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018-05-14梁圆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我国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

梁圆

摘 要:近年来,我国竞技体操发展迅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数量逐渐增多,竞技体操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我国竞技体操“奥运争光计划”及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借助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及问卷调查法,深入研究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的现状,对开发竞技体操人力资源所能对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作用加以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我国 竞技体操 人力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162-02

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指涵盖着科研人员、运动员、教练员及广义的管理人员。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在劳动力与技术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远远高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源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技术进步,为能够促进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前提条件是促进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发人力资源。从而在根本上保证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

1 分析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

1.1 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为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将19個省市中表现良好的体操代表队作为调查目标,从而对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根本情况加以反应。

1.2 观察方法

借助专家访谈法,较为全面与连贯的认识我国部分省、市、区中表现良好的体操队与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与运动员;借助问卷调查法,了解竞技体操相关人员的材料和信息。

1.3 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1)我国竞技体操人口总量比较少,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相较于美国、俄罗斯等体操大国,我国的竞技体操教练员更少,其优秀运动员总数较少,传统项目学校从事竞技体操训练较少,且呈持续减少趋势[1]。(2)我国竞技体操人才层次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结构不合理,我国的竞技体操训练体系始终沿用三级训练体系,其中一线运动员指每个省、市、区中优秀的运动队优秀运动员,二线指每个省、市、区中的体育运动学校和竞技体校体操运动员,三线指业余体校与体育中学中的运动员,三线运动员是二线的后备力量,二线运动员是一线的后备力量,为能够保证竞技体操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保持相应的数量与比例;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在教练员与运动员中,并未在实践中加以较高的重视;同时,相较于接受普通文化教育的同龄人,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没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我国大部分优秀运动队教练员以前均是专业运动员,大部分教练员均具备健将等级,运动队在具体实践中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并不注重,且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这就使得运动员没有较好学习水平。(3)我国缺乏优秀体操人才,且存在流失与浪费的情况,当前我国的教练队伍虽始终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数量,但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即始终没有充足的优秀教练员,这就让我国竞技体操水平受到极大程度上的制约;同时,又我国优秀的体操人才存在外流情况,当前我国的体操教练员基本上是退役的每个层次体操运动员,通过对这些运动员进行培训后,便开始正式上岗,然而我国大部分优秀运动员退役以后都选择了经商、出国等,其并不愿意担任教练员工作。(4)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存在人才浪费情况,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过早退役,二是运动员大面积的伤病,在少年运动员中发生较大比例的严重损伤,将会抑制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5)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大都比较短,几乎不存在“常青树”情况,相较于女子运动员,男子运动员的退役年龄比较晚,有的运动员会在其潜力未得以全面发挥时,因多种原因就过早退役,这就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还会造成极大的财力物力浪费[2]。

2 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对策

2.1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竞技体操运动员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就能够拥有正确的行为与思想行为。在我国竞技体操中,主要的价值观为功利主义,这一价值观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竞技体操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我国迈进体育强国。所以,我国应对竞技体操的价值观念加以转变,将功利化进行去除,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对教练于运动员竞技体操价值观念加以转变,使竞技体操能够转换为单纯的竞技体育运动,进而确保我国竞技体操能够可持续发展[3]。

2.2 全面提升竞争实力

随着现代竞技体操的水平进一步提升,这就使得想要提高运动成绩的难度不断提高。所以,我国竞技体操训练中需要将高科技手段较为广泛的运用其中,从而让竞技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这就不断提高体操技术水平与比赛成绩;如:我们可以借助基因调控,从而对体操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加以预防,促进运动员更快的恢复,借助基因诊断技术从而较好的评定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通过对运动性伤病、运动意外基因诊断系统加以建立,从而对运动员加以基因选材。同时,在竞技体操训练中,教练员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并重视与运动员的交流,并不断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

2.3 促进运动员综合发展

现阶段,我国需要不断拓宽竞技体操人才的培养路径,重视运动员的知识文化教育,将其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其综合发展。同时,竞技体操的学校、教练员等需要加快推进“体教结合”,重视对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与积极性的调动,强化建设竞技体操运动员文化教师队伍;重视竞技体操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4]。

2.4 促进竞技运动更加人性化

对于竞技体操运动员的保障制度的构建,相关部门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从而对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体育保险经纪人专业队伍加以构建,对运动员合法权益加以有效保护,从而使运动员存在的忧虑得以消除。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如何安置退役运动员进行考虑,从而制定相应的制度,结合其需求对退役运动员加以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具备一项其他的社会实用技能,这样能够确保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使得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机制得以不断完善。

2.5 提升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

为确保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将其正常的水平加以发挥,其需要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为此,在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重视心理问题,密切关注所有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一旦发现运动员产生心理问题,相关人员应积极与其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5]。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能够有效开发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应确保竞技体操人口规模处于适度,强化开发教练员人力资源,不断提升教练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做好运动员的知识文化教育工作,推动运动员的综合发展;重视科学化训练,对竞技体操运动员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尽量减少伤病情况出现;同时,可以借助开发人力资源,从而将人力资源素质进一步提高,从而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最终确保我国竞技体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智丽,刘青.我国竞技体操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8-102.

[2] 王莹.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26):137-138.

[3] 张红,余孟春.我国竞技体操研究热点及发展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4):6-7.

[4] 王芸.我国竞技体操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速读(下旬),2017(1):236-237.

[5] 王哲,张媛媛.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时空,2016(3):43.

猜你喜欢

我国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