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胞无架山药的引种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8-05-14刘建波喻晶刘曦童述强周强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10期

刘建波 喻晶 刘曦 童述强 周强

摘 要 双胞无架山药具有肉质细腻、双胞高产、短蔓易种、适宜间套作等优点,自2014年开始,重庆市北碚区林业科技推广站开始引种双胞无架山药进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基于此,介绍了重庆市北碚区引种成功经验,并从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介绍了双胞无架山药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为更好地推广种植双胞无架山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胞山药;栽培技术;引种;重庆北碚区

中图分類号:S6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19

山药系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又名薯蓣,药食兼用,药用部位为根茎。双胞无架山药是江苏省农民育种家经过多年选育而培育成功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易于繁殖、双胞高产、短蔓易种、适宜间套作等特点,其营养丰富,质糯口感清爽,耐贮运,是食用和药用保健佳品[1]。重庆市北碚区林业科技推广站自2014年开始,从江苏省启东市引种双胞无架山药于北碚区金刀峡镇七星洞村进行试种,探索了双胞无架山药的垄栽模式、地爬栽培及矮架栽培。2017年,重庆市北碚区林业科技推广站继续引种江苏省启东市双胞无架山药在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西山坪村进行试验,探索了林下间作、大田单作种植模式,种植面积共约2 hm2,均成功种植。2018年,在北碚区金刀峡镇七星洞村继续引进双胞无架山药进行示范推广种植,采用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平均667 m2产量达到3 200 kg,按市场价5元/kg计算,产值可达16 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1 北碚区双胞无架山药引种成功经验

1.1 北碚区生态适应性

北碚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春长秋短,四季分明,光雨热同季,暖季光照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87.1 kCal·cm-2,全年日照时间达1 014.3 h,无霜期长达359 d,日照充足,耕作期长,日照及温光条件均能满足山药正常生长的需求。全区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 096.7 mm,年平均气温18.9 ℃,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大于10 ℃的活动积温高达5 979.5 ℃,区域内基本上无低温冻害,但高温伏旱较严重。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该地区温高湿润,雨热同季,有利于植株的良好生长和山药根状块茎的膨大。

北碚区东阳街道西山坪村试验地位于重庆北碚北温泉的嘉陵江对岸,土壤类型以略带酸性的黄壤为主,其pH值在5左右。土层厚度40~60 cm不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为6.9~22.3 g·kg-1,全氮0.54~1.03 g·kg-1,土壤速效磷含量为4~13 mg·kg-1,土壤速效钾含量为60~104 mg·kg-1[2]。引种过程中,通过调整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条件适合山药种植,实现优质高产。

1.2 新品种及新技术运用

双胞无架山药能引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配套的栽培技术。根据北碚区的土壤、光照、气候、降水、空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进江苏的双胞无架山药。运用起垄栽培技术,加深土层厚度,为块茎形成和膨大创造了一个疏松、深厚的土壤条件。起垄栽培技术还充分利用了土壤耕作层透气性好的优势,有利于根系呼吸;垄间土温比平地高2~3 ℃,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有利于排水防涝,平地大田种植干旱时可顺沟灌水。起垄栽培不但增加了单产,而且大大提高了管理和采收的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通过检测土壤pH值,施用生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有利于提高山药吸收土壤养分的效率,提高山药品质及产量。

2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1 选地及施肥作垄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排灌方便、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对于过酸性土壤可在播种前1个月施用生石灰进行土壤酸碱度调整,具体施用量根据土壤pH值来确定。深耕80 cm左右,精细整地,起垄时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3 t、硫酸钾型复合肥80 kg,基肥宜施入表层土壤30 cm以内,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林下种植以郁闭度0.5以下为宜。连作不超过2年。

按照垄宽90 cm,垄高30 cm,播种沟(每垄两条播种沟)深15~20 cm,垄间沟宽20 cm的标准做好垄。垄行走势因地而异,一般平地大田以南北走向起垄为宜,山丘坡地垄向与坡向垂直,利于保持水土和通风透光。平地大田宜采用专用松沟机深耕,一次性完成深耕、筑垄、开播种沟等工序。

2.2 种苗选择及处理

选用无霉点、无病斑、无腐烂、直、长、光滑的整根双胞山药,切成重60~80 g,长10~15 cm的段块做种,将断面在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后放在阴凉或弱光处晾至断面干燥结痂,防止病菌感染。切块时,用75%的酒精进行刀具消毒。也可选用上年山药蛋繁殖的双胞山药苗,挑选出茎短、圆直、粗壮、表皮光滑的种苗。

2.3 播种

当平均气温达到12 ℃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重庆地区播种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播种沟内按株行距20 cm×30 cm纵向平放种苗,每垄两行,然后覆盖细土,填平,轻踩,每667 m2栽5 000~5 500株。

2.4 田间管理

2.4.1 藤蔓管理

双胞无架山药的藤蔓较其他山药短,可采用地爬栽培或矮架栽培的方式。地爬栽培任藤蔓在地上自由生长,省工省力,节约成本。矮架栽培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山药产量,一般在山药藤蔓长到10~15 cm时,用1 m左右的桑条、芦苇、细竹竿等插直立架或人字架,每株山药苗旁插1根。

2.4.2 肥水管理

每年结合除草,适时追肥。当苗高30 cm左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 m2浇施尿素15 kg,促进茎叶繁茂。6月中下旬,每667 m2浇施复合肥20 kg。7月以后,每667 m2叶面均匀喷施30~50 kg专用高效叶面肥500倍液,每隔10 d喷施1次,连喷3次。在7—8月期间若遇长期干旱天气还应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双胞无架山药积水易引起根系生长不良或薯块腐烂,整地时要开好排水沟,后期要理通沟系,保持田内无积水。

2.4.3 秸秆覆盖

如采用矮架栽培,可在7—8月高温干旱季节,在垄面上铺一层麦秆、芦苇或稻草,不但可以减少杂草生长,还有利于降低土壤表层温度,达到蓄水保墒的

目的。

2.4.4 除草

在整个山药生长期,要及时采用人工除尽杂草,避免与山药争夺养分。

2.4.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等。1)炭疽病。出苗后喷洒l∶1∶10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2)褐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施防治。

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山药叶蜂、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1)斜纹夜蛾。在产卵高峰期及幼虫孵化盛期,叶面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防治。2)山药叶蜂。可用2%敌杀死3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茎叶喷雾。3)地下害虫。在播种時,每667 m2用50%辛硫磷250~300 mL,加细土25 kg拌匀后撒入播种沟中防治。

2.5 收获与贮藏

双胞无架山药一般在霜降以后采收。商品用山药可从9月上旬开始采收,随采随售。收获山药时,应从垄的一端开始,按山药的长度挖深沟,待全部块茎暴露出来后,手握中上部,小心提出,尽量保持块茎完整,避免各种损伤。双胞无架山药块茎的贮藏方法主要有沙藏法(室内堆藏)、沟藏法和窖藏法。

3 结语

首次在重庆地区成功引种双胞无架山药,丰富了该地区山药栽培品种。进行了林下间作双胞无架山药试验实践,为今后发展林下种植双胞无架山药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通过多年的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双胞无架山药在重庆地区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大大减轻了山药管理与采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山药的质量和产量。重庆地区栽培的双胞无架山药保持了原产地质糯、口感清爽、耐贮存、营养及药用价值高的优点,市场销售前景广阔。双胞无架山药的成功引种对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仲先.双胞无架山药及其生产技术规程[J].中国果菜,2003(2):17-18.

[2] 陈秉超,江特书,余杰,等.北碚自然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