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三维路径的实践与思考
2018-05-14张兰青秦抗洪方萍
张兰青 秦抗洪 方萍
[摘 要]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原有家庭的供养功能弱化,迫使人们必须转变养老的观念与模式。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皖西地区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等养老志愿服务团队的三维共建思路为切入点,对学校、医院、社会在养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协同发展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养老志愿服务;三维路径;常态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D69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14-02
当今人口老龄化凸显,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快速发展、生育率逐年下降、家庭结构转向小型化、家庭功能社会化等一系列因素,正在对中国传统的“老有所养”观念发出挑战。“十三五”开局年,我国首次将养老志愿服务落于实践,为未来的养老事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养老服务现状
(一)养老服务变革困境
当下,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已经很难从传统的家庭中获得养老资源。尝试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开放式养老的人群越来越多,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也层出不穷,但是硬件的发展速度明显赶不上老龄化的速度,全国统计在编的养老福利机构的床位不足百万,但是我国有1.34亿的老年人,两者间巨大的差距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弥补。软件的发展也不甚乐观,愿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专职人群越来越少。他们认为这项工作强度大、工作风险高,投入的劳动与收获的待遇严重不相称,再加上养老服务人员多为四十岁以上的中年失业人群,决定了他们的服务素质很难得到提升,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连串因为“未富先老”带来的主观与客观难题,正在严重地冲击着我国的养老形态[1]。
(二)养老志愿服务引入的必要性
关于养老服务人员短缺、素质低下的情况,政府和社会已经意识到其严重性,各个地区也针对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意见与课程,为养老服务业培养专业人才,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反而使养老服务费用升高,大多数老年人承受不起。而且在国家财政无力承担的情况下,目前的养老服务市场化运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以利润为最大目标的养老服务更是人为限制了养老普惠群体,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服务模式[2],为老年人提供成本低廉而优质的服务。西方发达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践中形成了志愿服务模式,这是一种不限人群、不限阶层、自愿参加的老年服务模式。志愿者不计酬劳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推动老年人的福利事业,成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将志愿服务引入养老服务中,为志愿者带来了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与荣誉感,这是一种道德意识上的优势。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充足,志愿者的来源广泛,能够保证志愿者服务工作持久而专业地开展,公检法、文教卫各个战线的志愿者组建的养老服务队,可有效减轻国家和政府的养老压力。
二、养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的三维路径实践
(一)养老志愿服务团队三方共建途径
1.学生志愿者
从我国现行的教育机制来看,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学习时间紧张、社会实践活动少,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完成应试教育的任务,极少有时间用来社会实践,主要的目的是启蒙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基础素质[3]。大学生志愿者思想觉悟高,热心社会事务,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养老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有些学校还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考核内容中,鼓励他们走出学校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接触社会公益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2.医院志愿者
医院是专业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单位。他们的志愿服务和养老基础工作联系得最为紧密。专业、及时、坚实的医疗服务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筑起了一道屏障。随着养老社区化,很多医院将都在居民区的社区医院建立养老服务点,在这里老人既可以享受免费的身体检查,还可以接受医疗上门服务,提高了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医院的医务人员是最受老年人欢迎的志愿者群体。
3.社会志愿者
社会志愿者主要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有来源于政府部门的、有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的、有私营组织和民间机构的等。能够参加到老年人志愿服务中,本身就具有較高的觉悟,工作态度认真负责,而且能够为全社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具备成为一个成熟的志愿者服务群体的客观条件[4]。
(二)养老志愿服务建设三维路径探索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与存在价值。但是志愿服务困于多种因素,常态化发展往往成为难题。如何破解成为当务之急,将是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皖西地区,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为代表,有机整合学院、附院、社会等多种资源,先后组建了青春之旅志愿者服务团、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小白鸽志愿者服务团等,探索出一条学院—附院—社会三维共建的养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模式,形成三维互动,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提升,促使皖西地区养老志愿服务良性发展,常态推进。
