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因素对普师专业大学生择业意向影响调查研究①
2018-05-14任慧萍,李舒婷,唐庆航,胡未东,陈晓莉
任慧萍,李舒婷,唐庆航,胡未东,陈晓莉
[摘 要] 普师专业学生相对于免费师范生在毕业后择业方向上更有优势,可以在考研和当老师间自由选择。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了西南大学普师专业学生的择业意向的相关数据,运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普师专业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
[关 键 词] 普师;择业意向;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016-0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高校扩招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上升,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加重,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2011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明确指出“做好高校畢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
普师专业是一类区别于免师的专业,一方面学生需掌握教师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具有成为基础教育界卓越教师的潜能;另一方面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
础知识,能够攻读相关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为高一级学历教育输送富有科研创新精神的人才。本研究采取调研的方式得出普师专业学生的择业意向及其社会影响因素,为师范类院校
培养师范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选取西南大学2015级普师专业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332份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约为1∶4,来自城市的有182人,约占54.8%,来自农村的有150人,约占45.2%。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方式,根据SPSS分析处理非量表类问卷的方法来设计问卷,并利用该软件和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影响他们择业意向的社会环境因素。
(三)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共20道选择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普师专业学生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普师专业学生择业方向的影响因素。问卷给出了4个发展方向,即当老师、考研后当老师、考研、直接就业(其他方向)。其中,考研后当老师的学生同时具备考研和当老师的两种特征,从短期来说是考研,但其长期目标是从事教师职业,所以将其单独作为一种毕业后发展方向的选择。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调查数据简述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
的认识。通过对普师专业学生毕业后发展方向的调查统计分析,在332份有效问卷中,选择当老师的占24.4%,选择考研和考研后当老师是学生的主要选择,分别为37%和30.4%,选择在其他方向直接就业的仅占8.1%,在将来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中,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继续深造,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由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家人倾向、亲人职业成为影响普师专业学生择业意向的重要因素(见下表)。
(二)影响普师专业学生择业意向因素分析
由卡方检验,家人倾向选择因素P<0.05,说明家人不同的倾向在普师专业学生择业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家人倾向于学生当老师的调查对象中,选择当老师的占44.7%;在家人倾向于学生考研后当老师的调查对象中,选择考研后当老师的占46.2%;在家人倾向于学生考研的调查对象中,选择考研的占57.6%;在家人倾向于学生直接就业的调查对象中,选择当老师的占27.27%,选择直接就业的占36.4%。故家人倾向是影响大部分普师专业学生择业意向的重要因素。
卡方检验表明,父母亲人是否有从事教师职业因素P<0.05,说明普师专业学生的父母亲人中是否有教师与择业方向存在显著差异。父母亲人中有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更倾向于考研和考研后当老师。
又根据卡方检验,学习情况因素P<0.05,表明学生当前学习情况对选择的发展方向有显著差异性。学生成绩越优秀,选择考研方向所占比例越大,选择其他方向就业的比例越小。
可见,普师专业学生主要受性别、家庭出身、学习成绩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择业方向。
参考文献:
[1]谷秋颖.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分析及引导[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17(2):127-130.
[2]张良红.家庭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