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高职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问题及对策
2018-05-14高月勤
高月勤
[摘 要] 高校教学质量及其保障的关注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共同特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尤其是迷失在大众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同质化问题凸显。学生评教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教指标体系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间具有天然内在的逻辑关系,大小嵌套循环系统持续提升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和重要途径。目前学生评教陷入质量困境,遮蔽了教学质量评价应“以人为本”的“成长”价值关怀意蕴,学生评教思想观念与目标达成的偏离、评价指标体系的碎化及评价结果成效的矮化。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转变思想观念是根本,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核心,合理应用評价结果是关键。
[关 键 词] 教学质量保障;高职院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20-02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尤其是进入内涵发展时期,质量取胜成为高职教育突破大众化时期同质化壁垒的核心与关键。学生评教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站在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全面管窥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度扣问迷失在大众化进程中高职同质化问题缘何,追本溯源和反思现实,以期提出符合高职规律、迎合高职教师教学现状、易于高职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
一、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高职学生评教应然目标归宿和价值意义
进入内涵发展时期,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内在惰性矛盾加剧等情况下,学生评教成为保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屏障。教学质量保障是目标,学生评教是手段,构建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小循环系统促进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持续优化,优渥师生教学关系,促进教师教学成长,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保障与学生评教间天然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教学质量评价不仅与教师有关,更多需全面关照学生生命发展和学习体验。学生评教的本质是学生对能否激发自己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需要,满足教师的教学个性与发展要求的教学相长的活动评价,其中掺杂复杂的人的要素,学生评教应充分体现PDCA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持续提升价值取向,为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交流、为建设教学相长的教学生态提供重要依据和契机[1]。
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应体现出多元、柔性的核心价值理念,应以学生学习兴趣与发展需要标准和教师教学个性与发展需要标准作为其基本价值标准,丰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涵,促进教师教学自我反思和建设,切实回归学生评教教学相长的本质之义和初衷,实现以教促学、以学评教、以学尚教。
二、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问题归因
高职指标趋同严重,评教指标内容设置缺乏对真正体现自身教学理念核心要素的分析,并未根据自身学校类型、定位及人才培养类型分层分类设置,在现实中遭遇“走形式”贬斥,不断遭到其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抨击,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
(一)学生评教制度定位逻辑偏颇:评价指导思想与目标共识偏离
学生评教制度作为高校组织内部微观治理活动,大部分高校将其作为常规性工作开展,形式多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活动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为范式元问题。学生评教制度行政管理逻辑气息浓厚、评教主体合作意愿低落、评价目标共识散滞等导致学生评教效果不佳。在悬置评价指标体系本身科学性、评价过程本身公平性与否以及评价结果应用合理性与否的前提下,学生评教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学校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2],基于利益相关者根本目的差异、行为可能冲突和着眼于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这一过程性目标,在此问题上,显然存在思想意识上的根本差异,习惯性防卫认知障碍、前提元生性问题模糊拉大学校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直接目的与根本目的、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等区隔,制度定位纠偏,需加强评教主体合作意愿、评教共同目标、评教信息沟通合作系统要素。
(二)学生评教过程质量生成低效:指标内容设计欠科学和合理性
