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关于“五公”经费预算的管理

2018-05-14林玉媛

今日财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因公公务用车预算编制

林玉媛

一、存在的主要問题

(一)认识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按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要求,“五公”经费的控制无疑是党政地方政府部门厉行节约,廉洁从政的考核重点。中央强调要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在执行方面,存在一些政府部门的预算决策者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压缩预算,控制“五公”经费实际支出。

应该说,但经过几年的严控,目前“五公”经费实际开支正逐步合理化 。如果一味追求“五公”经费预算数据符合下降指标,容易出现正常“五公”经费值与预算值脱钩,将正常的“五公”消费逼入死角。由于缺少必要的运行经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或者迫使正常“五公”消费寻求其它出口。

(二)“五公”费用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统一标准。目前,财政部门对“五公”费用预算编制未提供统一的标准或指引。各单位为实际下降指标,以去年的实际发生数乘以一定的降幅作为当年“五公”费用预算。这种编制方法比较简单,执行起来也相对容易,但与新形势下政府内部控制管理不相适应,也与政府零基预算编制方式不相符。这种方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考虑自身工作职能、工作量及人员数量等现实因素;二是没有考虑业务因素,如因公出国计划、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安排、公务接待计划、会议费及培训安排等。

(三) “五公”经费预决算数据公开力度不足。目前,大部份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开的财政预算报告的范围只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而会议费、培训费并未单独列示,对“五公”经费的明细项也未予以公开。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未提供详细的公开细则和公开格式。公开力度不足,不利于民众了解经费去向,不利于公众监督和社会问责。“五公”经费明细项是否要公开?如何公开?各界理解不一,不同地区,不同政府部门做法也是五花八门。

二、强化“五公”经费预算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强化客观科学管理“五公”经费的思想意识。一是在各级党政部门要客观认识“五公”经费是履行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必不可少的支出。各级党政部门通过建立多维度评价“五公”经费机制,客观界定“五公经费”的支出范围、核算规则、使用方向,确定合理的预算,避免无依据压低正常的“五公”经费支出影响公共服务质量。二是引导公众客观看待“五公”经费预算升降。对“五公”经费预算值上升的指标,只要在合理的规模与范围内,且支出时实施了严格审核,应予以认可,在向公众公示时予以特别说明。另外,要通过加大财政预算工作宣传,引导大众关注政府“五公”经费开支的绩效,逐步引导舆论方向。

(二)建立科学“五公经费”预算编制标准。首先,强化零基预算编制方式在“五公经费”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五公”经费预算编制关键在于依据充分,在符合中央各项规定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费用规模,坚决杜绝无理无据的预算开支。其次,强化预算与工作计划的挂钩。各级党政部门从“五公”经费的各类支出的工作计划入手,着手制定预算。比如,结合公车数量、年保险及维护费、出车频次、出车里程、里程油耗等指标考虑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的预算;从单位工作职能、工作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的预算;从单位的现有人员数量、拟招聘人员数量考虑培训费的预算。

(三)提高“五公”经费预决算透明度和可理解性。首先,在“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基础上增加会议费、培训费的单独列示数据,增加公示信息量,满足民众对政府“五公”经费的知情权。其次,增加“五公”经费的公开纵向深度。公示内容不应仅包括支出的总额及附注说明,公示内容应该拓展到“五公”经费的编制依据、消费明细、消费说明及使用绩效评价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民众不必要的猜测。第三,要提升“五公”经费预决算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可理解性。首先,在形式上要尽可能使用统一的、简明的格式;在内容上,要立足于普通群众能理解的角度,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民众认为晦涩难懂,进一步提高社会监督的质量。

预算管理是政府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提高“五公”经费预算管理水平,既能厉行勤俭节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又可以提高“五公”经费的使用效率,进而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率和保证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作者单位为江门市蓬江区审计局)

猜你喜欢

因公公务用车预算编制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医院人员因公出国(境)外事工作经验分享
农发行珲春市支行严格执行公车管理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公务用车新规领导干部禁用越野车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横山县实行公务用车粘贴标识制度
对部分优待对象提高抚恤金及生活补助费标准的规定
2006年部分优抚对象补助提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