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刍议
2018-05-14刘婕,苑春晖,李欣泉
刘婕,苑春晖,李欣泉
[摘 要] 新时代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高校人才培养相关的观念、制度等需要配套的修改。从教学制度、培养机制、教学模式入手分析提出更好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要人才的思考,以期为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225-01
当前,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处关键时期,搞好人才建设与储备是保障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大学应当着眼于新时代国家建设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积极探索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培养规律,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培养模式,发挥系统整体合力效应,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
一、改革完善与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的教学制度
(一)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全面培养体系
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而合理
的知识结构则是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芝加哥前校长哈钦斯认为,如果教育内容过分偏重专业技能,就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充分发展。当前人们也对高校过度专业化、功利性倾向提出了批评和质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一剂良方。为适应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我们应该借鉴各方先进的办学经验,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牵引,在课程管理上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实行跨院系、跨校选课等自由选课制,鼓励学生选修外专业的课程。在坚持通识教育的同時强调“先博后专”,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院校联合培养机制
通过集中精锐师资力量,整合教学资源,构建院校内部联合平台,采用团队型教学模式,实现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以及开放办学的思想,大力探索军队院校与地方著名高校以及国外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三)实行严格的学位淘汰制度
当前,存在个别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学习动力不足,这与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极不相适应。许多学校虽然有相关的学位审核制度,但没有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为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严格实行学位淘汰制度,根据学生构成与总体水平确立一定的淘汰比例,对没有达到毕业
条件的学生,给予降级或取消学位,使得优胜劣汰成为一种严格执行的机制,从思想上根除学生的惰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进取精神。
二、改进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远重于学习内容。因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模式。课堂讲授内容主要以重点、难点为主,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索信息,靠自学、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原则,将学术研究应用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应该以知识运用为牵引,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在课程学习中多安排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案例式与研讨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研究,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肯定和鼓励学生进行批判式、自主式学习
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就要摒弃过度强调教育。美国国防大学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规则”的原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实现更规范性的思想,鼓励学生通过理论分析与实战验证等方式,以批判的眼光学习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与学习方法。
三、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需求,打造与高素质生成相匹配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培育一流人才的基石。
(一)精心编配,优化队伍结构
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教学质量,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的原则,建立一支晓于专业、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热心教学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二)加强培训,提高组教能力
未来社会建设中,作战方式多样化、战场空间多维化、系统结构整体化、作战指挥自动化,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多元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人格修养、健康的心理素养和高超的授课艺术。
(三)双向交流,激活人才资源
一方面,要注重“走出去”,有计划地选送科研创新经、社会实践等经历不是很丰富的教师赴科研院所、地方企业跟课、跟学、跟工,帮助他们丰富经历、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和社会建设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坚持“请进来”,从校外挑选一批实践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同志来学校担任客座讲师,确保教学工作贴近前沿、贴近实践。
总之,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眼高水平人才培养这一根本标准,着力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模式标准等方面与社会接轨、向国家建设聚焦,确保人才培养效益的最大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6):80-84,99.
[2]王晓阳,曹盛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4):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