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地图实施案例分析

2018-05-14熊超平张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区教职工西湖

熊超平 张莉

[摘           要]  课程地图作为基础教育课改手段在国外所取得的效果,值得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加以研究、学习。通过对美国西湖高中课程地图实施情况的案例分析,力图让教育工作者明晰课程地图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流程,并为展开课程地图实践提出一些启示。

[关    键   词]  课程地图;可能性;案例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54-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育目的为指导,围绕“核心素养”的改革形式应该呈现百花争鸣的状态。国外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地图被视为指导与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战略,教育学家认为有效的课程地图对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地图还未得到研究者过多的关注,实践中未出现针对“课程地图”这一特定概念的系统应用。本研究希望以美国西湖为个案,详细分析其课程地图的实施过程,力图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课程地图、建构课程地图,早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西湖高中课程地图实施案例

西湖高中(Westlake High School)位于市郊学区,服务于48,000人的社区。该学区有很高的声誉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从课程地图实施前期、课程地图实施进程和课程地图实施效果三部分对其进行介绍。

(一)课程地图实施前期

西湖高中在2007—2008学年的初步应用课程地图,学校启用课程地图是由学区的一系列事件所引发的。在课程地图被启用的几年前,学区数学教师一直在努力沿着年级水平调整课程。数学教师想要确保课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并且为学生提供有序的学习。这是一个在学校和研究者校准、提炼过程中不断交流和分享的历程,那时还不叫课程地图。卢卡斯提到,“真的,在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要叫什么。但我们准确地知道我们需要的东西将有助于初中到高中间的调整或对齐。”

2005—2006年,课程地图的概念在学区课程讨论中出现,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也无法肯定谁先把课程地图这个概念介绍到学区。然而,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表明,课程地图开始作为一个区的举措和受校董事会的启发希望学区可以参与课程地图,因为国家教育部门倡议将课程地图应用到更多的学校中去。因此,更加有力地推进了课程地图在西湖高中的应用。

(二)课程地图实施进程

1.培訓核心小组的教师

在启用课程地图初期,以课程地图研究参与者成员为主体创建了核心小组,为了培训核心小组的教师,教师连续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关于课程地图如何实施的主题”会议。核心小组的教师接受了一系列关于课程地图的正式培训,这些培训主要是由雅各布斯(Heidi Hayes Jacobs)和其他一些在课程地图领域的著名专家所开设的。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实施课程地图的目的、课程地图的内容与结构、课程地图如何结合课程标准、课程地图应用的策略及注意事项等。

2.建立学区课程地图委员会

计划和协调学区课程地图,2007年1月创建了学区课程地图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由不同学校的代表和学区个体成员组成。委员会时常要召开关于课程地图相关会议,涉及选择适合学区的课程地图开发软件。简言之,委员会定期开会,计划、协调课程地图工作。此外,课程地图委员会讨论决定课程领域的相关地图,选取教师参加课程地图相关会议,设计课程地图的不同要素和活动。

3.向教师介绍课程地图

2007年8月,在新学年初的全校教职工会议上,课程地图的研究参与者首次将课程地图的概念、过程介绍给教职工群体。之后经常召开全校范围关于课程地图的相关会议。但是这些研究参与者,更多选择在部门层面的会议上向教师介绍和培训课程地图。原因是校级会议通常涉及许多事情,这很难让教职工记住所有的事项。学校通过一些讲座、部门或小组会议将课程地图的相关内容及开发应用过程介绍给教师。

4.关于地图的相关培训

在向教职工群体介绍过课程地图后,开始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初期培训也是在全校会议上,学校教职工被分成许多小组。教师在完成相关培训后所提的关于课程地图的问题,会得到相应的回答。较多是如何绘制课程地图,课程地图有哪些功能等疑问。课程地图的研究者通过一些案例形象地向教师答疑解惑,不仅明确了课程地图的相关问题,使得课程地图更进一步被教师群体所接受,也增强了教师群体的信心。

