研究较少。”[10]而《汉语动词语法化》则是从汉语动词入手,从源头探讨其语法化为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助动词的发展过程,并从历史角度出发,在众多语言事实中发现动词在认知方面和句法语义方面的细微变化,从而总结得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而且目前已有的语法化研究大多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马先生的研究却主要是以古代汉语为材料。

马先生注意到,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开始较早,但大规模的“动词——虚词”的演变则开始于汉代。因此,汉语动词的语法化并不仅存在于现代汉语中,要想弄清楚汉语动词语法化的历史演变,就必须从源动词着手分析。比如“追逐”义动词“逮(迨)”由最初的“追赶上”义演变为“利用时机”义介词的用法,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作者在《诗经》《左传》中已经找到这样的用法。又如“赶”的语法化过程中,唐代时还只能见到“赶”有动词“追逐”义的用例;而在元曲、明清小说中则时有见到时机介词“赶”的用法;而表示“至、到”义的终点介词“赶”和表示“对、朝、向”义的对象介词“赶”则在清代较常见。

从语言事实出发是该书的又一特点。《汉语动词语法化》一书共八十余万字,全书除前三章及最后一章以外的部分,都是对动词语法化的详例分析。作者通过仔细阅读文献,对众多语言事实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从语义类型出发,探究语法化的源头。比如作者将动词向副词的发展分为“更改”“回旋”“退返”“看视”等语义大类,从类型学的角度,将零散的动词语法化建立了以语义为中心的体系。又如她认为介词“著1”有至少有三个动词来源:“附着”或“放置”义的动词“著a”、“持拿”或“使用”义的动词“著b”和“遭受”或“承受”义的动词“著c”。动词“著a”和介词“著1”是唯补词“著2”的来源;体助词“著3”则来源于动词“著a”、介词“著1”和唯补词“著2”;语气词“著4”来自体助词“著3”。如张斌先生所说,“这样的区分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也需要学术研究的灵气”[12]。

从上古至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不仅虚词,汉语中许多词都是由动词发展而来。正如沈家煊先生所说: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介词,有些是较地道的介词(如“从”“被”),有些带有很强的动词性(如“到”),有些则介于两者之间(如“给”),离开了汉语介词历史上都由动词虚化而来这一事实就无从解释。[1] 由此可见,汉语动词语法化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不过,动词体系庞大,动词语法化的发展方向也多种多样,要想全面系统地探究汉语动词语法化,并非易事。马贝加先生知难而进,并且在此研究中颇有建树,足见作者用功之深。

3 取材广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取材的广泛性是这部书的又一特点。《汉语动词语法化》收集了广泛详实的语言材料,虽主要是古代汉语,但从先秦到现代均有涉猎,诗词、传记、小说各种文体皆有囊括。可以说,作者对每一个现象的分析,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的。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书共有十一章,除第一章绪论概括全书外,其余十章均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从具体的语言事实到理论的提出,作者由点到面,层层深入,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如作者在讨论动词的次类变换对语法化的意义的时候就列举:1)他坐起来;2)他收起来;3)他拣起来;4)他笑起来。这四例中的“起来”分别是趋向补语;结果补语或体助词;趋向补语、结果补语或体助词;体助词。它们之所有不同,是因为“起来”前的动词的意义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动词的次类变换在语法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类型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动词是汉语中的重要词类,也是汉语中最活跃、最复杂的词类。动词体系庞大,难以全面把握,因此作者对动词进行了分类处理,以期对动词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分析。书中在讨论动词向介词的发展时,分为运行动词(或称位动词)的语法化和原地动词的语法化两个章节分别进行。章节中又将运行动词分为“接近、走向、沿行、追逐、抵达、经由、随行”七个次类,将原地动词则分为“随同、持拿、给予、凭依、承受、致使、看视”七个次类,逐一梳理各个次类的语法化过程,以便从中发现汉语动词语法化的规律。如“随行”义动词成员“从、跟、随”,它们的语法化过程较为一致,如“从、跟”都发展成为引进交互者、求索者和师从者的介词,“从、随”都发展成为表示依据的方式介词,“跟、从”都有表示所在处的功能等。此外,就单个动词而言,马先生根据其不同意义分别进行语法化演变的分析,或者根据其演变方向的不同对其进行分别考察。如马先生认为动词“即”主要有两个方向的发展——介词方向和副词方向。处所介词“即”和对象介词“即”都直接来源于动词“即”,而处所介词“即”继续语法化,产生时间介词“即”和范围介词“即”;副词“即”又分属“肯定”“时间”“承接”“语气”四个小类。而在探讨语义演变模式的时候,作者也是将汉语动词语法化的演变模式分为语义和句法两种类型加以区分的。

