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课程的实践①

2018-05-14格桑旺姆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理念

格桑旺姆

[摘           要]  大学教育的育人目标是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情操、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重视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经过20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地大学理念、发展速度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在实践过程中目标也会有所偏离,重专业轻人文的实用主义观念占上风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梳理人文教育的理念并了解其在各自高校的实践过程将促进大学健康稳步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  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理念;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大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60-02

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缘于大学教育理念,大学之所以有别于普通职业教育,是希望其能培养出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人文素质的栋梁之才。而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这一逻辑以引起对大学教育实践过程的思考,这样的梳理和思考有必要在大学发展的每个阶段进行,有利于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偏离轨道,不因为实用而忘却了初衷。

一、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一般把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学科。“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综合品质和发展程度,包括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等。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

二、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

为什么在大学教育中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追溯到大学建立的目的。这里所谈到的大学建立的目的,即大学的理念,事实上大学理念一直在不断变化: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大学的理念》中将大学目标划分为三个方面的功能:研究、传播知识和文化教育。但他认为,大学理念并非一种唯一性、普遍性的和真理性的认识,往往伴随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个体诉求。那么中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发展有别于西方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学。怎样才能办出“中国特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中央对教育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系统回答了学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而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这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方式,也是有别于欧美高等教育特色。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中国高校把培养人放在重心,强调素质教育,而高校的素质教育则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发展模式。1995年11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先生发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做了这样的表述:“主要是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当代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三个方面。”这就充分说明中国高校希望通过提高学生的人文(文化)素质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全面人才。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校又是如何将其实践于日常的大学教育中的呢?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具体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核心。

三、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课程中的实践

1995年,国家教委高教司发布《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通知》,建议在高校试行推广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10月,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全国各高校从开展选修课开始入手,实践素质教育,之后,又将选修科目纳入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里。进入21世纪,与素质教育理念大致相似的“通识教育”理念也开始得以推广。各高校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经验,开设通识课程,创办改革试验班,甚至成立通识学院。笔者所在的西藏大学在《西藏大学关于修订专业培养计划的意见》(藏大字〔2001〕265号)文件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德育的内涵,有利于为学生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感染,升华人格,有利于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作灵感,有利于为学生专业学习和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與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学科交叉学习的形式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及第二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10年的西藏大学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又提出了“四级平台”和“一个环节”的课程体系,其中文化素质交叉课程平台作为四级平台之一实行分类教学,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艺术类三大类内容,由教务处统一管理指导课程设置。而在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素质交叉课平台又出现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形式和方式。这不仅从方式上改变了以往单一授课模式的局限,也从空间上突破了以往的本地授课模式,学生可以在本地学习合作院校教师的课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无疑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便捷的渠道来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在这样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下,大学如果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契合大学培养人才的理念,从而促进大学发展。

四、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探索中的几点建议

(一)从决策层面深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高校发展的二十几年也是各地高校不断摸索自身发展的二十几年。在借鉴国外高校发展经验的同时,逐渐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高校发展路线,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达成的共识之一是:素质是基础,尤其是人文素质,奠定好这个基础,再加强专业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每所高校的常规工作。西藏高校也应结合自身的特色,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思路,而不是通盘套用其他大学的经验和做法。在现有的加强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并研究设定出适合本地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案。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和水平,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中

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是核心,但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那么这项工作就无法开展。所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应放在首要位置,只有提高了教师的人文涵养,才有资格大力推广人文素质教育。而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不应只满足于专业知识的传播。教书育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文化素质上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在学习态度上,变被动为主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和思考。在这方面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和探索,有必要选出一些有成果的教师作为典范在教师中进行宣传,作为所有教师的模范,鼓励教师们从态度上、方式上做出转变。只要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投入,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三)学生感受人文气氛,自觉主动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

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人文教育,我们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一直是教师在探索的问题,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方式方法上加以改变,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学生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对象,也是原动力,如果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积极地投入人文化素质教育中,那么改变一定是显著的。作为非专业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无需用固定的思路、死板的套路開展。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结合各种具体活动,逐渐让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中得到认可,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师生互动。学生在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方面一定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去挖掘。

总之,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将人文教育的环节有效贯穿在高校整体的育人和发展理念中,才能让大学有别于职业教育,让大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拥有理想、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远清,阎志坚.论素质教育思想[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3]张慧洁,孙中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

[4]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J].求是,2011(17).

The Practice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at Universities

Gesang Wangmu

Abstract:After 20 years improvement, general educ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developed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finish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at Tibet University, this paper focus on summarizing and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to universities by building the platform, encouraging a circul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Keywords: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university concept;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practice; university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理念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用心处事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