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党员的党性和党性修养

2018-05-14徐爱华

新丝路(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先进性党性

徐爱华

党性,是我们共产党员的灵魂,关系到党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是九十六年来千百万共产党员为了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开拓进取的实践的升华,是中国人民优良品质和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首要讲党性,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

一、党性和党性修养的内涵

党性一词最早出现是在1845年,恩格斯同志针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错误思潮,首先尖锐地指出,“没有党性,就会丧失革命斗争意志。”党性的概念,最早是列宁同志说的。1906年,列宁同志在一篇文章中给党性下了一个定义,“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在这个阐述中,突出的是阶级对立。革命时期,党性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阶级性、阶级立场。

1945年4月至6月,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激励和鼓舞大会代表和全体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毛泽东同志为代表题写了“提高党性”的赠词,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觉悟,做党性坚强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江泽民同志认为,“要强调自觉地刻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做遵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做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的模范,做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1]

胡锦涛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2]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3]党性修养的核心就是党员能不能坚持遵守党的原则,能不能按照党规党纪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最根本的。

二、中国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

1.在革命胜利和党的事业取得一定成功的时候,首要加强党性修养

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之际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同志谆谆告诫,提出“两个务必”。千万不要骄傲自大,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在胜利成功面前我们要更加冷静、更加强调谦虚谨慎、更要戒骄戒躁。这是对党性修养的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考验。从中国历史文化方面来讲,我们都明白 “成由勤俭破由奢” 的道理。所以在革命胜利和党的事业取得一定成功的时候我们首要加强党性修养。

2.要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的品质最突出、最本质的体现就是先进性和纯洁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靠修养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生活中。讲修养,在理论上理解透先进性,在现实中一以贯之,就是要去实践,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要永葆党先进性的品质,就要端正对整风教育的认识。我们应该从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就会更加自觉地拥护党中央的号召,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党的整风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斷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来保持我们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党的先进性品质。

3.共产党员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强调,“无论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共产党员,或者是参加革命很久的共产党员,要变成为很好的政治上成熟的革命家,都必须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加紧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很尖锐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是美好的,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挑起了这副担子,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要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光荣而伟大的任务,要有严明的纪律,要有优良的作风,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传统的农民起义,从陈胜、吴广开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像朱元璋,是典型的底层农民群众造反成功的例子,但是当他成功了之后,蜕化变质成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所以最后还是被另一拨农民起义军推翻。也就是说,如果为了实现一己之私,哪怕成功了,最后也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共产党员要讲党性修养,就是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而忘私,就是不能有自己的私念,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目标而大公无私。

我们党的第一代革命家李大钊,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以他这个职位的收入,一家人可以过着很体面的日子,但是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李大钊把这些现实的物质享受都丢掉了,投身于革命运动中,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在一些文献片中,我们看到,那一代的革命家、领导人除了批阅党的文件,都是拼命地写稿子、翻译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正是因为从我们党第一代革命家身上就体现出了大公无私的党性修养、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中国共产党人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很好的党性修养,才能完成1840年以来许多仁人志士都想要完成,努力完成但没有完成的事业。

三、党员如何加强党性和党性修养

1.加强党性和党性修养,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深入学习、全面学习

党员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学习,要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以勤奋学习为先导,坚持原原本本学习,深入、系统、全面地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继续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通过不断地扎扎实实地学和思,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党员要丰富各方面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锻炼自己的党性,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一个党员应有的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2.加强党性和党性修养,必须率先垂范,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肩负着历史重任,只有不断加强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和思考,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和世界眼光,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3.加强党性和党性修养,必须做到严于律己,一身正气

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每一位党员就要逐条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改进,进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补足“精神之钙”,加强“信仰之修”,熔铸“信念之魂”。像春天的青竹那样,做到“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守得住清貧,经得住诱惑,正行守德,常练拒腐之功,常常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

4.加强党性和党性修养,必须身体力行,十分注重加强实践

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践品格。党员干部要有较高的党性,必须不断加强党性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性觉悟,提高思想境界。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乃至全社会的先进分子,应当在开拓创新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要从党性的高度,切实担负起“创新”的倡导者、策划者、组织实施者的作用。共产党员要继续保持过去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始终保持“拓荒者”精神,开拓创新,永不停步。

参考文献:

[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0页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0—851页

[3]《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人民日报》2009年3月2日,第2版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先进性党性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论党性修养
如何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
基层党校做好党性教育的思考
深刻洞察“党性”的精彩读本
“党性体检”让党员更“健康”
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课参考教材》出版
新时期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先进性是共青团组织生命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