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形状量词研究

2018-05-14陈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偏误量词图式

陈果

[摘 要] 形状量词因其独特的语义特点,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形状量词的常用偏误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其偏误形成原因,给出教学建议。以便为汉语国际教育人员提供借鉴,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这对汉语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汉语国际教育;形状量词;偏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159-01

近年来,对形状量词的本体研究逐渐向深层次、多角度发展。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中,对此类形状量词所产生的偏误研究却依然是一个薄弱点。因此,结合本体的研究成果,对形状量词进行偏误归类、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留学生形状量词的使用精确度,对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形状量词常见偏误类型

(一)词语搭配所产生的偏误

这一错误类型出现几率相对较高,尤其是近义量词的错用尤为突出。由于汉语量词有相对固定的名词搭配,因此,总体来说,随着留学生学习时间的增加,形状量词的常用错用率有所减少。但是针对中高级别的学生,语义相近的形态量词间的细微区别仍然时常成为困扰。比如“一片森林”“一张明信片”“一面国旗”中的三个近义量词就时常被留学生混淆误用。

(二)泛化

这种泛化所产生的偏误,在中低级阶段集中在“个”的使用上。学生常常忽略掉形状量词所传递的形态信息,而过度泛化如“个”一类的通用量词。当这类量词的功能被扩大时,“一个嘴”“一个葡萄”“一个白云”等偏误也就屡见不鲜。

在学生学习的高级阶段,泛化则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的精密表達。比如说当“一个月亮”被视为正确搭配被学生反复使用之后,这种搭配会相对固化地以激活的状态被学生认知,因此在其语用选择时,一“弯”新月、一“钩”残月、一“轮”明月等表达也因此会被弱化。

(三)误加

从国别角度分析,日本留学生误加形状量词的频率较高,美国留学生误加频次较低,多用量词集中于“条”“支”“点”“段”字,例如,“在这(段)期间,我会经常运动”,又如,“不要到处扔(支)烟头”[1]。

二、形状量词偏误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汉语里的量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词类,因此其搭配也相对比较固定。有些语言里面也有形态量词,这些量词从语义上看与汉语基本一致,但是在语用上不是完全一对一的对等关系。比如说日语里也有“条”,也表示一个长长的物体,但是日语里“条”可以和“问题”“文章”等词语搭配,而这种搭配在中文里是没有的,因此会受母语的影响,造成语用偏误。

(二)思维模式负迁移

王文斌(2009)在《论汉英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象图式的不定性》中曾指出:“一个形状量词往往就是一个意象图式,而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意象图式往往会因认知主体的主观作用而发生转换。”因此,对同一个事物当认知的视角不同时,就会产生形态量词上不同的选择。在形态量词方面,英语对群体性更为关注,而汉语则更关注个体,因此汉语在个体量词上面的数量要比英语多得多。不同认知视角的差异,造成了英语和汉语形态量词方面一对多情况的大量出现,进而造成了学习者偏误的出现。

(三)回避

在英语中,一般来说可数名词是没有量词与之搭配的,所以数词后面可以直接跟随可数名词,比如“two cats”。因此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使用量词时,存在明显的“回避”现象。此外,当学生对某一形状量词不确定或掌握不牢的时候,也会采取避而不用的策略。

三、形状量词教学策略

(一)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对外汉语教师组织形状量词教学活动时,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即全面了解班级留学生信息,尊重不同国别留学生在学习方面、性格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为留学生分配不同的形状量词学习任务。这不仅能够提高留学生学习形状量词的自信心,而且有助于教师掌握形状量词的学习情况,以便为接下来的教学方案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提供依据。最终能够降低形状量词误用几率,在大量应用形状量词的基础上,提高应用准确性。

(二)提高教材编写合理性

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应用率逐渐提高,观察不同国别留学生积累的语料资源可知,汉语形状量词偏误多以上述介绍的错用、漏用、多用三种类型显现,因此,教师编写教材时应全面考虑偏误类型。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考虑国别差异,针对经常误用的形状量词设置专项练习,观察留学生学习形状量词的效果。教材合理编写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助力。

(三)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可利用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注意到形状量词在媒体和中国人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形状量词在语言精确表达方面的重要性。最后,教师根据国别差异有侧重地组织量词教学活动,从整体上提高量词教学效果,使形状量词误用几率逐渐降低,这也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汉语学习质量[2]。

综上所述,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形状量词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但却极易发生偏误的词汇门类,结合教学的形状量词研究还急需深化。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提高教材编写合理性,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提高留学生形状量词的正确使用率。

参考文献:

[1]虞娇霞,毛智慧.英汉形状量词的意象图式对比[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9):142-144.

[2]黑学静.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古代契约文书土地形状量词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33-136.

[3]王文斌.论汉英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象图式的不定性[J].外语教学,2009,30(2):6-11.

猜你喜欢

偏误量词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韩国留学生舌尖后音习得偏误分析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量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