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①

2018-05-14姜振宇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9期
关键词:专业化队伍辅导员

[摘           要]  探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中辅导员与自身学科背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跨系统协作等方面的协同作用,从发挥“第一学科”优势、健全辅导员培训制度、完善辅导员考核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学院关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等方面的提升计划。

[关    键   词]  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协同作用;第一学科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038-02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成效显著,但专业化程度仍然不高。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增强辅导员职责定位、提高辅导员队伍层次性、健全辅导员管理机制以及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了路径和方向。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科协同作用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虽然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培养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仍要历经很长一段时间。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最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辅导员工作与其学科背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导员自身的学科背景尚有发挥空间

当前,辅导员选聘工作上,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也是我院辅导员队伍的最大特色。过去,一些学者或高校管理者始终坚持辅导员的选聘应集中在思想政治专业人才中,但面对辅导员队伍人才多元化的现状,以上想法之于实践奏效似乎战线太长,充分利用当下辅导员的专业背景,达到职业化和专业背景的结合方能解决燃眉之急。

(二)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的配合尚有发挥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辅导员作为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带头人、实践者和管理者,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然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亦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力量,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两支队伍共同担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当前,这两支队伍的联合育人作用尚有发挥的空间。

(三)辅导员管理机制中跨系统协作尚有发挥空间

制度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关键问题。然而在现实中,制度建设往往被忽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始终局限在学工系统、高校内部,在封闭的环境中难以开阔视野,跳出学工、高校内部,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作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真正达到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中发挥协同作用路徑分析与探索

以我院为例,本着开放、协同、培育的宗旨,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路径做探讨和分析。开放即强调辅导员工作要结合不同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以及实际工作中所接触的实际问题;协同即将多个学科的优势资源提取出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培育是指利用多个学科来支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一)发挥“第一学科”优势

辅导员的“第一学科”是指辅导员参加工作前在本科、研究生学习阶段所修读的学科专业,即通常说的辅导员的专业背景。辅导员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是我院辅导员的专业特点,为使这一“劣势”转化为优势,可以发挥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特长,如鼓励辅导员担任与大学生发展相关课程的主讲老师,提高辅导员团队的教学能力,鼓励辅导员积极申报校内外相关课题,加强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可增加学生工作的研究课题,激励一线工作辅导员,将学生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转化为学术作品提高团队的学术水平。

(二)健全辅导员培训制度

学院应更多地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多为辅导员提供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机会。首先,岗前培训、常规培训和干部培训等基础培训要配套;其次,充分发挥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这两支队伍的协同作用,鼓励辅导员多参加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最后,鼓励辅导员进修学历学位,学院里形成高学历带动低学历、进步带动后劲,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以点带面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辅导员考核和评价机制

“要想马儿跑得快,就让马儿吃饱草。”配套出台一定的奖励激励措施,有利于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对于积极参加辅导员能力提升方面比赛或培训的辅导员,在评奖评优、职位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其次,设定具体的激励机制。如在辅导员的年度考核中,获奖者的奖励体现在绩效考核之中等。最后,“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约束又鼓励,鼓励辅导员自觉报名参赛,而不是每次比赛来临,硬派指标任务,硬着头皮充数。

三、我院关于辅导员专业能力的提升计划

上文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举措做了探讨和分析,我院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文件精神,推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04〕2号)提出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计划。

(一)建立健全兩类培训体系

组织开展辅导员校内培训、职业能力专项培训、建立辅导员学习成长档案,把辅导员学习培训过程录入学院辅导员管理系统。

1.校内培训:以岗位应知应会为主要内容,每年暑期开展专题培训,每月开展辅导员主题沙龙活动,编撰完成《辅导员职业能力理论知识必备手册》《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集》,使之成为引导我院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实用读本。为新辅导员聘任“专业导师”,通过“以老带新”“以优促新”的导师“传、帮、带”实践指导,增强辅导员岗位应知应会能力。

