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党校党性教育 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调查与思考
2018-05-14杜富娜
杜富娜
党校因党而立、为党而办,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主渠道,这些定位决定了各级党校必须把党性教育摆在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来认识、安排和落实。习近平同志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基层党校是锤炼基层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在提升学员党性修养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提高基层干部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切实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提高基层党校主体班学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人对南开区委党校、静海区委党校等基层党校学员党性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到基层听取意见建议等形式,内容主要涉及基层党校对学员进行党性教育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等方面。
一、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党性教育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根据调研显示,40%的学员认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是老生常谈,缺乏学习的新鲜感。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党性教育内容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时代性的问题,面对社会热点、矛盾焦点和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困惑,党性教育的正面引领和说服力还不强,与学员的思想现实联系不密切,造成了一些学员接受疲劳甚至有厌倦心理。其次,多数基层党校各个培训班次的党性教育内容大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对触动学员思想深处的内容涉及少,不能因班设课,针对性不强。最后,党性教育的培训课程所占比例偏少。由于基层党校主体班学制不断缩短,党性教育课程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调研表明大多数基层党校的党性教育培训课程所占比例偏少,有的基层黨校主体班学制只有几天时间,这些短期班甚至没有安排党性教育课。
2.党性教育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明显。根据调研显示,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式教学方法依然占主导地位,说服力、感染力都有待加强。一些基层党校的教学方式方法简单原始,鲜活性和创新性不够;一些基层党校过于追求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教学内容没有深度,难以让学员受到精神层面的洗礼。近几年来,虽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如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均已被引入课堂教学,但是在与学员的情感互动上,仍然处在表层阶段,没有真正震撼心灵、触及灵魂,很难引起深层次的理性及情感认同,存在着“当时激动一时,出门抛于脑后”的现象,难以坚定理想信念。
3.党性教育的考评机制有待完善。在基层党校的现实培训中,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效果的评估,还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定。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管理机制与干部的考核、选拔、任用机制衔接不够紧密,因而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根据调研显示,63%的学员认为工学矛盾突出是导致党校党性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单位工作比较繁忙,完全脱产去党校进行集中培训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因此导致多年不训和重复培训的情况依然存在,比如一些处在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往往调训困难,而处在某些闲职岗位的领导干部又会出现重复培训的现象,甚至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成了“培训专业户”,这样只会浪费教育资源,难以把党性教育普及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之中。
4.对党性教育重视不够,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基层党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师资力量匮乏,存在针对性不强,兼顾个性少等情况。当前大部分基层党校的在职教师一般在5-9人左右,有的甚至只有1-2人,负责党性教育的专职教师的数量就更少。从目前基层党校的师资队伍来看,中青年教师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于市情、区情的教学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与学员需求有差距。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时因为外请学者、专家、官员等的缺位或不按时到位,打乱了教学计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性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5.受教育者主观重视不足。党性教育仍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情况。首先,学员对党性教育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认为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都是虚的,与自己的工作实际没有什么关系,党校学习重点应放在实用知识和能力提升类课程等方面。根据调研情况显示,党员缺乏参加热情和动力,有些学员在培训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上课时无法静心学习,随意接打电话;有些学员经常外出。其次,学习动机不纯,学习态度不端正。把来党校学习当成了搭桥梁、拉关系的平台,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二、增强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时效性与针对性的对策
1.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党性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一是突出党性教育的时代性,增强党性教育理论的说服力。党性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事实认同,而是属于价值认同范畴,因此党性教育的理论深度和厚度不够,没有说服力,再怎么标新立异的教学手段最终也会沦为一种强制灌输,例如,近年来,一些基层党校大力推动体验式教学,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其中所涉及的案例和故事却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理论深度和情感震撼力也不足,难以触动学员的情感认同。因此,要让广大党员真正信服,就要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克服“两张皮”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找准党员干部的痛点、疑惑点、兴趣点,对学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思想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理论提升、情感升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触及灵魂、震撼心灵的教学效果,使党性教育不再是老生常谈,而是要常讲常新。
二是增加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解决“一锅煮”问题。在基层党性教育过程中,虽然现在还没有做到因人按需施教,但根据学员的工作经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等因素分类施教始终是基层党校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在党性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关于学员需求的调研,可以通过建立教学人员与学员党性教育需求的交流平台,了解和掌握学员的思想状况,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满足学员的需求。其次,还要通过调研掌握目前在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上存在着什么样的困惑和问题,这样在党性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实现差异化的党性教育,确保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合理安排党性教育培训课程比例,确保党性教育充分展开。基层党校要与党委组织部门沟通,规范主体班次的学制,针对不同班次的学制长短,安排相应的党性教育培训课程。
三是创新教育方式,增强党性教育的吸引力。近年来,党性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逐渐增多。基层党校在现实的教学中,需要注重把讲授式、体验式、案例式和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将以往的党性教育只有党性教育施教者讲授及点评的单一环节,延展为施教者讲授、点评和学员充分研讨交流、自查反思多环节组成的教学流程,这样受教育者就可以按照规定的教学环节充分进行党性分析,通過对比检查找出差距与不足,并深入挖掘这种差距和不足背后所反映的党性问题,从而实现党性提升的全过程。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种传媒渠道,采用“现场+课堂教学”和“网络+课堂教学”的方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形式丰富多样的立体式党性教育,使党性教育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2.优化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师资队伍。一是要加强对党性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按照政治素养强、业务水平高的标准,鼓励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外出培训,把他们送往高校、科研单位、上级党校去学习;提倡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层调研或挂职锻炼,主动参加各类社会调查和实践,鼓励教师和学员一同进行研究,教学相长,从而丰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知识和阅历,帮助他们克服“本领恐慌”。
二是要利用各种外部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师资库建设。将学术界高层专家、党政领导干部和先进模范人物等纳入党性教育师资库,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开阔学员眼界,扩大学员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基层党校教研人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大师资队伍”使缺少师资力量的基层党组织或基层党校,可以通过师资库达到党性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同时,基层党校教师加强对干部党性教育规律的研究,掌握党性教育的基本规律。
3.建立健全机制,保障干部党性教育的长效性。一是组织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干部调训的刚性保障制度。根据调研显示,一些基层党组织认为党性教育不是自己部门的事,而是上级党委和党校的事,因此仅仅是把任务布置到党校,这样就会造成有些领导干部重复学习,不仅加重负担,而且没有收到多大实际效果,而处在一些关键岗位上的领导干部则缺少学习的机会。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基层党委要重视党性教育工作,建立干部调训的刚性保障机制,可以实行有计划的调训和点名调训相结合的办法。严格执行条例,加大调训力度,对于应该参加培训却没有去培训的领导干部,实行点名调训,完成补训任务,这样才能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达到要求参加培训的时间。
二是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党性教育要取得实效性,就要从党员的自身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干部培训备案制,从而使党员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对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校的培训经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备案,以此作为组织部门任用提拔干部的重要手段,也就是把党员的教育培训效果纳入到干部选拔的程序当中,这种机制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在进行党性教育学习的过程中真学和真行,把党性教育的要求落实到现实的工作当中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南开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