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控策略
2018-05-14徐歆
徐歆
财务管控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日常工作的难点问题,一直受到多方的关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运营公司财务管控水平关系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本文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务管控的定位入手,分析应采取何种财务管控模式,并提出其财务管控的策略。
国有资本
投资运营公司 财务管控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转制、混改、重组、兼并等改革手段的综合运用,为国有资本的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鉴于此,各省市成立了各自的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它是以国有资产经营和管理为主要业务的市场化专业平台,着眼于国有资本的投资和财务管理,起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分界线”作用。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成立以来,其体现出的资产规模聚集化、业务经营市场化的重要特征,其在功能定位、业务边界及运作模式上有别于其他传统产业。然而,随着各类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内部成员企业的日渐增多,使得公司股权关系和管理模式也变得相对复杂,给企业财务管控方面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成为科学化、系统化、持续化发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重点及难点。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控定位及战略目标
(1)公司的财务管控定位
财务管控可以起到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公司资产流动性水平,化解及防范各类经营风险的作用,是实施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最为根本的手段之一。对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而言,财务管控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投资运营公司经营的始终,同时其不是简单的财务核算工作,而是要通过作用于公司的管理过程,在保证国有资本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实现最直接的“管理出效益'总之,它是公司整体财务管理的重要表现。
(2)公司财务管控的战略目标和内容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及各领域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去行政化、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已成为常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本质上应属于市场化主体,主要受政府相关部门委托(如国资委),与其他市场主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运营国有资本。同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还肩负着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国有企业去行政化而依靠市场调节的方式进行日常营运的道路。投资运营公司的经营目标要服从与中国整体的战略发展目标,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的要求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因而,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战略目标可定义为,转变过去以管理国有资产为主的思路,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管理国有资本为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力求国有资本合理配置,提高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并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企业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种类不同,可将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务管控战略内容分为投资战略、融资战略及收益分配三大战略内容,并针对公司财务管控战略所处的不同阶段,对各类经营风险特别是财务风险予以有效识别及防范。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控模式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其下属企业形成了以国有产权为载体、以国有产权管理为核心的一种全新母子公司、参股、控股关系。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因公司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不同,财务管控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控策略
“管资本”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突出要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次有益尝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股权管理及相关运营上,而并不是直接参与到某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去。至于具体的财务管控策略,公司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成熟的财务管控策略,必要通过管控手段、思路来实现,并实现其制度化。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施财务管控的坚实基础。公司在充分了解集团投资控股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制定较为統一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以使其充分发挥财务调控、调配、配置的作用。集团各个子公司则可根据其业务经营特点,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内,建立适合其发展的制度体系,实现管理中各个领域放权集权的因地制宜。
(2)设立较为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公司属于一种营利性社会组织,因而获取利润是每个公司经理人的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也不例外,其利润的获得与被投资公司经理层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才能最终达到获得投资报酬的目的。同时,在绩效考核制度的设定过程中,也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利润指标、资产保值与增值上,否则很容易使得经营者放弃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一味地追求这些短期指标,导致经营者很可能为了完成绩效考核指标做一些违背市场规律的短期行为,甚至人为造假,最终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3)积极融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是现在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保障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不出现国有资产损失的重要工作。全面风险管理建设依赖于整个公司管理层的推进,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任何部门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将整个工作依赖于风险管控部分。财务管控领域要积极融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保障公司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基础上,加强财务管控能力,实现两者融合和共同完善。
总之,做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财务管控工作,不仅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手段,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也要看到,财务管控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一个动态工作过程。因而,必须在了解自身公司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财务管控策略。通过不断提高财务管控水平,控制经营风险,实现投资收益和资产保值增值的总体目标。
[1]袁东明,陶平生.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行与治理机制[J].发展研究,2015(6).
[2]李琳,崔学刚.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特征研究基于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武汉、吉林六地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