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收入心理账户的结构分析
2018-05-14焦旸冯晨
焦旸 冯晨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阅卷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大学生心理账户为研究点,研究大学生收入心理账户的结构。研究发现,大学生收入账户包括4个分账户,即:“无偿给予性收入账户”,“借贷性收入账户”,“非劳务性收入账户”,“劳务性收入账户”。
心理账户 收入账户 因子分析法
心理账户是一种个人、家庭或组织对经济活动进行关注、编码和评估的认知操作系统,心理账户否定了“理性人”假设,是“有限理性”模型的进一步发展[1]。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对心理账户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心理账户的认识以及增强个体决策的科学性。研究大学生收入类心理账户有利于了解大学生收入分类情况,并且对研究大学生的支出行为有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
在问卷的编制上,采用Likeet态度六点量表,在因子的选择上面尽量选择所有大学生都会涉及到的丰要因子并剔除男女选择会产生差异的因子,比如化妆品等等。问卷的发放我们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自愿和随机原则在山西财经大学坞城校区发放,最终我们共收集了45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29份,无效问卷27份,男女比例没有差异。
数据分析
(1)因子分析法研究过程
在本研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的工具是SPSS16.0,使用因子分析对心理账户内隐结构之一的收入账户进行分析,得出收入心理账户的结构。首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适合性检验即KMO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然后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分析。最后,用因子负荷量矩阵呈现结果。
(2)研究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KMO值=0.816,χ2=919.655, df=427, p<0.01。一般认为,KMO值在0.6以下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在0.8以上则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形检验值则应该在0.05以内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本樣本数据比较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得出因子负荷量矩阵。在因子负荷量矩阵结果的呈现上,因子负荷量按照大小排列形成因子负荷量矩阵,矩阵中剔除因子负荷量绝对值<0.45的数值,只保留因子负荷量处于中高程度的因子(具体见表1)。
解释率为53.323%表示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公共因子能在53.323%的程度上解释所观察所有因子的总变异量,该值达到50%以上即可。
α系数大于0.70则说明测验问卷信度比较好。
(3)收入心理账户的结构
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收集样本数据清晰的提取了4个公共因子,公共因子1为长辈给予这个因子,通过亲戚长辈给予而得到的收入,不需要偿还,所以命名为“无偿给予性收入”;公共因子2包括朋友借款、人情收入、银行借贷、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这4个因子,这几个因子的实质都是需要偿还的借贷收入,所以将其命名为“借贷性收人”;公共因子3包括网络红包收入、报销费用、物品变卖、消费返利4个因子,这几种收人大多是与劳动无关的额外收入,因此命名为“非劳务性收入”;公共因子4包括竞赛奖金、奖学金、困难补助、兼职打工收入、投资收入这5个因子,这里的收入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所以称为“劳务性收入”。所以,我们可以将收入账户分为以下4类,分别是“无偿给予性收入账户”,“借贷性收入账户”,“非劳务性收入账户”,“劳务性收入账户”。
结论
我们从对心理账户的理解开始,首先了解什么是心理账户;其次针对大学生的H常生活,设计与之匹配的调查问卷;最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结论: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根据收入的来源不同,他们将这些财富分别纳入四个不同的心理收入账户,即:“无偿给予性收入账户”,“借贷性收入账户”,“非劳务性收入账户”,“劳务性收入账户”。这个结论对研究大学生支出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孔亮.大学生心理账户结构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3.
[2]李爱梅,曾小保.心理账户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J].生产力研究,2004(9):18-19.
[3]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