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①

2018-05-14李珊珊黄志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学校企模块

李珊珊 黄志勇

[摘           要]  当前很多高职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创新,今后高职学生的就业与企业的合作是当今校企合作的发展优势。以往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1、2、1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今天多变的社会发展了,因此,高职教育开始创设“2+1”模式,通过这个模式可以让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得到解决。工学结合模式是高职学校的重点模式,它可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也为以后工学结合的实践提供策略。

[关    键   词]  工学结合;高职;“2+1”模式;创建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74-02

“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今高职学校的重点培养模式,这个模式是以企业、人才的双向融合,根据市场对学生的需求而进行的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一般来说,前两年是在学校进行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而第三年是在企业进行校外顶岗实训。这样能让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近年来,航空专业备受高职院校的重视,这个模式能推动航空人才培养的新渠道。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市场的变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由用人方和学校共同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用一种半工半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职业技术知识。这种模式可以根据现代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情况,由高职院校的老师和企业内部有经验的管理者来共同进行培训,充分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种交易方法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合作、相互提高,为以后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职业院校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路线,需要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主体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学校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实行个性化教学。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一定要有基础保障,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够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才能有更好的工作能力。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同时一些企业内部也会有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生产实训。学生能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学生的教育培训任务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单位共同承担,这样全方位的教育能够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思路

一般来说,“2+1”模式的目标定位是四个阶段的课程。“2+1”中的“2”是“1+1”,“2+1”中的“1”分解为“0.5+0.5”。“1+1”指的是学生需要在高职院校当中学习基础的职业知识,并且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这些证书是学生步入相应职业生涯的基本门槛,十分重要。对航空领域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要满足学生航空生涯的基本职业发展需要,通过这些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第一个“0.5”是指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能够完整地完成自己的毕业任务,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还能为学生得到更高的职业证书提供机会。最后一个“0.5”指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拓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在学生和职业人之间进行完美的转变和按专业方向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以职业任务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的行业需求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创新。在“1+1”阶段,将所学内容变成一个个任务,这个工作任务的达成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课程内容和岗位工作任务来锻炼学生的技能,通过这些任务的达成,能够将学生在学校中的教与企业中的做、学与用有机结合。

“2+1”模式课程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技术课程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基础,公共基础课程的重点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知识,还有学生在文化课程、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课程的讲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能让学生适应不同的发展方向。(2)职业技术课程模块。这个模块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职业技术课程模块由“职业理论+实训实习教学”两个环节组成。职业技术教学主要是以应用为重点,需要学生能在学校内完成老师留给的职业任务和在实训教学环节取得良好成绩。这个环节注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3)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这个模块需要学校与企业相互结合,学工结合,通过顶岗实习对学生在学校所学进行锻炼。该课程一般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4)选修课程模块。这个模块需要重视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通过主修的学习内容来选择自己更喜欢的辅修模块,通过辅修的板块和必修课相结合,优势互补,拓展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强支撑。例如,学习航空空乘专业的学生可以辅修一门高铁乘务员方向的知识,这样在毕业之后能拓宽自己的就业面,也能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我国工学结合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对工学结合内涵认识不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養模式”是公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在多年的实践当中已经被确认为最好的高职学院教学模式。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并不重视这个模式,在执行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套用“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并不完全理解其内涵,也不能完全应用到教学和实践当中。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及时进行相关模式的培训,以及与企业进行密切联系,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体系变革。对教师和企业要谨慎选择,一定要把顶岗实习看作培养学生技能的机会,而不是利用学生来帮助学校和企业获得经济利益,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工学结合过程简单化

一般来说,实践工学结合过程需要系统进行设定,需要学校和企业密切联系,需要各方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科学的认识。但是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校都使用比较枯燥和机械化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随意化。长此以往,很难达到最初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养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及时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工作。因为国家比较重视这项计划,很多企业也是被动接受学生,在模式进行过程中,忽视学生本身所学习专业和锻炼技能的研究,而是让他们做其他的工作。这样一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只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不能够实现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培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目标。

四、高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应该起主导作用,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高职学生能顺利就业,一般企业鼓励校企合作办学。双方合作过程一般都是遵循双方自愿的原则,如果没有主动者容易出现推动力不足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政府主导,在法律和制度上制定相关的保障机制,通过定点合作和自愿挑选的原则促进合作。在学校合作过程中对学校、企业双方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设置监督管理小组,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投诉和处理。政府明确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让执法有了基本的依据。同时要鼓励高职院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对这些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通过一定的政策来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获得合理报酬,保护学生的基本利益。

(二)增加学校和企业沟通,促进合作共赢

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加强沟通,才能让人才输送更加顺利。企业目标是为了获得优秀的人才,而学校是为了培养学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校在选择企业时需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对企业的具体操作流程和人员架构需要进行严格考察,找到最适合学校学生的企业进行签约。一般来说,航空服务专业应以民航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为导向,航空专业的学生对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必须要按照行业标准来选择合适的企业来培养民航业精英人才。通过企业实际的招聘需求来培训学生,根据要求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術、技能。民航的基本证书是每一个学生所必需的,所以学生必须要重视证书的取得,这能帮助学生提供上岗机会,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岗位。通过民航企业和学校的双向互动、充分融合所有资源,促进校企的共同发展。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价机制

学生学习质量可以用学校的试卷进行测评,但是在企业中的实践能力也需要有效的评价机制。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特别是航空职业院校的必由之路。当前比较重要的是衡量校企合作的成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这套评价机制首先要依据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经验,将这些经验与学校进行融合,找到最合适的评价机制。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找出适合我系与企业合作的科学评价机制,相互监督和约束,共同提高合作成效,利于校企合作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示范性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生产实践中打造真正的技能人才,创新推进工学结合,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通过顶岗实习深化校企合作,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辉,王琴.基于工学结合的“2+1+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11(6):15-18.

[2]柳坤文,石蔚彬.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22-26,117.

[3]周俊.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6-67.

[4]童国通,周小锋,吴肖妮,等.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及方案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0):71-72.

猜你喜欢

工学校企模块
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农学占比最高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