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恋的形成》

2018-05-14施琪嘉

心理与健康 2018年7期
关键词:客体亲密关系陪伴

施琪嘉

在很多父母看来,自己离开年幼的孩子算不上什么大事,因为在我们的抚育文化里,人们普遍抱有一种观念,“小孩啥都不懂”。把孩子送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边去抚养,三四岁以后再接回来,在现实中十分常见。父母不认为这样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同样的,如果生了第二胎,父母给予姐姐或哥哥的陪伴,要让给弟弟或妹妹。这种“大让小”是我们抚育文化中的另一项标志。

1917年,弗洛伊德发表了《哀伤与抑郁》(TRAUER UND MELANCHOLIE)一文,提出了客体的爱的概念。他区分了客体的丧失与客体的爱的丧失,并在文中指出,与亲人的分离会导致孩子出现严重反应。遗憾的是,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其后继者的足够重视。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约翰·鲍尔比和玛丽·梅因在世界的硝烟和动荡中,对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的儿童与青少年进行着不懈的观察、治疗与测试。他们各自独立的研究彼此契合,形成了依恋理论。他们拍摄影片、撰写报告,为孩子们呐喊:幼儿非常需要父母稳定地陪伴在自己身邊!

依恋理论提出,婴儿会主动寻求与母亲(主要抚养者)亲近。他们在向外探索时,会害怕母亲离开自己,害怕失去母亲,害怕自己不被母亲疼爱。母亲高品质的陪伴对每一个孩子形成共情和社交能力都非常重要。所以,在人生早期过长或过于频繁地与母亲分离,将对孩子的人格和亲密关系造成重大影响。

不仅如此,依恋研究者还发现,有些孩子在母亲离开时表现紧张,在母亲回来时却又不高兴,而另一些孩子在母亲离开时不会哭闹,似乎安心玩着自己的玩具,在母亲回来时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人们通常认为,这些态度反映的是孩子天生的个性。在我们的文化中,孩子爱哭闹、发脾气,就会被认为不好带、不乖,只要孩子平静、顺从,则将其形容为乖、懂事。可是在依恋理论看来,前者可能是矛盾型依恋模式,后者可能是回避型依恋模式,它们都属于不成熟的依恋,都与母亲平时陪伴孩子的方式有关,都预示着孩子今后在情感上可能会遇到困难。

除此以外,我们也可在本书中看到历史的另一面:先天论与依恋理论之间的刀光剑影。比方说切斯的先天气质研究,比方说凯根对巴尔的摩研究的批评,比方说日托或保姆对孩子究竟有何影响,等等。而每一次激烈的论战,最终都使得我们对人类心灵的了解又加深了一点。

依恋理论认为,依恋模式从幼年到成年都十分稳定,并且很有可能发生代际传递。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也的确发现,早年的依恋失败与成年后出现关系障碍密切相关。因此,成年期依恋逐渐成为了依恋研究领域的重点。但读者应当注意到,依恋理论是一门科学,而非一种迷信。早期依恋关系并不是个体命运的唯一决定因素,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遭遇新的挑战,获得新的机会,建立新的关系,它们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母婴关系研究都在本书中一一呈现。母亲、父亲、儿童心理治疗师、妇幼保健医生、幼儿园和中小学老师,以及其他人,都需要好好细读本书。正如作者所总结的,本书所涵盖的知识及其引发的深刻回顾,将促进你理解你的孩子,理解你深爱的某个人,更理解你自己,进而帮助我们从根本上修通情感的困境,重建对亲密关系的信任,把握住家庭的和谐与个人的幸福。

猜你喜欢

客体亲密关系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陪伴”等十二则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浅议犯罪客体
陪伴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