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规,我有话说
2018-05-14董彦旭
董彦旭
很多学生不喜欢班规,究其原因,是班规没有建立在学生成长需求基础上,缺乏学生认同。
其实,要想让学生喜欢班规,让班规走入学生心灵,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方式切入。
社会学上有个“横山法则”,即最有效最可持续的约束并非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内心的自控力,即内心的觉悟。因此,好的班规,不能让学生袖手旁观,必须让学生参与,才能得到学生认同。一定要体现“三意五气”:三意即好学生要满意、学困生要注意、中等生要乐意;五气即抓好落实扬正气、学生参与接地气、激励为主聚人气、无所不在像空气、人人重视强底气。
在我的班级中,班规班约都来自学生,也都由学生决定。班委会成立班规起草小组,起草时先拿出征求意见稿,反复讨论、修改。班规班约只有通“民意”、接地气,才能让学生自觉遵守,实现自我管理。如果班上人人都能给班主任当参谋、出点子,愿意思考并且发表看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做,班级管理必然得心应手。在我的“劲竹”班里,每名学生写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和最反感的3条学习和生活习惯,然后集中在一起,全班学生一起评议,得出“劲竹”班40条学习常规,包括怎样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系统复习等,一目了然;“拖鞋摆成一条线、毛巾搭成一条线、被子叠成一条线、脸盆放成一条线”的“一线宿舍”常规成了学校的一大特色。
好的班规班约,既要设置文明仪表的“坐标系”,也要确定优雅举止的“度量衡”,还要用好检查落实的“指挥棒”,更要立起良好班风的“风向标”。在班规制订中要改变“三重三轻”现象,即重处罚轻指导、重规范轻引领、重约束轻表彰,做到少用禁止性规定,多用疏导性条款,将班规变成“这样不可,那样才行”的行动指南。如我所带的“若水”班,学生提出了“上善若水修炼箴言”的班规,分别从心灵、修身、学习、生活、交友、追求6个方面提出了20条很有疏导性的自律要求,如“心灵修炼”篇是这样写的:
心靈要如水一样的纯洁,做到一尘不染;
修身要如水一样的宁静,做到宁静致远;
学习要如水一样的执着,做到勇往直前;
生活要如水一样的坚强,做到不畏艰难;
交友要如水一样的包容,做到不弃细流;
追求要如水一样的向往,做到流向大海。
这些班规,改变了以前班主任“磨破嘴皮子,跑断腿肚子”的被动管理局面,达到了“学生负责成长、老师负责定向、班规负责引路”的效果。很多家长在网上给我留言:“一条制度一个理由,如此有人文关怀的制度,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啊!”
班规既是学生行动的“标尺”,也是约束学生的“戒尺”,一定要让学生自觉认同和接受。讨论时“七嘴八舌”,执行时才能“鸦雀无声”。班规的制订,要老师搭台,学生唱戏,实现集众心、聚众智、合众力。只有每一条班规都与学生的文明形象“合辙”,与学生的成长需求“合拍”,那些令学生敬而远之的“大道理”才能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小表达”,从而构建和谐班级。
(作者单位: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