语法化不仅是“实词虚化”,不纯粹是词汇、语义层面的问题,它往往还与句法有直接关系。马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在书的第三章专门就“语法化倾向于在何种句法结构中产生”和“结构方式与语法化方向有何种联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通常认为,稳定的结构如并列结构一般不会发生语法化,因为并列的两个成分关系密切且不分主次。而对于像偏正结构这样不稳定的结构而言,结构中较轻的成分就比较容易发生语法化。如在状中结构的状语位置上往往萌生副词(如“更”)、连词(如“脱、直”等);在述补结构的补语位置上容易产生唯补词(如“了、却、将”等)、体助词(如“著”)。马先生在结合历史、地域以及语法化演变的源词或演变方向的观察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在汉语中,“除并列结构之外(特殊的并列结构也可能发生语法化),其它结构都有可能孕育新的语法形式或单位。”[13]56

4 充分运用语法化机制

在理论方法的运用上,作者除了使用传统的“类推”的方法,还借鉴了语法化的“隐喻”“重新分析”“扩展”等机制。“重新分析”是对表面上看来语序相同而实际上已发生变化的句法结构中的词或短语的一种重新认识,它只是人们一种认知层面的变化。而“扩展”则是语法过程中句法、语义上的变化,是语法演变的基础。

作者通篇使用了“类推”的方法,由此及彼,推导出同类动词语法化的方向。作者认为,“同一义类的动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往往呈现相同的方向”[13]235。这是“类推”得到的结果。即在讨论同一义类的动词语法化的时候,分析了其中一个动词语法化的情况后,其它的动词语法化的基本情况就可以通过“类推”的方法得到。如在讨論“承受”义动词语法化的时候,作者详细分析了“被”字句的发展演变,而其后在讨论“荷”字句的发展时,作者以语言材料为依据,通过“类推”的方法得出了“荷”字句与“被”字句有几乎相同的发展趋势的结论。书中作者也经常运用“重新分析”来比较看似语序相同的语言材料,通常是将两例或多例语言材料进行对比,辨析每例中语法化方向或义类的不同。如“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中的介词“从”是表示始发处;而“之子棹从天外去,故人书自日变来”中的“从”却是方向介词。

作者运用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细致分析古代汉语语言材料,既注意动词语法化的历史演变,又注意语言事实的共时变异,以揭示汉语动词语法化发展的一些规律。虽然是语法研究,但作者还注意结合语义、语音来探讨汉语动词的语法化。如在讨论代词“和”“给”等的发展变化时,作者还不忘讨论其特殊的语音规律对其语法化的影响。

5 结语

《汉语动词语法化》一书为汉语动词语法化勾勒出了一副完整、清晰、有序、系统的发展演变图。书中通过详实的语言材料全面详细地论述了汉语动词向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助动词发展演变的过程和机制,对汉语动词语法化的历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汉语动词的发展轨迹。全书内容详实,举证充分,观察细致,见解独到,是语法化研究在汉语中的一次有益尝试,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汉语动词语法化全面、系统研究的成功典范。

当然,本书不可能完全穷尽汉语动词语法化的方方面面,其中一些章节的归纳总结还有进一步商榷深究的地方,一些语言材料的起源也可能存在偏差。不过,本书对于汉语动词语法化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推进了汉语语法化研究方法的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1994(4):1724.

[2]孙朝奋. 《虚化论》评介[J]. 当代语言学, 1994(4):1925.

[3]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 1995(3):161169.

[4]吴福祥.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6(1):1824.

[5]黄立鹤, 向明友. 历史与发展:境外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4):260264.

[6]曹爽. 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J]. 江西社会科学, 2012(6):219223.

[7]马清华. 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J]. 语言研究, 2003(2):6371.

[8]王凤敏. 关于语法化及语法化五个方面的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5(5):156159.

[9]杨玉玲. 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 2005(5):7174.

[10]张秀松.语法化研究的现实与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011(015).

[11] 吴福祥.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J]. 语言科学, 2005(2): 23.

[12]张斌. 汉语动词语法化·序[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 1.

[13] 马贝加. 汉语动词语法化[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

猜你喜欢

语法化汉语
学汉语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追剧宅女教汉语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与拼音
《汉语史论集》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