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8-05-14柏冰洋
柏冰洋
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容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通过新能源开发,技术与制度的改革创新,产业的转型等各种方法,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不误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势。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变现,是人类继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社会的进步。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强调通过减少消耗、减轻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国外的研究者就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重点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践现状与优化对策、低碳金融等方面的问题,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但是否适合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需要仔细推敲。
我国低碳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
(1)技术水平落后与资本困难
目前我国低碳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强,技术的研发,引用,吸收能力较差,尚未形成低碳经济自主技术创新体系,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研发、开发技术水平不足,使得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另外一个方面,我国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我国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每年向低碳经济转型所需要的投资金额大约250亿美元,加上我国目前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主要通过商业渠道进行购买,而城市化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在技术研发和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方面资金有很大缺口,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2)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相矛盾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容易吸收红外线的那些气体,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效果最为显著的温室气体,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日俱增,从而导致了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过量聚集,加剧了温室效。温室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会对全球造成不小的影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仍然以煤为主,并且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我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必然保持高速增长,节能减排任务非常重。所以既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又要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目标,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在降低能源消耗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竞争力。
(3)资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
我国的资源结构呈现煤多油贫气少的态势,一直以来,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的70%左右,石油消费仅占20%,天然气消费仅占3%,水电、核电、风电消费仅占7,2%;而已探明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3.8%,石油儲量仅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1%,天然气储量仅占1.5%化石燃料储量仅是世界平均值的5.6%。这样的结构使得我国更多的依赖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煤炭资源,由此形成相应的生产和消费格局,从而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造成困难。
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1)提升低碳技术水平
要针对我国低碳技术水平落后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低碳技术的创新。为此,政府应通过扩大投资、降低门槛等措施,激励企业研发、创新低碳技术,不断引导企业加大低碳技术方面的投入。设立国家层面的低碳技术研发基金,通过中央、地方和企业的三方资金联动实现自主研发,尽快在关键领域形成重大突破。加大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大型研发平台和研发基地的建设,形成研发集聚效应。同时,加快低碳技术人才体系建设,建立高素质的低碳技术研发团队,培养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提升低碳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
(2)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关于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的问题,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我国要尽快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绿色财税制度体系。首先,政府要率先采购低碳节能产品,体现导向和示范作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环保产品,加大对环保产品的扶持力度;其次,加强财政投资力度,增设低碳经济发展预算支出项目,促进低碳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最后,增设碳税,创设碳金融业与银行业、碳保险与碳资本市场,发展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金融服务等低碳产业,促进环境金融产品的兴起和发展。
(3)优化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转变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与能源使用效率。首先,对于国民经济支柱性质的大型重工企业,其高能耗、高排放在所难免,但可以通过更新工业设备、改进技术及工艺路线等间接减少资源的损耗。接着,对于小型的,特别是设备陈旧、能源使用效率过低的工业企业,政府应采取加强监管、限期整改,甚至强行停产等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工业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侧重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信息含量,要减少中间制造环节的能耗、物耗、污染。最后,要关注并学习发达国家将高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