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策略
2018-05-14解太林
解太林
[摘 要] 《机械基础》课是机械类学科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内容主要是有关机械技术理论的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也是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关键所在。《机械基础》课程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提出《机械基础》课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种策略,实践教学策略与理论教学策略相辅相成,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发挥出“1+1>2”的效果。
[关 键 词] 机械基础;有效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148-01
《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表现是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教学实践能力,缺乏对知识点的整合能力等。本文提出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采取现代多媒体教学形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参观教学,提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率。
一、实践教学策略之实验教学策略
在《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独自进行创新性实验的能力,设定适应新时代、贴近实际、领会新技术的综合课程,目标与传统教学相贯通,建立交叉渗透的机械基础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编写适合时代的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教材和讲义[1]。
突破原本学科的束缚,以机械基础实验方法自身的系统为主线,采用模块结构的方式进行分层次教学,单独设置“机械基础实验课程”并单独进行学分记录[2]。
《机械基础》课程应重视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科学设置实验教学项目,优化实验教学结构,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内外相结合,实践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
《机械基础》课程实验中引入计算机分析与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械基础实验中最令人头痛的硬件依存问题,使《机械基础》课程实验具有合适的柔性,学生可以更好地在实验中体现自己的构思。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结构、框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进行统一整体规划,保证教学体系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同时也有其自己的执行原则。
二、相对独立教学策略
打破原有《机械基础》课程的界限,构建相关理论课程互相联系又互相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并且设计对应的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性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课程开设机械零件失效分析、机构、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机械传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独立思维,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
四、先进性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课程的先进性反映在课程设备、课程内容、实现手段以及教学思想的先进性上。采用国外公司最新的“创意”设备,课程内容要基本能够反映机械学科中机电结合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引入先进的教学思想。
《机械基础》课程在遵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开放、因材施教和自主研学理念。《机械基础》课程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坚持学生自主实践的原则,有效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学、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越高越能适应社会,《机械基础》课程专科层次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基层、面对服务对象和工作单位的,专业特点比较明显,所以需要《机械基础》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员。《机械基础》课程采用综合实践教学,该手段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弥补和改善其不足。
通过探讨分析了解到,《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注重以学生为本,保证实践改革的先进性,既有教的設计又有学的收获,实践效果显著表明学生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基本技能以及提高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对问题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荣辉,陈景峰,尹志斌.轮机工程专业学生海上认识实习安全问题探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9,10(3):81-83.
[2]张晨宇,童旭光,韩金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管理模拟”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