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信息化课堂”电子专业实训教学的实施

2018-05-14佘爱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调试电路

佘爱荣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受大家关注。在教学方面,大量的信息化资源给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带来新的变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给“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合作探究;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93-01

在职业教育实训课堂中,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当前课堂改革的新方向,本文就实训项目《多功能实用控制器的制作与调试》教学为例,介绍自己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电子实训课堂的教学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专业爱好。多功能实用控制器的制作与调试项目的实施,是建立在完成“稳压电源与扩音器的制作”的基础上,该项目的学习既是对前面所学电路的巩固与提升,也为后续学习电视机的装配奠定基础。

课前,我设计了项目配套的产品说明书(该电路的结构及电路功能)和项目任务书供学生学习,并将“电路的安装步骤”与“电路故障分析”等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仿真软件帮助分析电路的结构及功能,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该项目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使用万用表检测常用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等),有一定的安装电路基础,会使用常用仪器仪表(示波器)。通过该项目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CD4011、74LS32、NE555等集成块功能及管脚的识别;熟悉电路结构和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素养。

该项目的教学设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完成,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宗旨。

课前,下发产品说明书、项目任务书。学生通过登陆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学习,完成以下任务:(1)熟悉该电路中出现的集成块74LS32、CD4011和555集成电路等元器件功能和管脚识别及使用,初步了解电路的功能和结构。(2)角色扮演企业采购员,制定项目元器件采购清单,借助平台交流核对,并自行采购。(3)通过角色扮演质检员,检查元器件参数和质量,完成“产品装配工艺卡”的制作,实现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学生在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同时,培养了严谨的职业素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为后面电路的安装做准备,提高装配质量。

在课堂开始前,播放一则“小偷在偷盗时触发报警器”的新闻,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导入课题“制作与调试多功能实用控制器”,并借助实物投影仪设备,给学生演示已完成的电路能实现的功能,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专业爱好。在实施任务前,先对预习情况提问检查,学生分组抢答,反馈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习惯。之后整理自己的实习工具和材料,强调实习操作规范及安全要求,培养工匠精神。

在“安装电路”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课前制作的“产品装配工艺卡”,先清点元器件,然后开始安装电路。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观看平台中的视频,模仿操作。教师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同时寻找规范操作的典范。安装完成后,学生检查后,拍摄个人完成的成果,通过平台展示。学生分组扮演质检员,互相检查电路板的制作工艺,电容,二极管等有无明显插装错误,焊点有无虚焊、漏焊、搭接等问题,及时修整、评价,(完成评价表中的工艺得分)渗透企业7S职业素养,避免之后的调试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在“调试电路”任务中,教师首先明确电路调试后应满足的要求,然后在安全检查员的监督下接入电源,进行调试,观察、记录现象。

為了解决“电路故障的分析,学生无从下手”的问题,在“故障排除”任务中,我设计了以下过程:第一步:利用Multisim软件,搭建各单元电路并进行原理仿真,引导学生学会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及分析电路的方法。第二步:罗列出各组出现的故障现象,共同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检查点的范围及步骤并进行示范操作。第三步:分组合作,排查故障。学生通过观看“电源电路故障的检修流程”微课,总结得出电路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对电路的结构不能很好掌握,我还录制了“常见故障的检查步骤”视频,供他们课后反复观看,他们可以根据视频的引导,进行测试排查,实现分层教学。

在课堂总结时,回放学生的操作过程,学习操作中好的习惯和做法,发现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在该项目的教学过程,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课堂翻转,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平台的合作探究,互相点赞,互相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该项目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参差不齐,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影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思考如何进一步细化课前任务,将自主学习要求具体化,更好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监督,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

[2]汤光华,刘自华,周哲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电工电子类课程建设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调试电路
电路的保护
舰载火控雷达调试方法浅析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调试新设备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调试机械臂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信息化课堂体验, 创新型教学应用
初中美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