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模式分析

2018-05-14马玉萍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式智能化

马玉萍

摘 要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络快速兴起,“互联网+”成为各个行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这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监管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需求,因此做好互联网的运用,充分通过互联网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越来越重要。基于此,对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模式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有助于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 互联网;农产品质量;智能化;监管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92

1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相对更加全面,与传统的监管模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有效提升监管的水平。具体优势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

1.1 监管责任更加清晰明确

通过互联网建立有效的监管平台,各监管部门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使得各监管部门能够有效实现无缝化的对接,提升监管的水平。同时,通过互联网的运用,能够全面地规范监管过程,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责任,合理进行责任的划分,促进监管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实现产业链的整体性监管。

1.2 监管方式更加灵活

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查找和分析,监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并合理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使得监管更加有针对性。并且,通过互联网能够合理循“数”监管,提升监管的灵活性和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监管的难度。

1.3 监管更加全面,有效实现全方位监管

通过互联网的运用,监管人员能够及时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并且政府能够及时为监管部门提供各种监管服务,如提供整体质量安全报告、流行病的预警信息等,使得监管更加全面化,监管效率更高。

1.4 监管更加超前

农产品监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监管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将危害消除在萌芽。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监管部门能够将监管的重心向前移,充分做好事前和事中监管,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以前,有效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监控数据波动的过程,从而避免问题的产生,使得监管更加有效。

2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机制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下要想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必须要构建合理的监管机制,用机制约束监管行为,使得监管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更能够突出重点,这样才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的效率[1]。具体来说,其监管机制的构建措施如下。

2.1 建立智能化的信息共享机制与模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监管主体主要有两个,1)自监管主体,农产品链条中所有的企业都能够通过自我监管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外监管主体,是指独立于企业以外的各个监管部门和监管单位,如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媒介、政府等。建立信息化的共享机制,有助于这两个监管主体共同进行信息的运用和分享,降低各个部门监管数据挖掘的难度,实现双赢。在建立数据库信息共享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信息的分设,“链主”可以建立一个统一性的数据库,开发出一个统一的应用平台,使得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够得到各监管部门的运用,监管部门能够通过分设出来的信息平台获取信息,提升监管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由各个监管主体自主进行监管系统的构建,将监管的数据信息统一放在产业链平台中,促进各使用者进行信息的获取和运用。这样通过智能化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能够使得相关人员信息获取更加全面,运用更加高效。

2.2 建立智能化的责任交接监管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安全产业链流通的过程也是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责任传递的过程,建立智能化的责任交接机制,有助于明确各个监管主体的责任,这样才能对相关人员形成威慑作用,防止安全检测链中责任人之间“搭便车”的现象。具体智能化责任交接机制的建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实现主体与农产品唯一绑定。建立采集主体信息与交易产品信息相互融合,“物流链”与“责任链”相互融合,并使得人与物绑定,有助于农产品安全责任的落实,从而使得质量安全责任更明确,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可以对每一批农产品都设立编码,通过编码信息的获取,能够了解该批次产品绑定的责任人,从而更好地落实责任[2]。2)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责任交接的智能化。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之间的责任交接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原因,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智能化的交接制度,将各个环节作为一个单独的主体,在数据库中合理记录上下游环节的进出信息,通过各个环节数据的挖掘和汇总合成整个交接链条。这就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进行责任的落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的水平。

3 结语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进行农产品信息质量安全的智能化检测,有助于提升质量监管的水平和效率,促进监管更加科学、全面,提升监管的整体水平,因此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合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全面的监管机制,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方湖柳,李圣军.大数据时代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机制[J].中国经济與社会发展研究,2014(6):99-104.

[2] 李圣军.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化监管模式研究[J].质量安全监管,2016(4):9-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式智能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对我县农产品质量提升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发展和监管模式探析
分享经济的价值创造模式及其影响
关于我国金融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