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①

2018-05-14于春艳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9期
关键词:分段基础课程体系

于春艳

[摘           要]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搭建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立交桥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更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关键所在。就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展开研究,提出“一轴、两线、五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期实现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立体化人才培养。

[关    键   词]  高职;本科 “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110-02

一、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设计的关键所在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一个全新的改革方向,具有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相对于普通本科,其职业性、技能型凸显;相对于高职专科,其理论性、高端型凸显。普通高校“3+2”联合培养早在2012年就开始试点,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名单》中“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共有11所高职院校参与;2013年广东省也启动了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经过遴选,确定在4所高职院校开展试点;湖北省也于2015年第一批试点,包括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10所高职院校有机会入选,着手开展高职与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第一批试点学生将于2018年9月步入对接本科院校进行本科2年的学习。

二、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分析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一种全新的招生模式,通过招收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实施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利用3年时间完成高职院校专科阶段所有课程的学习任务,在通过课程结业考试情况下,参加由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制定的转段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完成其他2年的课程学习,如若达到本科院校的毕业资格要求,便可获本科院校的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下面将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轻工大学的“3+2”联合培养项目为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一)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又必须围绕联合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因此要构建完整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必须明确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

针对五年一贯制的生源,两校联合制定的服务定位是主要为国家“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圈服务,为该地区的大、中、小型物流企业及外贸公司输送物流人才。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也有着明确的不同,高职阶段培养实用型、应用型,能适应一线操作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从事一般复杂程度的技能型岗位和辅助管理岗位,如采购主管、仓储主管、销售主管、运输主管、运营主管等;而应用性本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能从事控制及管理、研发和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从事比较复杂的技能及管理岗位,如采购经理、仓储经理、销售经理、运输经理、物流项目经理等。因此,目标定位时要对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进行明确分层,高职阶段以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对基础岗位的操作技能,本科阶段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着眼于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要求具有更广泛的理论基础和更扎实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虽然各地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小觑,由于考虑到高职与本科院校教学实施与管理的方便性,某些对接高校仅仅是将“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理解为是两个阶段课程的简单叠加,于是按此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导致在专业课程对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课程脱节,尤其是高职阶段在数学、英语方面学习的深度不够,专业课程部分内容重复或雷同,学生一知半解,继续学习的兴趣减弱;同时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时比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高职阶段重实践课程,本科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占比大幅缩小,忽略了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以职业能力、职业岗位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本质,必然导致学生就业却无法胜任工作的尴尬局面,因此在构建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时务必规避以上提出的问题。

(三)高職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由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轻工大学的“3+2”对接项目选择的是物流管理专业,所以,构建课程体系时应遵循物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1)突破传统单一的高职与本科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突出性、针对性、兼顾性与适应性等联合培养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联合培养中各阶段的课程设置,既要重视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又要兼顾物流人才成长规律;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灌输,也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

(2)重置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的配比,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高职与普通高校“3+2”联合培养和传统专科层次和本科教育的不同,高职与普通高校“3+2”联合培养是超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教育,在保证实践操作和管理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更加重视扎实理论基础的培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高层次性匹配。

(四)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在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探索过程中,应该遵循人才培养中学生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以科学手段实施“一轴、两线、五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轴:以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五年一贯制学习为轴,开展前3年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阶段的学习,后2年在武汉轻工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毕业取得武汉轻工大学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将围绕这一轴展开设计。

两线: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两条线并重。在理论教学设计方面,内容由浅及深,并且避免脱节和重复,高职阶段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全部学习,进入本科阶段则重点完成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综合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任务,此时部分课程可以实施双语教学,甚至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在实践教学设计方面由基础及综合,专业基础实践环节包括参观实习、校内实训室实训、企业跟岗实习等,这些环节在高职阶段完成,主要涉及专业工作流程的认知学习,专业基础岗位的实践锻炼,通过这个阶段的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正确地进行职业定位,挖掘自身能力的不足并提升专业再学习动力,而进入本科阶段将侧重于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将全部在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双重导师指导下完成,工学交替将有助于学生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能從事控制及管理、研发和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五模块:包括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模块,专本两个阶段间的五个模块呈现出持续递进、相互渗透的特点。

(1)通识模块。注重公共基础能力的培养,不具有专业指向性,主要开设有英语、数学、计算机、思修、体育等课程,分布在前4学期完成,具体设计如下:数学包括高等数学Ⅰ1、高等数学Ⅰ2、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英语包括大学英语1-4;体育包括大学体育1-4;计算机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周;思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整体设计时,此部分学时占比较高,为学历延伸以及未来的课程学习打基础。

(2)学科基础模块。注重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具有专业特色,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绝大多数学科基础课程在高职阶段开设,少量放在本科阶段。具体设计如下:①必修课程。高职阶段开设有商务礼仪、管理学、仓储与配送、物流自动化、采购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微观经济学等12门课程;本科阶段开设有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2门课程。②选修课程。高职阶段开设有统计学原理、项目管理、商务策划、市场营销学等6门课程;本科阶段开设有大型数据库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财务管理、物流战略与规划等6门课程。学科基础模块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秉承延续与拓展思维,逐渐增加专业的深度与广度。

(3)专业模块。注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综合实践打下理论基础,这个模块的课程主要开设在本科阶段,少量在高职阶段开设。具体设计如下:高职阶段开设有物流成本学、会计学、运输经济学三门课程;本科阶段开设有运输系统分析与优化、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与应用、配送中心设计5门课程,为了提升授课质量,其中企业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与应用、配送中心设计这3门课程为定向课程,在企业上课或由企业专家主讲。

(4)专业实践模块。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具体设计如下:高职阶段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仓储与配送实训、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市场营销实训、商务策划实训、生产实习等环节;本科阶段开设有配送中心设计课程设计、企业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物流工程与应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环节。在设计上采取由单一到多元、由基础到综合的方案,渐近式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其毕业前已经具备了应对企业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

(5)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模块。包括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素质教育活动、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活动。设计思路体现在将思想品德与日常行为规范、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体质健康达标以及学生在校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设置相应的学分,此举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符合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3):93-96.

[2]李艳,杨丽芳.“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32):246-247.

[3]马天芳.“3+2”分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潍坊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4(1).

[4]朱轩,崔晓慧,王继水.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6).

[5]李从峰,钱吉奎,杜连森.高职与应用本科“3+2”协同育人的衔接机制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39-43.

猜你喜欢

分段基础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18年—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分段函数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例谈分段函数单调性问题的解决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