大多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内容设计并没形成普适性或规律性标准,缺乏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丰富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佐证[3],评价指标内容自成一家,自圆其说。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多从教学要素维度进行设计,进而细化出二级指标或参照点,聚焦于教师教学表现和教学行为的考量,而忽视学生评教视域点,使原本为了让学生受益的评教脱离了学生本身。指标内容的选择倾向教师奖惩目标管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评教角色定位与功能作用,矮化了学生评教主体地位和本体价值意蕴;部分指标内容脱离学生能够回答的范畴,多数是从教师教学行为及表现出发设计问题,学生评教内在逻辑扭曲;指标内容结构序化程度较弱;语言表达模糊不清,行政、学术口吻气息浓厚,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经验以及表达需求;提问偏差,问题多指向优质教学实践,问题针对性不强等。
(三)学生评教反馈结果应用矮化:评教数据闲置和反馈力度不强
学生评教结果应用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教学评价过程作用的发挥和根本目的的达成,但目前多数高校基于不对等目标理念分离诉求,评价过程行政化色彩渲染浓厚,直接加速了学生评教结果应用的强制性和功利性。学生评教不仅是一种教学反馈机制,也不应该仅是一种教学管理机制,而应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互动交流平台,是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达成的目标共同体。反思自问,为什么当前好多高校学生评教数据结果或者闲置或者强制性、功利性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评教制度定位逻辑的偏颇以及利益相关者诉求隔阂作祟。评教数据结果信息不透明、反馈力度不强,呈现给教师的只是冷冰冰的数据排名以及强烈的自尊心和向上性的委屈,教师投入教学不仅需要制度上的引导,更需要教师对自我身份——“何以为教师”的反思性升华,需要教师的自我建设和救赎。
三、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优化对策
大量中外研究证明,教师教学投入、发展与学生学习收获密切相关[3],优化师生教学关系应是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高职学生评教的题中之意和根本旨趣。
(一)转变学生评教核心理念和目的是根本
学生评教制度作为学校组织内部的一种微观治理活动,深深烙印着利益相关方的思想意识,而目的性统一或者说环境理念是否一致直接关乎活动终极旨归的达成。当前高校学生评教为什么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行为偏差和信息失真,导致学生评教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饱受师生质疑?为什么教师对学生评教一脸茫然、被动和质疑?为什么学生在评教过程中会有“牺牲品”偏激想法?这一系列内生嵌套问题值得深问,根本原因可能在于学生评教的制度设计及运作过程与学生评教制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相冲突。转变学生评教思想理念和目的,方能回归学生评教教学关系,教师才能诚心诚意归位学生评教活动,学生才会出于内在需求认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评教解决的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和学生关系的问题,理应遵循的是教学质量保障逻辑,也是利益相关者多方之间进行教学交流的管理平台和长效机制。
(二)优化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设计是核心
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评教信息的反馈与交流,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激励教师根据学生意见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沿袭传统学生评教标准下的指标内容设计无法真正触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建构知识教学过程本身,学生评教的确存在失真问题。评价内容的选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特点规律,针对学生评教主体角色定位与能力转换选择有一定宽度、深度和区分度的内容,秉持学生评教价值尺度,立足学生学习场域,客观真实表达内在需求;指标内容结构要序化,考虑指标内容间关联度、区分度及离散度;内容表达口吻方式要考量学生认知理解程度及人称角色转变,避免抽象、模糊;问题指向要明确,规避脱离学生评教能力范畴,聚焦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发展、教师教学个性等考量点,强化师生关系固有的本质联系。
(三)强化学生评教结果反馈和应用是关键
学生评教回归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定位逻辑符合学生评教本质要义和基本价值,通过学生客观公正的评教为教师教学提供诊断意见和改进依据,从而保障实现学生利益訴求。首先,要公开、透明学生评教结果信息,做到信息透明,以保教师心中有数,学生心中有尺,推动学生评教指标内容设计的改进。其次,有针对性地反馈教师教学的不足,充分挖掘数据功能,指导教师改进,规避教师尤其是后进教师随意、淡漠的消极态度,形成阶段性、长期性螺旋进步机制。再次,强化学生评教结果的应用范围和程度,规避评教结果应用的强制性、功利性和单一性,将外在管理工具价值取向无声地渗之于学生评教本质之义中。最后,构建从学生评教制度、过程、结果、反馈到改进的持续提升、长效发展机制,实现教师教学成长、学生利益满足以及学校组织管理目标的过程同步跟进。
参考文献:
[1]韦家朝.教学质量保障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评教研究[D].南京大学,2012:253-257.
[2]刘发胜,谷秀梅,岳向丽,等.高校评教工作信息化建设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64-65.
[3]文智强.雷达图法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