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控制

2018-05-14李博赵宇晖张天煜

财讯 2018年28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企业

李博 赵宇晖 张天煜

现如今,在企业如今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间既有分别,彼此之间又相互的联系,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当今我国经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能否充分认识并发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决定着企业能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着重分析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与现状,通过比较分析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并且就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较为有效的建议。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企业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現状分析

(1)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较差,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落后。现如今,企业中上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仍为不足,大多数人都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仅仅只是简单地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靠着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员工,然而这其中缺少了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至于企业员工方面则更是没有风险管理方面相关的观念,他们认为只要完成好领导布置的任务就万事大吉,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方面考虑的事情,跟个人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事实情况是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离不了对风险的有效把控,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风向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极大风险发生的概率。

(2)企业当中员工和管理层的相关风险管理意识仍较为薄弱。企业基层员工往往认为企业的风险与自身无关,只是与管理层相关,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一些细小的细节不能做到有效的识别,这样就容易使得风险存在于隐蔽之处而不容易被发现,最终有可能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无法实现有效同步。在实际经营之中,由于对很多细小的风险把控不足,最终使企业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企业之中相关风险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充分发挥真正的作用 ,并且员工对其认识不足、执行能力差。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员工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企业的一些制度视而不见,更没有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这些都需要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大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才有可能有效解决。

(4)企业内部监督机构不够完善。如何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离不开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的有效约束,尤其内部审计机构更应该发挥其自身监督的作用。实际工作中,企业审计部门同样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鉴于很多审计机构并没有完完全全的独立性,使得其对企业的监督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并且现实工作中还有一些企业的审计部门形同虚设,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与企业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穿插,常常会 发生一人多岗的情况,这就很容易使得其监督作用无法发挥,监督职能很有可能完全丧失。

(5)无法及时沟通。实际工作中,企业各部门之间 往往存在着信息沟通不够及时的问题,有些信息甚至需要一周以上时间才能进行沟通,有些企业对于外部信息更是不能及时获取,这就使得企业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走向,增大了风险发生的概率,无利于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

(1)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于风险的有效把控,能够及时的预防风险、发现风险、并且能够防止一些风险可能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设法使这种不利影响努力控制在最低的程度。而内部控制与之不同,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种风险管理流程规范,它只是企业管理之中的一项职能,着重点在于评价目标的制定,为了实现自身目标主要采取的手段是对于事后和过程的控制。

(2)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工作,主要侧重点是控制和防范一些可能对于企业造成损失的风险,并且认为机会风险是企业的特殊资源,通过对于机会风险的管理来帮助企业实现相应的经营目标。而内部控制则与之不同,内部控制的立足点是专业的管理制度,实施的遵循性的控制活动,对于凌驾于管理层制度之上的决策风险和一些管理层的非理性风险无法有效防范。

(3)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标上的区别。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站在企业最终发展战略的角度,通过对于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相应的风险把控,健全企业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手段为实现企业最终战略发展的目标提供一种相对安全稳定的管理环境。而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各部门的工作符合其自身部门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资产得到有效保护,确保企业的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从而实现企业最终发展战略目标,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二者的组成结构中不难发现很多重合部分,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着一些内部联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二者的内在联系。

(1)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的利润率得到有效保证,并且处于一种安全稳定的各个环境下,这个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依靠相关风险管理部门对一些可能遇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判断、识别,并且通过专业的分析来找出风险源头并提出切实有效的专业性意见和解决对策。其目标是解决解决和控制风险,而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之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如此,所以可以说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 。

(2)风险主要由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组成。企业的内部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内部,要想对企业的内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并且使得分析识别得出的结果采取相应手段使风险降到最低,就离不开对于相关风险信息的及时获取,而及时收集风险信息更是确保后续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有效进行的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就是通过对于企业各个部门不同的工作流程体系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每项经营业务的全过程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规范。而风险信息的收集正是通过内部控制对于经营业务的 全过程管理和规范收集得到的。内部控制为风险信息的收集获取提供了 一定手段。

(3)无论是实施内部控制还是风险管理,都离不开企业每一个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故而也可以说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主体、过程 、目的等方面都是相同的。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共同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

(1)注重对于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努力使得风险管理能够有效融进企业内部控制中。在对企业进行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增强对于员工的风险意识培养,树立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风险防范意识,风险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无处不在,企业的每一位职工与企业的风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作职责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树立这种正确理念并且能够切实有效的 运用在日常工作之中,这同样也是企业风险管理有效进行的先决条件。

(2)树立内控的责任意识和风险的防范意识。企业在进行和实施风险管理工作之中,首先要对于企业的各个员工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得企业员工对于一些风险能够很好地识别,并且能够做到对于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类 ,并根据相应风险类比的划分,找到已识别的风险的根源,对其进行有效纠正和完善。基于风险管理这个大框架之下,要想很好的去识别风险,就离不开对于企业风险相关的信息的收集、识别、判断与分析,(这其中包括了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从而找出隐藏的风险。

(3)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要不断优化升级。内部控制规范是在对于企业各个部門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争求了每个岗位的意见基础上制定的。那么作为部门和岗位负责人就更要严格遵守规范,并且认真执行,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可以使得企业日常的工作流程更加优化,使得员工之间更加团结,不仅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还为企业的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石。

结论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者共同为确保企业良好发展和企业最终战略目标而服务,只有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才能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竞争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也逐渐增加,企业只有更好的注重风险管理,不断加强风险防范和风险识别意识,使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二者相互接合起来,制定出切实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注重对风险的防范,增强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努力将企业发生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才能使企业稳定发展,获得更高的收益。

[1]王向巍.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式研究[J].财会学习,2017(21).

[2]刘清华.关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J].财会学习,2017(21)

作者简介:李博(1995.4—)男,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研究生,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会计专业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企业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