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2018-05-14周杰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院系师资队伍师德

周杰龙

[摘           要]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格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牢牢把握十九大精神和时代发展的新特征,积极探索师资队伍新模式,在师德师风、薪酬制度、人才队伍培养、考核和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努力打造出一支师德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我国打造双一流名校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204-02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党、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高等教育步入改革的深水区,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一方面实施职业化教育,将部分本科类院校和专业划入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双一流发展目标,部分职业院校升入本科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要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当前,高校师资队伍水平和质量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教学思想、管理制度和师德师风方面做好进一步调整工作,使其为双一流名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本文从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和方向,为我国教育体系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教师师德师风有待加强

部分教师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行为和教学思想,在学生群体和社会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此外部分教师师德师风有待加强,出现了违反师德的现象,与教师的形象严重不符。

(二)高校用人制度有待改革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结构方面有待调整,大部分的高校普通教师比较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科研型人才比较少,人才梯队建设存在一定的漏洞,缺少后补力量,双一流大学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三)高校教师“铁饭碗”盛行,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部分高校在人事改革方面比较落后,在实施聘任制、退出机制方面步伐比较小,缺少推行的勇气,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人事改革和考评机制的落后必然会导致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这也与建设双一流学校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及时做出调整。

(四)薪酬制度需要及时调整

当前高校教育中,薪酬制度与岗位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部分优秀教师的福利待遇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缺少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尤其在高等院校中特别明显,一些福利待遇好的地区学校对人才吸引力比较大,而部分福利待遇比较差的院校人才“留不住”,长此以往,人才很容易扎堆到福利、待遇好的地区和院校,造成学校资源的不均衡,容易引发教育不公平现象,并影响地区之间经济的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一)注重价值观引导,建立新时代师德观念

高校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建设新时代师德观念。

1.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正確价值观的引导,注重教学与价值观的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来,高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十九大”报告学习,领悟“十九大”精神,了解“四有”教师建设思路就是利用先进价值观引导的具体体现,此外,高校还应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进修,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以先进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帮助教师建立新时代的思想道德体系。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师德培训,建立新时代师德观念。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必须完善师德评估和考核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职业规范等内容,在教师入职过程中加入师德的培训内容,并加大师德内容培训的比例。此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应该丰富培训体系,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工作,避免一刀切,同时要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实施一票否决制度,提升教师对师德重要性的认知。要提升师德评选的优先级,从学校、院系、学生三个不同维度去考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进行及时清退,完善相关师德惩戒机制,对于学术不端、思想政治不端正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清理,提升师德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二)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建立新型用人制度

高校在完善人力资源制度方面要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建立新型用人制度。高校要结合学校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做好岗位规划制度,实施多元化用人策略,实施聘任制和考核制,真实反映学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1.高校要结合学校发展做好岗位的规划,实施因岗设人,防止因人设岗问题的出现。高校在岗位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听取院校的意见,将权力下放到院系一级,让院系有充分的自主权开展人才招聘工作,从学校最小的单位入手,以院系发展为出发点,让院系结合自己实际需要做好岗位设置,然后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操作,同时鼓励学校内部培训,学校优秀研究生、博士生应聘,把握教师教学能力和质量,在人员选择确定以后,要进行及时的公示,充分了解民意。

2.要坚持考核机制。高校要坚持年度考核機制,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真实反映高校教师人才的现状,同时根据考核的不同实施晋升和淘汰策略。当前高校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外部人员干扰的情况,因此,要从顶层设计考虑,充分考虑到现实情况,做好考评的独立性,使其更好地符合学校发展的要求。此外,高校的考核机制要形成系统,实施制度化管理,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做好考核内容的调整。

(三)推行分类管理制度,实施差异考评策略

高校要依据学校、学科发展目标和“双一流”建设要求,优化教师岗位设置、管理、评价体系,对于不同岗位的教师提供不同职业发展平台和晋升渠道,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高校要积极推行分类管理制度,实施差异化考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特别是综合类高校,其院系设置并不都是以重大基础理论和工科类为主,其还有部分文科类院系和专业,这些都需要在考评中有所体现。因此高校在考评设置方面要实施差异化策略,避免以一套体系衡量所有专业,忽视高校专业的差异性。高校在实施差异化考评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全面考核和突出重点相结合,除了一般的考核内容以外,还应该根据院系的特点设置出重点考核内容,使其更贴合院系发展。一方面要坚持以科研为导向,以实绩贡献为导向,在考核过程中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结合最新的国际动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数学系、物理系等院系,要鼓励教师进行基础性研究,站在国际视野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另一方面要突出院系特点,鼓励教师在行业内部奋勇争先,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最后,实施差异化考评制度必须要做好良好的晋升通道,对于优秀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晋升通道,帮助教师进行职位晋升、能力晋升,在学校教师队伍当中营造良好的晋升氛围,破除优秀教师科研能力强,职位晋升缓慢的局面,让教师更加有尊严,被尊重,提升教师对于高校的认同感。

(四)加强多元薪酬制度,完善人才发展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高校要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多元化薪酬制度,完善人才发展体系。当前,高校多元化薪酬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固定的薪酬制度,增强薪酬的灵活度,保证学校优势资源和薪酬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倾斜,提升教师待遇和浮力。多元化的薪酬制度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需要高校具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才能实施和进一步推动。当前,部分高校在薪酬制度方面缺乏明显的吸引力,不仅对外部人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且对本校优秀的教师队伍也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师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资源流出严重,这也是影响高校建设双一流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结合人才发展的体系调整薪酬制度,通过以绩效为代表的薪酬制度调整激发教师的岗位工作热情,同时要建立基本薪酬保障制度,为教师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让教师既有工作的归属感又可以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此外,高校多元化薪酬制度还应该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单独设置,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制度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高校结合地区和行业发展自行进行探索和实践,既要了解高层次人才的种类和需求,又要结合院校能力和实力、行业薪酬标准进行制定。

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从顶尖设计的层次考虑,从学校整体角度出发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接国家、上级部门、地方各类人才计划,引入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同时,要建立校领导联系人才制度。高校教师人才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对口扶持和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才行,因此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校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必须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形成校院两级互动,为院系教师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加强优秀教师的交流,培养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和行业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四有”教师。

参考文献:

[1]吴红珊.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18(5).

[2]陈晨.茶道思想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福建茶叶,2018(4).

[3]冯赵建,高鑫娣,崔亿久.京津冀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8(4).

[4]霍勤,高天雨,阮慧,申琪,等.慕课背景下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3).

猜你喜欢

院系师资队伍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