(三)课程地图实施效果

通过一系类的举措和程序推进了课程地图的实施,尽管在这过程中遇到许多阻碍,在校方和教职工的支持下,课程地图研究参与人员共享和支持的愿景,在实施过程中合作、信任、分享、互助的氛围使得课程地图应用得到一定的成效。

学校的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似乎立志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这种愿望体现在学校的使命宣言(任务声明)中:西湖高中(Westlake High School)的使命是在尊重、安全和支持的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和多样化课程的多元教育。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帮助学生发展技能,使其成为成功、自立自强的成年人,并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学校侧重课程的严谨性,以确保学生学业成就,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全校教职工对课程地图的全力配合使用,学校高标准的学习期望通过学生的学业表现得到实现,在每年的EOI(End of Instruction)(教学结束)测试中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与高的ACT的分数,毕业率和高的升学率(大学录取率)一年比一年高。

国家教育部门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西湖高中一贯符合适当年度进步(Adequate Yearly Progress )简称(AYP)的要求”。根据学术表现指数数据,在测量了国家考试成绩、学校完成率(考勤、辍学、毕业率)和优秀的学业成绩(ACT成绩、AP学分、阅读和数学在大学的补考率),西湖高中的成绩通常比州的平均分要高。2009年,西湖高中得分1415,比州的平均分1289几乎高了10%。

AP是Advanced Placement的缩写,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学生通过AP考试并得到AP学分,能够得到美国大学一年级相应课程的学分减免。西湖高中的学生在AP(Advanced Placement)班里有机会享有严格的课程,准备全国AP测试。在2010年5月,123名学生参加了190 AP的考试,得到了3.4的平均分。

以上都是西湖高中应用课程地图以来取得的成绩和所获得的进步,可见课程地图在西湖高中应用获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课程地图实施的逐步推进,教师已经从数据的输入发展到与课程的面对面对话,教学与学习层面的对话逐渐深入。

二、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西湖高中课程地图实施案例分析

结合课程地图的实施案例,我们认为课程地图在美国基础教育中课程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从课程地图的功能层面上看,课程地图是一个工具性概念,课程地图的可视化、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等功能与特征,为学校课程开发和教学决策提供了新的路径。

其次,课程地图的行动计划在推进的过程中,为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及领导层面提供了沟通、对话的途径。在课程地图实施的历程中教职工共同参加课程地图的相关培训,进行专业探讨和分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師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上的反思。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再次,课程地图在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成功地进行课程的开发(编制)、协调、实施、支持、评价和改进,课程管理者通过课程地图持续回顾与讨论,并通过收集和回顾过去或当前课程教学的数据,审视学校发展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

最后,课程地图实施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确保教育质量。案例中,从2002—2009年,西湖高中API得分的显著进步、学生参加AP的高分以及州教育部对西湖高中所获成绩的高度评价,都证明了课程地图的行动计划对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美国课程地图实践的启示

从西湖高中课程地图实施的案例,可以看出课程地图的实施是一个建立共同愿景、实现区域、学校行动计划的系统过程,这对我们开展课程地图实践有重要借鉴作用。

第一,在课程地图实施前期,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制定改进行动中所要实现的计划,拟定课程地图实施所要达成的目标和评估标准;创建课程地图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开会,计划、协调课程地图工作,并且确立学区或学校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营造共同体的氛围。

第二,课程地图的实施要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委员会要定期召开关于课程地图相关会议,规划课程地图实施的框架或时间安排表。其中涉及选择适合学区或学校的课程地图开发软件,学校通过一些讲座、部门或小组会议将课程地图的相关内容及开发应用过程介绍给教师。

最后,在课程地图实施的过程中,要成立课程地图的核心领导小组,协调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记录、分享并检查课程中存在的缺漏、不足以及重复之处。根据课程专家和地图开发师的培训,共同开发出课程地图,并以此形成了学校的“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董文娜,巩建闽.课程地图是什么[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56-64.

猜你喜欢

学区教职工西湖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西湖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雪后西湖 暖阳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西湖雪意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