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本”溯源,寻口语表达的另一个春天

2018-05-14顾嘉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口语文本

顾嘉利

[摘           要]  新课程实施多年以来,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结合相关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了对应的教学策略,以期探寻在小学高段英语中立足文本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另一个春天。

[关    键   词]  文本;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99-01

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交流。加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将阐述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可以采取的有效教学策略,以追“本”溯源,探寻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另一个春天。

一、目前阅读文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在处理阅读文本教学与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两者关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现象:

(一)只重读写,口语训练机会尚显匮乏

有的老师上阅读课,要求学生能读懂文章,掌握生词,正确完成相关阅读任务就足够了,根本没有主动去创造恰当的机会,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试着开口去说、去表达,也没有注意到学生也是很有表达欲望的。

(二)语法先行,教学侧重点把握有所偏颇

有些阅读课,听来完全就像是老师一个人在演讲,大部分时间听到的都是老师“娓娓道来”的声音。老师花大把时间帮学生去学习、操练文本中遇到的重点句型,给学生挨个儿讲解文本中出现的生词、语法等。这都使整堂阅读课按部就班、沉闷无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在无形之中也失去了很多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文本阅读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文本阅读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此处笔者试图结合上文列举的一些现象作简要分析。

(一)教学理念不够先进,语言技能发展不够重视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突出“以学定教”的理念,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放大。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阅读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的过程。学生不应该为了读而读,阅读时,他们有着自己灵活的思维和表达欲望,教师不够先进的教学理念可能会妨碍学生语言技能的综合发展。

(二)过分关注语言知识,忽视培养语言能力。

新课程实施多年后的今天,传统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未曾消失。过于看重语言知识层面的教学使得阅读缺少本应有的乐趣。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情感体验这一层面,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立足文本,提高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理念,摒弃滞后的教学方法

我们老师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学习,探究最新最突出的教学理论,跟上时代的脚步。而后理论联系实际,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不再“执着”于落伍的教学方式,以免妨碍教师在阅读教学和专业成长中前进的步伐。

(二)领会设计意图,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在新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的Read and Write部分,在文本材料之前、之后都有一些与之本身密切相关的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借机进行问题回答、同伴讨论等,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学习篇章做好铺垫。

以新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3的B Read and Write部分的一篇介绍中秋节以及吴一凡和他的家人打算如何过中秋的日记为例。

1.阅读文本前之教材设计

教材呈现了国内外三个节日(National Day, Spring Festival,Christmas)的照片,并提供了三个问题供学生讨论这些节日。这个活动既为正式进入文本做了极好的话题准备,又用贴近生活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冲动,让学生有话说。

2.阅读文本后之教材设计

篇章之后设计的是讨论并写下你的中秋计划。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有了相关的话题输入之后,尝试进行口头输出,并在有框架的前提下进行书写,这就是多项语言技能综合练习的典型。

因而,教师若是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就更有利于达成立足文本、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计划阅读过程,促进口语表达

1.阅读文本前——激活背景知识,引起表达欲望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就是要激發学生的表达兴趣。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前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在此环节中教师应激活学生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2.阅读文本时——设置任务驱动,引导自主表达

在阅读教学的While-reading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用本课的目的语,由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本文后——拓展适当联想,丰富语言表达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联想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表达更具多样性。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文本后安排续编故事环节,鼓励学生根据文本内容适当展开自己的联想,丰富口头表达。

参考文献:

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口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