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研究

2018-05-14吕丽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改高效课堂

吕丽红

摘 要:新课改给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理念日渐获得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在此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释放小学体育课堂的教育能量,使体育课堂重新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新课改小学体育教学必须努力达成的目标。本文探讨了新课改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具体构建思路,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升级等具体方面展开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体育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c)-0144-02

隨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课堂,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迫切需求。小学体育以促进学生健康为根本目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体育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低效的体育教学说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灵活运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语言艺术,将小学体育课堂打造成真正的高效课堂。

1 高效课堂的内涵和意义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打造出高效性课堂,使其教学效率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或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以有效课堂的构建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学任务和目标完成的效率和效果,扩大课堂的影响力和相应社会效果。新课改下,以生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获得更多体育教师的认可和重视,实现高效课堂则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基础[1]。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明确高效课堂的概念和实现高效课堂的路径,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拔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增进学生的身心素质[2]。以“高效课堂,效率教学”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基本追求,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创新教学内容、灵活教学形式、调整评价语言,将小学体育课堂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学生喜闻乐见的高效课堂。

2 新课改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具体思路

2.1 创新教学内容,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体育教师的备课内容应尽量做到多样化和灵活化,每节课不应局限于单一教学内容,以设置2~4项教学内容为宜,合理把控每项内容的教学时间,使教学组织具有结构性和紧凑性。在组织每一项内容教学时,教师不妨从特定的角度切入,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可以组织学生预先玩纸青蛙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愉悦氛围中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要领,做好其后实践教学环节的铺垫,也使教学内容得到外延和丰富。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适当地改编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从单调乏味的传统中走出来,使其更贴近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习惯。如小学生最抵触和反感的各种长跑练习,传统的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沿着固定的跑道一圈一圈重复跑,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借鉴越野比赛的思路对长跑练习内容进行改编,为长跑练习穿上趣味性外衣,则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教师可以在校园内规划出安全合理的路线,设计“寻宝比赛”,在不同的跑步路线和距离上设计不同的“宝物”,以最快寻到宝物的学生为优胜者,这比传统的绕操场跑步练习能够更高效地吸引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不再对长跑畏惧如虎,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2.2 灵活教学方法,推动高效课堂发展

小学体育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单一性和缺乏趣味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推动教学方法的积极变革[3]。小学体育教师应打开自己的教学视野,积极探索和使用各类新的体育教学方法,提升体育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吸引力。

(1)善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就是以游戏作为教学手段实现增强学生生理素质的目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游戏教学法切忌陷入单调循环的境地,在确保其趣味性的基础上,应巧妙设疑一些偶然因素,以始终保持学生对游戏的关注度,增强教学实效性。

(2)巧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通过营造有关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故事情境教学是对传统情景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故事化设计,使体育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将“障碍跑接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小兵张嘎送情报”的故事情境,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将学生需要跨越的各种障碍设计成山坡、山洞、小水沟等,看谁能够最快地战胜这些障碍将情报送往“目的地”,也就是终点。在练习中,学生们都想自己想象成张嘎,兴致高涨,斗志昂扬,使练习迸发出无穷的乐趣。这样的故事情境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促使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3)妙用竞赛教学法。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也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理,在体育课堂实践环节中注入一定的竞技性,能够满足小学生这种心理需求,从而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如运用“障碍接力跑”“运球接力”等接力竞赛活动。在组织竞赛活动时,在确保公平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分组也应追求实力基本均衡,并且合理搭配练习时间和次数,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健身效果。

2.3 优化语言艺术,提升高效课堂实效

新课改下,体育教师除了做好“身教”工作,也应做好“言传”工作,然而对于大部分体育教师而言,“敏于行讷于言”却是他们的重要特征[4]。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尽管在体育的动作技术上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却不注重另一专业素养——教学语言的提升。小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只有运用贴近他们情感特点的教学语言,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才能让小学生亲近体育教师、热爱体育课堂。在体育课的进行和结束阶段,教师都应善用评价语言,指出学生的优缺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树立全体学生的信心,激励他们没有思想负担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例如,在开展立定跳远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完相关动作后由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部分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大部分学生都会踊跃报名参与。在挑选两名学生后,一名学生技术动作标准,跳出了1.5m的好成绩,获得了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另一名学生只跳出了1.1m,看到没有同学为他鼓掌叫好,非常不好意思地站到一边。此时,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学困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运用鼓励性评价语言帮助这些学生重拾信心,可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讲评学生的闪光点“刚才他可是举手最快的,真是个自信有担当的好孩子,另外,你们发现没,他跳远的时候尽管距离不是最远的,但是技术动作却执行地很标准,值得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其他学生会纷纷报以肯定的掌声,从而使这些学困生重拾锻炼的信心,营造一种全班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推动高效体育课堂的深度发展。

3 结语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堂要充分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均衡发展的教育价值,就必须向传统的、低效的课堂教学说不。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实际主导者,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创新的思维、开拓的视界推动体育教学的变革发展,坚持创新性、灵活性、开放性的教学思路。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创新,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设计,在评价语言上体现用心,才能打造出被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效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 于国锋.新课程理念下构建中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实践与思考[J].读书文摘,2016(3):57-59.

[2] 徐小鸣.和谐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构建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2):24-25.

[3] 孙剑.“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中小学体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4(26):262-263.

[4] 周柏玉.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115-116.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新课改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