以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为例,志愿者由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附属医院医生和护士、社区医务人员和社会热心人士等共同组成,由学院和附院兼职的“双师型”教授担任牵头,接受学院、医院双重管理。志愿团制作了科普手册、宣教海报等,组织科普知识讲座、科普互动活动、微信公众平台(应卒科普园)等推送宣教老年慢病防治知识,提升了当地百姓的科普素养,改变着公众的健康理念与健康行为。同时,服务团与当地老年信息服务中心联手合作,定期对市内生活馆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老人们的健康状况、解答老人们的健康问题,为保障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奉献着爱心和努力。目前,红手环涉老志愿服务逐渐趋向常规化,红手环志愿者逐渐广为当地公众熟悉。在取得诸多科普实效的同时,志愿团也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志愿服务典型,志愿团活动与事迹被中国医师报、中国卒中中心网、安徽文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养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的策略与思考
(一)宏观策略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志愿服务体系
我国养老志愿服务起步晚、发展慢,和国情、社情有很密切的关系。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大多以地方性法规为主,如广东省在1999年通过的《廣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距今有近二十年了,其中很多内容已经完全不适应于当下的实际情况。其中关于志愿者管理的行政措施、资金保障等已经明显地滞后,不能为志愿者提供保障。2014年2月19日,中央文明委印发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明确要加强志愿服务相关制度建设,是我国政府层面出台的首个全国性的有关志愿服务的政策文件。2017年12月1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只有从宏观着手,以法律为依托构筑养老体系,才能让志愿者的行动有标准、有规范。同时也保障了志愿者的权益,让他们既有法律约束自己,也用法律保护自己,才能减少后顾之忧,将注意力专注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上。
(二)中观策略体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鼓励不懈追求理想
我国对志愿者的激励大多属于短期行为。志愿者本人也不会把志愿服务当作一生的追求。大部分的志愿者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后,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成熟经验之后,就会离开志愿者岗位,寻求更好的发展。最为常见的是大学生志愿者的流失,他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没有时间参与养老志愿服务了。因此,我国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总是陷入到“生涩—成熟—流失”的循环中,无法建立起一支稳固的队伍。留住志愿者的关键是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了解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机,针对动机制定相应措施[5]。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是自愿无偿的服务,人们也是希望得到形式上的认可的,因此要在精神或政治上给予优待。例如,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人员在入学、就业、入党等事情上获得优先考虑、考察的资格等,让志愿者在工作中看到前进的动力与目标,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稳定但流动的人才队伍。
(三)微观策略体系——建立有效统一组织,培训专业服务水平
我国没有专门的培训组织,养老护理服务得不到肯定与信任,志愿公益组织发育得不完全、不充分。因此我国养老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参与范围、参与层次、参与机制都和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养老机构以及老年人聚居的社区要积极地承担起养老服务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工作。建立一个独立的管理组织,制定出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培训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和形式,为志愿者建立个人档案,做好工作记录,招募和培训实施周期化和自由化相结合的形式[6]。让学校、医院、社会三方形成网格式的共享模式,为不同的老年人群体有针对性地输送志愿者。
综上所述,学院—附院—社会三维共建的模式是我国养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养老志愿服务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多方共建都是一个同策同进的体系。以法律为效力、以机制为动力、以培训为能力,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方向和质量进行组建和培育,是我国养老服务建设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韩琳.养老志愿服务发展组织化进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1025-1027.
[2]孙彦东,杨国军,刘素婷.再社会化视角下我国老龄志愿互助养老的组织与管理[J].改革与战略,2017,33(2):120-122.
[3]张晓明.大学生参与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梧州学院为例[J].新西部,2017(30):47-48.
[4]汪灏.志愿者服务在社区养老中的地位和作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85(1):94-96.
[5]钟磊,李帮梁,姚秋梦.高校志愿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市场,2016(12):60-61.
[6]毛佩瑾.养老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3):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