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思路

2018-05-14梁巍

今日财富 2018年25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目标管理

梁巍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在实行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新经济体制中,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以国家控股和授权投资的电力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计划扎实稳步推进的重要手段,必须解决现阶段发展的问题,真正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化。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企业现存的问题,从战略化的角度提出全面战略管理的原则和新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面管理、预算体制管理。

《礼记·中庸》中提到:“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全面预算管理一词源于市场经济,是企业实行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指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基础和依据,采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销售、分配等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目标控制的管理,利用预算对企业的内部各部门的财务等资源进行调度、考核和控制,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进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高度协同作业、有效贯彻企业战略,最大限度实行企业的战略目标。近年来,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发展迅速;但不可忽略的是,由于电力企业本质的特殊性,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和实际操作经验,同时也出现了部分问题,电力企业只有在增强自身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才能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实现稳步增长和长远发展。

一、我国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全面预算认识理解存在偏差

所谓全面预算,重点在于实现全面性,要站在全程、全员、全局的角度,从整体上实现各个部门及各阶层的共同参与,而现阶段的企业在管理上大都忽视了“全面的”概念,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仅仅依靠财务人员,由一般的管理层完成工作,大多数基层员工被排除在外,忽视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大企业常常考察的是以生产为中心的财务指标,而小企业由于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在实施全面预算时缺乏必要的条件,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淡薄,无法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资金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二)全面预算目标存在不合理性

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和设备密集型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要求极高,设置的目标过高,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一部分电力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管理上缺乏科学指导,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导致编制出的预算同电力企业的现实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由于预算管理的内容不全面、部门职责不明、编制不科学,导致部分电力企业的预算编制持续时间较长,无法及时应对市场多样性的变化,做出科学反应,导致预算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时会对企业管理人员作出错误性暗示和指导,甚至阻碍电力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全面预算缺乏长远规划

一些电力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常常为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大的利益,往往会忽略对企业的长期规划,过度重视短期活动所带来的短期利润,从而制定出的预算目标缺乏战略指导,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不相符,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得不到实现,危害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同时也使得预算失去了对企业硬约束的效力,导致预算管理丢掉其了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

二、电力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一)科学指导观的原则

部分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也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导致编制内容不全面,预算目标不清晰,执行不到位,在短期收益中迷失了长远目标。全面预算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应建立科学预算的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联系实际所需,制定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不仅要在历史最好水平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略胜于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在管理方法和内容、管理流程、人职匹配方面都要坚持科学长远的眼光。同时注意明确分配好企业内部各员工具体任务和责任目标,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形成一个全面统一的的网络管理体系。

(二)成本预算精细化的原则

所谓成本精细化就是指预算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降低企业各方面运营成本,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成本在进行初期估算时,需要细化到各个方面,覆盖企业所有范围,按照从下到上再从上至下的程序,充分考虑企业各个层面的成本消耗,才能尽可能保证制定出的预算目标严谨可靠。首先,根据电力企业发展状况,对不同岗位的实际费用进行分项列举,内容应包含岗位名称、业务内容、详细费用等项目。同时对企业涉资较大、活动复杂的项目要特殊申报,想成本管理部门递交相应计划书和详细的成本支出表。最后,成本管理部门在对项目进行审批时,秉持严谨细致的态度,将确定的预算内容按照不用岗位实际标准编制相应计划书,最终成交給企业预算管理部门。这样分级严谨的审核,可以有效杜绝额外费用的发生,从而减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本。

(三)长远发展原则

部分企业在制定企业预算管理目标时,目光短浅陷于短期利益,往往会忽略对长期的规划,在企业预算设计当中也会以企业近期发展和短期利润为侧重点,长此以往,会使预算管理落后于企业战略目标,危害企业的健康持续增长。那么企业在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目标时,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证基本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逐步消化和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降低风险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始终坚持长远发展的原则,以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指导,合理调配企业资源使企业资源达到最大化,实现规划、全面整合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明确企业的预算重点,将资金投放到具有更大收益的业务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电力企业规模增长和效益提高。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及时调整预算管理方案,作出及时反应和有效应对。

(四)发挥全面性原则

部分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不注重全面性的统筹思想,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全面管理流于形式,失去规范指导标准,更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而且,如果企业不能搭建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制度管理体系不能做到统一,就无法深入企业的工作机构,内部系统化建设得不到保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将存在巨大的威胁。

全面性是电力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思想,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对其在预算编制、预算分析和执行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构建系统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保障预算目标有效实现。电力企业在在发挥预算管理的“全面性”时,首先应注意将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广泛覆盖企业的各个范围;此外,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应与各个层级战略思想保持高度一致,经预算分门别类,将经营目标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通过人职匹配,延伸细化到具体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统筹一致,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同步发展。同时,在编制内容上,要注意覆盖财务预算和资本性收支预算、投资预算、现金流预算、筹资预算等各个方面,同时控制企业内部风险,实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

三、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新思路

(一)以市场为导向

整个预算的编制要面向市场,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预算要建立在充分的市场预测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综合实力和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符合市场大环境下发展的预算管理机制,如采购成本、现金流计划表、损益表等。

(二)坚持效益优先

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还是应该以效益为主,以价值为导向,围绕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控制风险,增加效益。将企业资金投放到具有更大经济收益的项目上,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同时也可深入开展经营诊断分析,及时校对执行偏差,保证预算目标圆满完场。最后,也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和制度,明确电力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在全面预算中的三方关系,通过制度配合预算管理,做好公司总预算的综合平衡。

(三)加大考核力度

部分企业尚未将预算管理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中,或绩效考评体系未能全面有效实施,使得考评制度流于形式,并未得到有效贯彻。为保证预算目标的高效执行,杜绝预算上报的随意性,确保预算指标全面完成,必须要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方法严格把关,减少资金不必要的流出。針对预算工作而言,要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个人能力的培养,对预算内容、组织原则、执行程序等岗位作出明确要求,分散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再分配给各个岗位,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科学的预算考核方法。绩效考核可以采取月度通报、季度考核、年度兑现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真正做到奖惩分明,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电力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脚跟,增强竞争实力,脱颖而出,必须根据自身状况,树立金细化预算管理的理念,将全面预算管理贯彻到底,将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发挥最大的效用。从效率和效益两方面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扬起胜利远行的风帆,在充满竞争变化的浪潮中稳步向前。(作者单位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目标管理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
管理的另一半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