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的创新与改革研究
2018-05-14庄佳
庄佳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中高质量的人才是当前各个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必须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高校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使大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关 键 词] 知识经济;高校教育;创新;人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165-01
一、新时代下高校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原料等因素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小,然而知识、人才等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当今时代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在这种知识经济时代下,高等人才和其掌握的知识是加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相较于传统的工业时代,高等人才和其掌握的知识比传统的普通劳动力和原料产生的经济价值更多,经济转化的方式更加多样、效率更高。新时代下的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满足新时代下的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性与实用性的高等人才,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全球视角来看,知识经济促使世界各国重视人才培养,各个国家都提出了科教立国的概念和政策。以美国为例,前总统克林顿时代就已经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并且在此概念下美国不断重视人才的培养,国家投入高等教育的资金比重不断增大,美国高校的教育水平也突飞猛进。伴随着各国对人才的重视和激烈的争夺竞争,我国也逐渐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因此我国高校必须抓住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变革传统高校教育模式,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在传统高校教育的水平上有所创新,在立足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其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同之前相比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依旧
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传统教育理念影响
深刻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改进。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在高校教育中管理机制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包括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教学水平评价等。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对高校教育而言意义重大,假如这个层面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教育的管理机制必须科学、合理。
其次,我国许多高校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经费不足,许多高校无法购买高水平的教学设备,由于缺乏高精尖的教学设备,导致许多课程只能学习理论而无法让学生亲身实践;由于经费问题,诸多高校无法吸引优秀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水平不高。高校教育中的经费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加大经费投入,教育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最后,我国高校教育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厚,在教育模式方面不敢过多创新,只能遵循之前的经验,这种观念阻碍了我國高校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应该在当今时代的需求下,在吸收传统教育理念和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有所发展。
三、高校教育创新与改革的途径
(一)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对于高校教学水平,高校教师的质量水平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高校必须打造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高校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先进,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才能承担起培育高级人才的重担,没有优秀的高校教师,高校的教育水平提升就无法实现,因此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任何高校都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聘用制度,择优录取,优先聘用那些专业能力过硬、思想先进、有进取心的年轻教师,并且积极开展高校间的教师交流,在交流中让教师学习其他高校教师的优秀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并且高校还应该充分保障这些教师的合法权益,用完善的规章制度使这些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优秀的高校教师才可以安心研究教学和科研,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二)改革课程内容
当今是知识经济占主流的时代,高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还要正确处理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关系。一般而言,高校中的冷门专业通常包括诸如政治、哲学之类的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由于转化经济的效率低下导致不少学生不感兴趣,而高校也没有重视。诸如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是高校和学生都感兴趣的专业,但是两种类别的专业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特色,都需要高校严肃对待,因此高校可以创新课程设置机制,扩大选课制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学习热门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一些冷门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得到全面发展。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高校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经常开办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只有这样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桂春.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高师创新人才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0(3):40-42.
[2]龙宝新.论教育改革的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