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体制下的税制改革研究
2018-05-14谭东艳
谭东艳
税务管理 税制改革
前言
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税收制度的改革,我国现有的税收制度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们需要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税收体制。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推陈出新,进一步扩大税制改革的范围和改革的力度,很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增加财政收入,确保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更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目标。
税务管理体制与税制改革概述
(1)税务管理体制
税务管理体制作为我国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是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税收管理的权限进行划分的标准制度,其主要包括税收立法权以及税收管理权。其中,税收立法权主要分为税法制定权、税法表决权、税法审议权以及税法公布权;而税收管理权主要分为开征与停征税种权、税种的增减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率的调整权以及减免税的审批权。
(2)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即利用税制设计以及税制结构的优化、改变,进而实现增加社会福利目的的一个过程。税制改革的形式包括很多,主要包括纳税档次、税率、税基的变化、免征额的升降以及起征点的升降,同时也包括新旧税种的出台与废除,以及税种组合的不断变化等。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种:其一,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其二,鼓励并支持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其三,放宽增值税的征收条件,增加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从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已纳入了营改增的范畴。而遗产税在未来也有推出的可能。
税务管理体制下税制改革的途径
(1)税制结构
就现阶段我国税收体制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尚不均衡,导致我國的税制结构不够合理,间接税等在整体税收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着我国税制体制的改革。税制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税制改革发展水平的结构比例有待向发达国家看齐;其二,征收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需建立健全各项税收管理制度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其三,改进税收政策的目标,使税收政策以间接税为主向所得税为主改变,调整税收结构,体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原则。对税制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国的税制结构进行优化。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越来越明显,逐渐降低间接税在整体税收中的所占比例,增加以财产税为代表的直接税所占比例,进而建立起一个包括个人所得税、赠与税以及消费税等诸多方面的税收管理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2)税负调整
税负调整不仅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的税制改革工作是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改革的。税制改革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增值税改革进行深化。对部分行业实现税负统一制度,增强税负的公平性,避免对企业的双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减轻相应税收负担,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与改革。第二,推动房地产税立法的改革脚步。根据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配合国家在住房体制政策方面的改革,真正体现房屋是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税收政策上加以调节,进而将房地产税提到改革的日程上来,进而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加快调节社会供求关系的步伐
(3)税收管理
管理是确保改革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改革成效的重要保证。但是,就我国目前税收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较高、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等,不仅影响着我国税收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也极大的限制着税收社会分配作用的发挥。为了在根本上保证税制改革效果,必须通过税收立法管理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对税收管理进行规范。其中,税收立法管理的关键在于税收法律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进一步保证此项法律政策的贯彻落实,除了要相应的建立与之配套的执行管理制度之外,还要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按照税制统一、税收公平的基本原则,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框架进行规范与优化,保证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匹配,进而有效降低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
企业案例分析
税制改革实施后,以营改增为例,在资产负债表中,改革前主要就是对企业自身的实际资产进行记录和分析,改革后增加了很多其他的部分,包括累计折旧以及其他的资产变动,这样就使得企业进行资本变动的时候,能够在资产负债表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反映;在损益表中,改革前其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包含营业税的收入金额,营改增后,主营业务收入体现为扣除进项税和销项税后的收入额,这样就避免了重复计税的现象,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税赋负担,促进了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税收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体现我国税收制度的优越性,使我国的实体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就要在认真分析税务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对我国的税政策进行改革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