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①

2018-05-14曾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考试内容写作水平写作能力

曾艳

[摘 要] 应用写作课程考试改革应围绕教学目的,更新考试观念;革新考试内容,注重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改革考试形式,实行多元化考试方式;采取科学的评分制度;建立考后信息反馈系统。

[关 键 词] 应用写作;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26-02

应用写作课程是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以满足他们学习和工作中的写作需要。但这门课程开设情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与学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应用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方式、手段均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变革,与此同时,作为衡量评价学生写作水平的考试模式也需要作出相应变革。应用写作课程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实施情况,进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激励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热情,对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考核模式的问题

传统应用写作课程考核采取的是期末纸笔考试,且“一考定优劣”,这种考核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如下:

(一)考试内容单一,局限于教材

在应用写作考试中,考试范围往往框定于教材,教材中所涉及的写作理论和知识是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在考试内容中教材所占比重过大,学生为应付考试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有限的课本知识里,且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或平时不认真做作业,不认真听课,考前搞突击复习,只抓住考试重点就可以轻松过关。这导致学生学习死抠书本,知识面狭窄,死记硬背写作知识却不懂得如何运用,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学生的卷面分数高,但实际写作水平低下,这违背了应用写作课程开设的预期目的。

(二)考试方式固化和考试题型简单化

当前应用写作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过于单一固化,如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标准化考试多综合性考试少、期末终结性考核多平时过程性考核少。考试类型相对单一,期末考题一般以客观性试题为多,主要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而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这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评分标准精量化

应用写作课程学生成绩评定主要采用百分制记分方式,对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等评分方法采用很少。百分记分制方式过于追求精确化和量化,考试成绩不能科学评判学生应用写作水平。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标准,误导了学生对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认识,学生为了追求高分数,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分数而忽视能力。学生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获得高分,这样只能训练出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人,很难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思维敏捷、富有高水平应用写作能力的人才;而教师阅卷也只重判分,忽略了学生应用写作水平是否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评分过程中,答案的唯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统一试题且限定时间的考试造成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很少。

(四)考后信息反馈系统缺失

应用写作考试一般只安排期末,一次考试定终身,平时缺少对学生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期末考试完成意味着课程结束,考试对学生学习只发挥了评定作用,反馈促进作用基本没有发挥。教师的期末工作任务是批改试卷并完成试卷归档,向教务系统提交分数,这是对学生的唯一反馈。至于学生学的情况如何,其弱点、长处和学习需求如何,教师不会做出具体分析,这背离了考试设置的目的。考试并非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途径,但是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师分析考试结果,能让学生增进对自我学习情况的了解,认识其不足之处,调整学习活动,促进学习的改善。对教师而言,考后信息反馈的作用在于让教师了解教学实施情况,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和效果。

二、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应用写作课程培养的是具有较高应用写作水平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考试是科学评价这种素质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为最终目标,要求应用写作课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因此,应用写作课程考试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围绕应用写作课教学目标,找准考试目的定位

应用写作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应用文相关知识,提高其日常应用写作能力和相应的素质修养。应用写作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之一,应能真实检测出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和能力,通过课程考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因此,要进行应用写作课程考试改革,首先要转变观念,由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考试观念向能促进教与学改善的考试观念转变。应用写作课程考试应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为核心来进行设置,建立科学、公正的课程考试模式,使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摒弃功利化的传统考试观念。因此,教师要把考试目的定位在检查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的是否实现、促进教与学、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写作能力和綜合素质的提升上。

(二)革新考试内容

应用写作考试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应该将范围拓展到教材之外。课程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技能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应用写作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考试应注重多种素质和智能的考核。考试内容除了包含对运用常用文种的写作知识和文体规范解决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外,还应突出对学生写作实践能力的考查。在平时的小测验中,教师应突出写作训练部分的考查,通过严格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方法技巧转换为能力。不仅结合课堂教学实施单项写作训练考试和综合写作训练考试,还加强以“实战训练”为重心的考试,要求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实用需要,制定写作目标,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完成写作任务。总之,在平时的考试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考试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和今后工作需要的写作考试题,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技能的掌握,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改革考试形式,实行多元化考试方式

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施多样化的考试,以此了解教学情况、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获取改进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反馈不断进行矫正并逐渐深入的过程,因而以考试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可以获取改进教学方法或调整教学内容的方法,这便是应用写作考试产生的内在需求。测试内容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相关教学内容自行确定,其测试结果一般不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依据,重点应考查学生的应用写作基础知识、综合思维素质和应用写作能力。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如闭卷开卷考试、问题情境考试,实行因材施考,除了期末考试外,应适当增加平时考试的次数,强化形成性考试,从而有效发挥考试的诊断、调节、激励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假期社会调查报告、日常写作训练与“实战写作”训练、写作成果等多种方式纳入考试范围,为广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采取科学的评分制度

应用写作课程考试应对学生学习情况采取综合评定的方法,根据教学过程中实施多样化考核结果,综合给出学业成绩评价。可以将评价维度模块化,如写作基础理论评价、调查能力评价、综合思维评价、写作能力评价,这样能更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评分不一定要采取百分记分制的方式,可以将百分制与评语、等级制模糊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平时的考查。教师应登记好学生上课出勤率、发言、小组合作学习、写作训练、写作成果等各方面的情况,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将之作为最终对学生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科学、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评分制度的改革能让教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实施及时的反馈,从而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建立考后信息反馈系统

传统的应用写作考试,教师批改完试卷,登录成绩,做好试卷归档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反馈、激励作用没有体现。完整的考试环节应该包含考后信息反馈系统的建设。对学生而言,具体的反馈应包括课程试卷的评析、答案的討论、学习情况的反馈、进一步学习的对策和建议。就教师来说,应将考试的结果与教学大纲相对照分析,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考试信息的反馈,能促使教师更关注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行为、履行教师职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就学生来说,通过考试信息的反馈,能得到一些掌握知识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顺利完成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高校各门课程教学都必须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长期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践表明,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写作人才,考试制度、考试方法的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同步进行。应用写作考试应突出对学生写作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的考核,让学生把学到的写作理论知识、方法技巧转化为能力。因此,高校应用写作课程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必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江.高校考试管理概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

[2]王君,杜伟,王爱国.大学考试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3]黄光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考试内容写作水平写作能力
满腹狐疑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我国成人高考内容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论能力测评导向的高校考试改革
浅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内容及应对策略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