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2018-05-14周金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认同感心理品质幼师

周金肖

[摘           要]  所谓的积极心理品质,应包括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等心理行为。社会的发展,鼓励男性投身于学前教育行业中,这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男生数量增多,但在教学实践中的许多问题,不利于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基于此,主要剖析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困惑问题,并提出几方面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期增强男生的责任感,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230-01

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学生越来越多,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绝大多数男生可能面临一定的心理问题。所以,作为专业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对男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其保持心理健康。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实践中,面临一定的困惑,因而有关人员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增强该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效果。

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困惑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进程加快,使该专业增加了许多男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尽管如此,许多男学生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良心理品质,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工作增添了许多困惑。首先,男生对专业认同度的困惑。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为女生专属领域这一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如果男生参与该专业,可能被视为异类,促使男生的专业认同感不高。其次,关于职业认同感的困惑。多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男生在就业时未能选择学前教育行业,其原因有:一是幼师工资低、压力大;二是成就感较低;三是学前教育专业针对男生的培养体系不健全,导致男性幼师的就业前景不佳。最后,学生自我内驱力的困惑。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较多,男生在该环境下,难以随心所欲的自我发展,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内驱力则得不到充分释放。

二、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优化培养环境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行业中,幼师的性别比例严重不平衡,男教师少之又少。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男教师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加强对男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重要的。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影响较大,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有助于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力度,将学前教育男教师参与教育活动的优势广而告之,既能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氛围,又可增强人们对学前教育男教师的正确认识,同时也能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保持积极的心理品质。其次,中职学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给予更优的政策,一方面能够鼓励男学生报名参与,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男生学习的自信心,为丰富我国学前教育幼师资源奠定基础。

(二)增强男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度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之所以选择从事幼师行业,大部分是因为被动调配,并非自主意愿。但是,要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增强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对自我专业的认同感,进而才能激发其热情,全身心投入学前教育事业中。为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的重点还应放在增强男生认同感方面。首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针对男学生而设定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为男生学习和就业提供确切的途径。其次,专业教师应加强对男生的心理教育,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男生,教师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以帮助其排解心理障碍,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学前教育专业和行业。

(三)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现有的课程培养模式看,主要针对女生,符合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例如,手工、舞蹈、钢琴等,大多为男生所不擅长的技能。为此,要有效落实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工作,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首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例如,增添符合男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公共课、选修课。其中,公共课为比较中性化的课程,男女生可以共同上课;选修课即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课程。基于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其次,丰富专业技能类型的课程,如体育运动技能项目等,有助于未来学前教育事业的优化和发展。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实践而言,教师重视培养工作,可促使男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学前教育专业及岗位,故产生积极的行为,有利于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面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困惑,建议采取如下策略:一是优化培养环境;二是增强男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度;三是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佳佳.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困惑的洞悉与疏导[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19(6):59-61.

[2]乔金玲.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7(24):214-215.

[3]诸园,刘海.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现状分析[J].安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1-115.

猜你喜欢

认同感心理品质幼师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