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教育问题 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2018-05-14徐广宇
徐广宇
市委组织的这次专题培训班十分重要,非常及时,对于领导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再聚焦、再加温、再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李鸿忠书记在开班式上讲话所指出的,这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生动实践的基础性工作。几天的学习培训,收获很大。结合教育实际,就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述,教育如何应对矛盾转化、落实好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部署谈两点体会。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由温饱到总体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提高很快,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已成为制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反映。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和高水平的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人民群众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比物质和文化两个方面显然要丰富得多,对我们工作水平要求更高了、标准更高了。主要矛盾就是纲,只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准确把握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在工作中要正确认识主要矛盾的变化,把“变”和“不变”二者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应该看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方面要求我们要切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瞄准主要矛盾,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主要矛盾的變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超出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的“美好生活”,不能犯“大跃进”、浮夸风式的错误,要通过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不断实现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2.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很重要的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其中重要的需要是对教育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八个更”,第一个就是“更好的教育”。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并作为民生之首,给予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对天津工作提出了“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改善民生,这是指引天津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新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针对天津教育实际,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按照十九大的精神和市委十一次党代会要求部署,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破解学前教育资源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流动人口的变化、二孩生育的全面放开,基础教育资源特别是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要积极回应人民对教育的关切,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计划,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加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二是着力破解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第三轮现代化达标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发展标准,推进城乡教师交流,通过学区制、集团化等多种形式,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步伐。三是着力解决教育内涵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搞好顶层设计,对我市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做出规划。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职业教育示范区升级版建设,加快构筑教育人才高地。着力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打好公平发展的攻坚战,打好提升教育质量的攻坚战,打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攻坚战,让教育更加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着力解决好向改革要动力的问题。天津教育发展到什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改革推进到什么程度。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改革增添动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一考定终身”问题。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支持规范社会力量办学,为教育发展提供活力。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