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理实一体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吴卫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理实理论中职

吴卫炜

[摘 要] 电工电子技术是中职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本课程中去,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关 键 词] 理实一体化;学生主体性;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205-01

中职学校电工电子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先理论教学再实践教学,过于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对独立性。对于理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尽量把更多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学生则作为一种被动接受的角色。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理论多但是实践性又很强,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觉得该课程难学、难懂。对于实践教学,也仅仅只是开展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不高。

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是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充分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不再强调先理论还是先实践,而是实中有理,理中有实,着重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更有效地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一、以教材为基础,与实际相结合

教材一般以纯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多,专业术语多,内容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兴趣不高,也理解不了,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补充。例如,讲交流电的产生原理时,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讲原理,学生可能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当前国家电能比较紧张的状况,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产生电能的办法,说一说这些办法都是如何运作继而产生电能的,教师与学生聊聊发电机如何工作,让学生讨论哪种产生电能的办法最经济有效等,再结合前面所学过的蓄电池知识,指导学生制作应急灯,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二、由实践导入新课,增强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直接由新知识导入,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比如在讲授电路、电压、电流等概念时,可以先提问让学生思考教室中的风扇、电灯为什么能亮,接下来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灯泡照明线路,把开关、干电池、小灯泡连接起来,在接线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连接线路以及一些安全注意事项,经过检查确认无误后,要求学生观察开关合上后有什么现象,思考为什么灯泡会亮,从而引出新课中的相关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改变

在传统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一般都是开展些验证性实验,按照给出的电路图把实物连接好,按照要求测量,学生对这类实验内容兴趣不大,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虽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知识点,但是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也只是掌握一些仪器仪表的使用和一些操作技能,无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了。因此在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除了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这些实验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让学生完成一些门铃、电动玩具车延时开关、电脑外设自动开关等。制作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知识性到创造性,由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的内容进行预习,画出初步的实验电路,写出实验设计,包括电路图的设计、电路分析、参数设置、制作步骤和测试方法等。教师只需要检查学生的电路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等,而实验过程出现的故障,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创作的过程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的创造性实验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协调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紧密结合

我们一直在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不是说理论教学就不重要了,现代社会要求技术人才不仅仅会操作机器,还应该懂得生产原理,具备一定的文明素质和理论基础,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支持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脱离了理论的实践,只会把学生变成重复操作的“机器”,使学生不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和适应技术进步,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能更好地培养及传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技能、知识、工作习惯及工作态度等,從而使中职学生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更好地被企业所接受,更快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要保新.以学生为本 优化电子技术的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5(9).

[2]刘桂英.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究[J].俪人(教师),2015(3).

猜你喜欢

理实理论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农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困惑及探讨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盛满理论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