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心理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8-05-14张赞国刘威刘丽宴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张赞国 刘威 刘丽宴

摘 要: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高一年级5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学量表SCL-90对选取学生进行测试分组,针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将干预后的测试数据在进行对比来分析两组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判定体育心理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将康的影响。通过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实验前与实验后心理量表测试数据相比较分析可知,即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敌对五项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即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t>0,即实验后学生得分降低,这就说明实施体育心理干预对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心理干预 中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210-02

1 问题提出

体育心理学教学在干预教学实施时会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所涵盖知识面广,但教学学时有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观教学比重大,方式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时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教学效果不显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实验教学的比重较小,即使运用实验其实验程序也过于传统,无创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差;教学时,以教师的教作为教学的主体,无法凸显学生学的主体,对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性的培养功效不显著;教学评价形式缺乏多元性;学生目前仅靠机械的记忆来掌握体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中灵活运用的较少。

2 研究现状

体育心理学并非一门独立学科,它是在教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之上建立的新学科。体育心理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属于一门心得学科,国内对体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

目前国内外体育心理的研究多以干预领域和实践方法居多,针对学生开展研究多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对中学生个性发展和自身潜能开发相关的研究促进的研究较少。对象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但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没有具体体现,研究使用的方法手段有,但详细实施上缺失。

3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体育心理学思想为指导,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采用小规模课堂教学、团体训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自主的探讨有助于心理发展的积极因素。

4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是否对被试施加干预为自变量,以被试在SCL-90量表上的得分情况为因变量,将学生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实验,并从中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采集和对比,从中来分析研究对象的心理将康与体育心理学干预之间的联系。

4.1 实验对象

随机抽取50名同安第一中学高一学生,采用5级评分表计分,总分低于160分表明正常。经过前测发现其中4人不符合心理健康标准,6人因事推出,因此最终将40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确定实验组20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对照组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年龄15~16岁,平均年龄15.05岁。

4.2 研究工具

目前心理学量表SCL-90是运用于体育教学研究最广泛的量表之一,本研究开展也将SCL-90量表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学生进行测试。该量表包含10个因子,分别为:(1)躯体化:反應主观身体不适;(2)强迫症状:反应临床强迫;(3)人际关系敏感:与人比较时的自卑感;(4)抑郁:抑郁症相关;(5)焦虑:焦虑症相关;(6)敌对:思维、情感及行为与人敌对;(7)恐怖;(8)偏执;猜测及妄想;(9)精神病性;幻听、思维播散等;(10)其他项目。每个项目按五级选择评分。分数统计:总分是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总症状指数,即总均分=总分/90。本研究用该量表对中学生进行测验的得分作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

4.3 施测步骤

数据前测:首先将学生进行实验前测试,筛选出符合健康标准的学生后分组。

教学干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为期6周干预,频率为1次/周,时间为20min,其方式有小规模课堂教学、团体辅导。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体育心理学、如何控制情绪;团体辅导的主要内容有感恩训练、团体合作训练、情绪训练、行为放松训练等。

数据后测:实验结束后,再进行SCL-90量表测试。

4.4 数据处理

将搜集到的测试数据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研究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实验组学生实验前与实验后心理量表测试数据相比较分析可知,即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敌对五项对比结果均显示p值<0.05,即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t值>0,即实验后学生得分降低,这就说明实施体育心理干预对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2 结果分析

5.2.1 体育心理干预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

人际关系敏感的人主要表现在与人相处过程中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人际交往中的心神不安、自卑感、以及消极期待都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表现。因此,在信任与合作的团体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信,不断克服沟通障碍,树立正确自我认识、敞开心扉、善于接纳他人。

5.2.2 体育心理干预对消极情绪的影响

体育心理干预方案更多的是用努力增加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在数据中可以看出,通过6周的体育心理干预,随着团体信任感的不断建立,被试都能充分投入到每次活动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实验组成员逐渐形成安全的团体氛围,在课堂教学和团体辅导的活动中不断悦纳自己、合理调节情绪,因此,实验组后测SCL-90测试结果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降低,说明积极干预有利于缓解消极情绪。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通过对两组学生实验前的心理量表测试数据显示,两组学生所测试数据相比较结果P>0.05,即说明两组学生心理将康水平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实验。

(2)实验组学生实验前与实验后心理量表测试数据相比较分析可知,即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敌对五项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即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t>0,即实验后学生得分降低,这就说明实施体育心理干预对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2 建议

(1)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运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本文已证实。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堂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积极情绪感情的体验教育。

(2)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意志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业上,对学生事业的成就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心理干预具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潘明军,钱兵.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1):55-56.

[2] 徐远超,姜巧玲,董彦皓.90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某二本院校2010级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79-80.

[3] 刘经兰.高师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5):28-29.

猜你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