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对广西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8-05-14覃琳刘斯莉
覃琳 刘斯莉
摘 要:广西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水稻。广西山地较多、平原较少,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好,广西粮食产量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区之一。但是广西的气象灾害也较为频繁,且分布范围较广,灾害性比例较多,主要气象灾害为低温、洪涝、干旱、冰雹和热带风暴等。这些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分析气象灾害对广西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广西;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应对措施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8-007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A
近几年,由于世界范围内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更加频繁,给粮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分析广西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影响,提出应对措施,可以保证广西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广西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结合近几年广西自然灾害和受灾数据,广西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影响粮食作物的发育期和产量
气候变化会影响到粮食作物的生育期变化,玉米和水稻的生长成熟期直接受到气候资源变化影响,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推迟的现象。以柳州和梧州为例,气候变暖会导致该地区作物的呼吸作用加强,消耗掉更多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植物的生长周期会变短,直接导致产量的下降[1]。
1.2 加重植物病虫害
近几年,广西气温逐年升高,随着气温的升高,虫害和病原菌潜伏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缩短。更多病原体和害虫会越过冬季,在春季扩大病虫害感染的面积,使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升高之后,病虫害的控制难度也有所提高。温度升高后,害虫和病菌在一年中能够繁殖更多的后代,导致粮食作物受害的概率大幅度提升。以广西桂南地区为例,飞虱越冬的数量越来越多,每年虫害发生的比例也在逐渐提升,使水稻的产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2]。
1.3 干旱灾害造成粮食的减产
玉米和水稻等作物产量和降水量直接相关,受到干旱灾害影响容易导致减产[3]。从广西的具体情况来看,干旱灾害对水稻和玉米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影响略有不同,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差异所导致。
1.4 洪涝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洪涝灾害对粮食作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4]。①洪涝灾害会导致农田积水,直接带走土壤中的肥力,不仅当年的粮食绝收,对于补种和改种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②强降水会抑制水稻和玉米的生长发育。灌水过深会使得田间的含氧量减少,使水稻和玉米的产量不同程度的下降。③粮食作物在授粉期受到雨水冲刷,会造成受粉结实率降低,直接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④强降水往往伴随着冰雹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玉米和水稻等会因为这种天气的影响而产生倒伏,采收后也不利于储存,使得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极大程度的下降。
如表1所示,广西2010年洪涝灾害地区的减产十分明显,且在2011年的产量也相比往年有一定下降。特别是水稻的产量,在一些地区甚至绝收,给种植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自然灾害对广西粮食生产安全的风险评估
从广西2012—2016年的气象情况来看,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持续低温、洪涝干旱、强对流等,这些气象灾害对粮食的安全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对粮食生产作出预测,对气象灾害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估,方便制定后续的风险预防措施。
2.1 总结影响粮食生产的本质特性
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安全的风险评估,先要確定粮食生产的本质特性,以广西的情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确定作物的生长特性
要进行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先要确定作物的生长特性,这样才可以判断当年的气象变化是否会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
2.1.2 确定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会影响到粮食的品质,因此要确定微生物的生长,方便后续的储存和预防。
2.1.3 虫害的情况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容易受到螨虫等害虫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到粮食的品质,还会损失大量的粮食。因此,需要提前判断出虫害的情况,结合气象的预测提前作出预防。
2.2 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步骤
在对粮食生产本质特性分析之后,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2.1 风险事件的确定
确定风险事件是风险评估的起点。根据作物的不良条件和反馈时间长短,可将事件分为急性发作事件和慢性发作事件。慢性发作事件对植物的生长影响不大,只有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直观地反馈在作物产量上。急性发作事件则反应较为剧烈,一般会直接造成作物植株的生长不良和病理变化,甚至会造成植株的器官损伤。
2.2.2 寻找风险事件的原因
在确定了风险事件的种类之后,要进行风险原因的判断。例如,水稻的植株发生大范围的枯萎,应从干旱、冻害、热害和病虫害等方面分析。在找到大体的原因之后,还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损失资料和风险因子结合起来,建立起风险评估的模型。
2.2.3 判断风险的影响
建立起风险评估模型之后,就可以进行风险影响的判断。风险影响的判断结果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可能是非线性的,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有做好这些,才能给后续的灾害预防措施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短,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给农业生产提供最为科学的指导。
3 广西农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最终是为了制定预防措施。针对当前广西粮食生产的具体情况,应对自然灾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提高预警能力
在气象灾害进行时采取控制措施,已经难以避免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从气象灾害的预警入手,提前做好预防的措施,最大化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前气象预测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提前预测极端的天气变化,这就给降低气象灾害影响提供了可能。目前广西在气象灾害预警方面做得还略显不足,没有形成十分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经济投入,购买更为先进的设备,努力提高气象预测的精度和时效性,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961—2016年广西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如图1所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可以根据这些温度变化和搜集到的气象信息进行变化趋势预测,来给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保障。
3.2 调整种植结构
因地制宜进行作物种植,可以最大化地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广西的实际情况,结合温度、光和水源等因素,粮食的播种日期可以适当提前,让种植季节、气候和植物生长的需求贴合。另外,还可以调整耕作制度,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和热能资源。例如,桂南地区可以种植晚熟稻和双季稻,桂北则种植早熟稻,这种搭配方式,能有效提高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产量。
3.3 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对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应根据气象条件和虫害背景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虫害影响作物生长。目前有很多生物防治的手段,可以减轻虫害防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防治效果也较好。广西可以考虑推广生物防治,让病虫害防治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目的性。
3.4 加快新品种的研发
我国很多地区研发出了新的粮食品种,既有更高的产量,也有更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研发的品种,具有抗旱、抗洪涝、抗倒伏、抗高温和抗低温的特性。由此可见广西也应该加快新品种研发的脚步,减少气象灾害对广西粮食生产的影响。
4 结束语
粮食生产直接關系到我国的民生,是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事情。粮食生产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一些气象灾害很可能会导致粮食的减产,甚至造成颗粒无收的局面。广西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农业生产受气象影响较为严重。一些洪涝灾害不仅影响到当年的产量,次年的植物生长也会受到影响。广西应加快搭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体系、针对性地调整种植结构、采取病虫害预防和加快新品种的研发,给粮食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推动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黄国勤,赵其国,等.广西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5,5(03):92-96.
[2]周良,王炜,梁碧丽.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分析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34(09):197.
[3]李菁.广西早稻春播春种生产调研与气象服务探讨[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学术会议.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厦门: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11:6.
[4]蒙远文,李耀先,易燕明,等.广西气象灾害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广西气象,1992(0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