2.职业能力专项培训: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等职业功能对应的职业能力,结合辅导员个性化发展需求,定期选派辅导员参加基地、专题、专项培训,促进辅导员个性化专项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培育构建两大工作平台

培育构建“辅导员之家”网络工作平台、“辅导员论坛”线下交流平台,打造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工作团队。

1.“辅导员之家”网络工作平台:在学生工作微信平台上创建“辅导员之家”网络工作平台,构建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促使辅导员运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辅导员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及时研判网络舆情,提高网文写作、语言表达能力;让辅导员能够熟练使用微信、博客、微博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将辅导员投稿数和辅导员技能竞赛挂钩,投稿一篇加1分(5分为上限)。

2.“辅导员论坛”线下交流平台:每月举办辅导员论坛,通过线下交流,开展思想碰撞、专题研讨、热点分析、经验交流、工作展示等活动,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团队,培育辅导员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强化团队精神,提升团队能力。

(三)做精做优“三培育活动”

通过“辅导员技能竞赛队”“辅导员科研团队”建设,培养辅导员工作研究和团队创新能力;开展“优秀辅导员人物”评选,培育优秀辅导员人物;举行“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培育专家型辅导员。

1.组建“辅导员技能竞赛队”“辅导员科研创新团队”:两年内选拔构建辅导员科研创新团队3个,鼓励辅导员依托团队、围绕学生工作某一重要研究课题开展专项工作研究,完成专题研究并形成理论成果,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2.开展“优秀辅导员人物”评选:每年评选5名优秀辅导员,并推荐1名参加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宣传表彰优秀辅导员的先进事迹,激励全体辅导员履行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

3.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通过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测试、主题班会、网文写作、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谈心谈话等基本职业技能比拼,全面提升辅导员综合能力,推荐竞赛优胜者参加江苏省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

(四)“五个一”工程

以两年为一个建设期,历经“启航—领航—远航”三个阶段,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每学期每位辅导员结合“五个一”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需认真填写辅导员“五个一”建设成长手册,并将完成情况纳入辅导员考核。

第一期工程——启航工程。培养辅导员敬业、爱生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技能,解决辅导员“一横多纵”素质结构中的“一横”问题,以提升辅导员职业基本能力为总体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每学期举办一次特色主题班会、每学期阅读并分享一本好书等,以期达到每学期举办一场学院辅导员公开特色主题班会、每两年编写一本《学院辅导员优秀论文汇编》等“启航工程”预期成果。

第二期工程——领航工程。面向完成“启航工程”的辅导员进一步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激发辅导员争当学生工作某方面的“领航者”,解决辅导员“一横多纵”素质结构中的“多纵”问题,实现复合型辅导员团队的建设目标。从担任一个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获取一张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技能证书、提交一项创客项目课程等方面实现辅导员“领航”阶段专业化提升。以期达到每年评选一次“学院辅导员年度人物”(1~3名)、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基地赛一等奖及以上等预期成果。

第三期工程——远航工程。以在辅导员“一横多纵”素质结构基本完善的基础上,丰富辅导员工作视野,提高辅导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总体目标。通过完成一门课程教学、成为一名创客导师、主持一项院级及以上学生管理工作课题、每学年担任一次院内辅导员培训授课讲师、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五个方面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争取通过“启航、领航、远航”工程打造出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级辅导员。

总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从主体——辅导员身上充分挖掘其固有优势,将“非专业化”背景的劣势转变为“多元化”优势,充分利用于实际学生工作中,也要从客体——学院、外界环境方面充分考虑一切有利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因素,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角度着手,建设“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陈至立国务委员、周济部长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

[2]姜振宇.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运行机制探索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

[3]谢守成,叶雷.多学科视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2(7).

[4]李文英.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J].科教导刊,2017(14).

猜你喜欢

专业化队伍辅导员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还剩多少人?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