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

2018-05-14符利

财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原始凭证凭证会计专业

符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人才的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笔者首先论述了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其次分析了“讲、演、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基础会计 演练评 一体化教学

“基础会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必须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向发展,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能力培养必须融入整个会计工作过程。而“讲、演、练、评”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对其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不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响应国家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上大学的号召,会计类专业也进行了扩招,因此会计类专业遍布于全国各个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非常著名的财经高校,有的是一般的大学,这些大学里开设的会计类专业也分为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各个高校里,教师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时,无法做到不分层次、统一标准。

(2)基础会计的课程安排不合理。据了解,许多学校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设会计专业基础课。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们还没有完全从高考以及较长的假期中缓过神来,又经历了为期几周的军训。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无法很好地学习会计专业的基础课,他们对抽象的专业名词无法理解,接受起来就更加困难,从而造成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现象,这些都体现出了基础会计课程安排得不合理。

(3)对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既需要获取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又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提升能力。所以说,二者是同样重要的。可是现在的基础会计课程,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总课程相应地减少了。这就造成了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后,没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们去会计手工实验室和会计信息化试验室来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4)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学校、院系管理体的影响。很多学校、院系管理者认识到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对任课教师采用了激励的策略,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以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科研中去,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其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讲、演、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应用

(1)讲“讲”是指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理论知识,充分利用板书、多媒体教室及实训材料进行“讲”。这种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分析式、讨论式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生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理论知识时,教师要提前准备供应单位的发货票、销售发票、银行收账通知等原始凭证,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凭证,让学生从中找出这些原始凭证的共同要素,再讲解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最后让学生思考原始凭证填制有错误,该怎么办?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再讲解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2)演“演”是指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发料凭证汇总表、产品成本计算表、工资汇总表等这些自制原始凭证,学生面对这些自制原始凭证往往不知道如何人手很难正确地填制完成这类自制原始凭证,下面以“发料凭证汇总表”为例说明,如何在讲解同时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首先,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将“领料单”和“原材料加权平均单价计算表”展示给学生,讲解“发料凭证汇总表”的“加权平均单价”栏目根据“原材料加权平均单价计算表”填列,“发料凭证汇总表”的“数量”栏目根据“领料单”的“数量”进行汇总填列,“发料凭证汇总表”的“金额”栏目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数量”乘以“加权平均单价”填列;然后,教师提问:“这张‘发料凭证汇总表说明发生什么业务呢?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引发学生思考,再讲解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相关账户,这样就体现了在“讲”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训教学的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练“练”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演示,亲自动手反复练习。学生可以在教师完成讲解知识的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体现学以致用;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与本课程有关的资料进行练习。

(4)评“评”是指教师在讲、演、练之后,针对学生练习的结果进行评定。教师针对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程度以提问方式进行现场点评或階段效果测评。课堂点评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优点进行表扬,然后再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和不足的地方进行批评指正,这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当然,评价是根据不同练习的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阶段效果测评,即在学生完成会计核算方法内容学习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一套完整地将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拟情境中的会计业务,这一测评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巩固基础会计理论知识,使其理解会计核算流程各个环节,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实训材料的各项内容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将实训成绩列入本门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并使其占一定比例,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地、积极地完成这项模拟情境任务,进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结语

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实施“讲、演、练、评”—体化教学模式,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时军.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财会通讯,2011( 27).

[2]刘艳蕾.浅谈《面点制作技术》“讲、演、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C]/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北京: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2014:6.

猜你喜欢

原始凭证凭证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2021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新会计准则下原始凭证的规范问题探讨
看病不带卡 刷刷医保码
国家医保局:7省市率先使用医保电子凭证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浅谈原始凭证审计
解读原始凭证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