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学生管理
2018-05-14王秀绚
王秀绚
[摘 要] 随着社会对技工学校的重视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就读技工院校,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被各个技工院校的老师所探讨,管理方法也由原来的强制性“管”到开导性的“理”进行转变。管理者对此观念进行转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唯有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才能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十三五”规划要求培养的学生更加与社会、工作匹配,那么学校需要做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全面服务于教学工作。
[关 键 词] 技工学校;管理方法;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199-01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对高级技工和技师的需求更加迫切,更多的学生去选择就读技工院校,随着技工院校数目增多,各种环境的影响,技工院校又面临着生源日趋紧张,导致学生年龄偏小,学生素质整体下滑。教育的工作难度也不断加大,管理方式由原来的一味“管”,已经变得不太适用。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已经成为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技工学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技能传输,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管理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对此,我认为,要做好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目前技工院校的管理现状和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进入技工院校学习很没有面子,未来很难有很大的发展。上技工院校是学生和家长一种无奈的选择,使学生的内心自觉低人一等,没有信心,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那么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重新找到自我,建立自信变得尤为重要了。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职教工作者,既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也要积极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精神鼓励,激发其心灵共鸣,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可以列举学校中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让学生明白学校是一个平台,只要努力,那么一切都是有希望的。找准他们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二、技工院校管理方式的转变
技工院校的管理模式老套,管理理念陈旧;而学生很多处于叛逆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违纪现象也会时常发生,这都纵容了学生的坏习惯。并且现在有不少学校管理学生时喜欢使用强制手段,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再者,用管来制服学生则会出现管人者说了算,以人管人,以罚治班;而不是以制度管人,被管理者则会出现口服心不服。所以管理的最好方式是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做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
三、充分发展以人为本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传统观念里,教师以“授业解惑”为天职,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更多的是怕老师,而不是主动和老师沟通,部分教师也将自己的姿態放得高高的,让学生不敢靠近,不敢去说出内心所思、所想。学生对教师只能言听计从。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都成为父母的掌中宝,对教师的一味责备,容易使学生有过激的叛逆行为。所以,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人本理念,以“爱”为中心,放下架子,去感化、影响学生,做学生的引路人。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如何去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建立起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这样就更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让学生既能口服,更能心服。同时和谐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相互帮助,当教师信任学生,敢于把部分管理工作交予学生,那么教师则会轻松很多。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管理他人。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创新班级管理体制,积极发挥学生会、班级团干的作用,鼓励更多的学生去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这样一来管理效率则会大大的提高,通过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同时可以以这些学生作为榜样,营造良好的校园自律氛围。
四、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校需要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注重育人意识的强
化,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积极意义的人。
在专业的设置上,要着眼于社会需求,对未来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在保证重点特色专业的同时,积极调整办学方向,开拓市场急需的新专业。也可以做好企业委培工作,拉近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距离。毕业生就业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也可以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在提高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做好为学生推荐就业的工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定向培养学生,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他们此后更好地在社会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红.教育部发布2006年工作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