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政法类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

2018-05-14潘仕彬马冰唐普霞张世红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政法学时调研

潘仕彬 马冰 唐普霞 张世红

[摘 要] 使用已有的政法类院校课程标准体例模板,通过对海南政法学院计算机基础课实践和调研,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的定位和目标做出论证,提出中西部政法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改革建议。

[关 键 词] 政法类;高职计算机课程;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18-02

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精神,课程标准是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有序稳步提高的有效手段,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而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评价都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特别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政法类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涉及全国50多所政法类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影响范围广,意义重大。现有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是否能适应公安、法院和司法三大行业岗位信息化需求?现有的课程标准是否能够体现课程性质、目标的期望?经过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否能完成主要内容?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素养是否能达到基本要求?有哪些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是否能够达到提高课程质量的目的。需要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多角度调研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本文通过岗位需求适应性、课程内容中外对比和培养效果达成三个角度调研,用大数据来回答以上问题。

一、高职计算机技能在政法类岗位需求调研

高职计算机技能设置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是否符合岗位需要为衡量标准。对政法类高职,就要根据政法部门对计算机办公技能要求来取舍内容。一方面,以计算机等级考证标准作为调研项目,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岗位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集中在文字录入、文档排版、电子表格处理等方面,这与原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基本相符,调研具体占比为:文字录入对岗位能力影响,非常重要占57%,比较重要占43%;文档处理能力对岗位影响,非常重要占100%;电子表格处理能力非常重要占71%,比较重要占29%;制作演示文稿能力非常重要占86%,一般占14%;计算机维修能力非常重要占29%,比较重要占28%,一般和不太重要占14%和29%。

二、计算机课程标准在国内外课程设计目标差异

计算机课程基础标准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外发达国家已经通行多年,课程内容能深入小学和中学教学,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引导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比较国内外计算机技能课程标准,能得到课程目标设定差异,本次调研通过网络检索和文献案例分析途径得到。

对比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家计算机基础课程,国外高校各校差别大,但是课时多为单元制,分成五个模块,18~180课时不等。而且名称一般为计算机科学概论和计算机科学基础,教学理念以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主导,使用情景示例解释抽象概念,实验不是为了训练技能,而是为了验证计算思维理论或求解问题。比如美国K12里,计算机课程标准中,课程名称为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能力领域5个,分别是computing Systems计算系统,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网络与互联网,Algorithms算法,Data and Analysis数据与分析, and impacts of Computing计算机应用影响力。

国内高职政法类院校,课程名称多为计算机导论或计算机基础等,教学定位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纲,教学目标以掌握概念方法为主导,通过学生操作Microsoft office软件来验证办公技能,课时50+系列进阶课程。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课程名称为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理念为培养办公软件应用技能,课时72学时。

对比国内外课程标准,能发现国内外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有一定差距,突出一点为课程定位上,国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为通过训练计算思维,达到灵活利用计算机解决各种问题,而国内课程定位主要还是侧重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三、计算机课程标准在海南政法职业院校效果达成调研

根据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这样典型高职政法类院校调研,要回答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在全国高职院校的达成度,确实比较牵强,但是对一支在高职计算机课程开设方面有十余年经验的团队来说,还是有较强的代表性的,可以回答技能培养后在政法类院校标准达成情况的。代表性体现在专业广度和考查时间深度上,比如,该院每届38个教学班级,涵盖文理两大类,涉及法律类专业10个,分别为司法警务、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刑事执行、社区矫正、法律事务、司法社会工作、行政执行、法律文秘、司法鉴定技术;涉及理工专业4个,分别为信息安全与管理、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消防工程技术。十多届毕业生分布在众多行业单位,人数众多,岗位多样,是有说服力的。本次采用抽样调查法,抽取2017年大一在校生1200多人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调研依据,并选取30人往届毕业生或实习生,通过见面交谈、电话访谈、在线调查等方式,开展调查工作。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专业学习态度、能力上差别不大,学生对文字录入、网络应用、文档制作、多媒体应用的掌握比较熟练,自信心较强。但是学生在视频处理、数据管理、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运用能力比其他方面的知识落后一步。

从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在学校里曾经学习过的课程模块并不均衡。像Word文字处理、Excel表格制作、PPT制作这些模块普遍学过,但是对网页设計处理、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等模块仅有少数学生学过。文字录入单项能力训练后,90%以上的学生打字速度可以达到20字/分钟以上,平均线为30字/分钟。

四、高职计算机课程标准修订建议

(一)调整课程定位

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上起到引领和基础的作用,推荐在课标上明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算法逻辑等素质能力,并通过课程内容各个项目化模块设计出能力训练方法。

(二)调整课程内容

目前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上下两学期的课时为72课时,课时需要适当调整。根据调研情况,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必须考虑就业岗位的需求,可以实现分方向培养的策略。课程内容应该包括文字录入、计算机基础知识、局域网与Internet、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Excel、电子文稿PowerPoint等。在课程设置中需要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课程内容设置应考虑到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各方向中通用,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随着选修课的开设而展开。让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现实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课程设计建议五个模块,36~108课时皆可,百分比占建议:文字录入、Word、Execl和PPT分别是10%,50%,20%和20%。

(三)课程标准上优化课程体系,推荐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

目前课程标准学时设计上,以教师授课、学生验证训练为项目化教學体系,要改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的学习型教学体系,还可以在修改课程标准推荐的教学方法载体上做文章。课标上推荐采用“翻转课堂、短学时、多方向”的课程教学方法。

能实现“翻转课堂”,关键在于教学资源的准备上和“互联网+教育”运用上。把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资源,或者把收集到的微课资源放置在云端平台,提供学生使用,在课前能学习,在课中能答疑验证,在课后能在云端练习巩固。通过翻转课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和及时总结。以互联网任务单结合任务驱动的方法,以实例为单位展现学习内容,循序渐进。每个实例之后总结出对应的“操作步骤”和“一般方法”来讲授操作技能和应用方法,每一节都配有“实战演练”操作练习,以及时巩固所学操作技术,每一章之后配有综合练习,能检测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短学时”同样也能够通过课标设置一个特定技能为目标,通过较短的学时(例如36学时或18学时)达到目的,便于将整门课程的基本能力把握住。

最后,“多方向”的思路,“多方向”就是课标按照岗位设置专业方向,围绕“职业特定技能”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项目化任务单。比如,同样是Excle电子表单求和公式知识训练,不同专业类别,项目化任务单设计有不同,在法律事务、司法社会、司法会计等法务技术工作岗位上,设计的项目化任务单为经济案件财务统计;在信息安全与管理、通信、安全防范、消防工程等智能公安技术类工作岗位上,设计的项目化任务单为公安人口数据和案件数据分析等。课程标准考虑到了不同政法类岗位特点,设计出多种授课任务内容,同时能推动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和岗位认可的培养。

五、调研总结

通过调研,得出以下结论:“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在培养政法岗位人才适应信息化政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在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课程标准的改革建议在教学定位上突出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课程内容上提出新五模块单位,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提出“翻转课堂、短学时、多方向”改革。

参考文献:

[1]刘莉.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J].科技信息,2010(10).

[2]贾丽.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研究[J].科园月刊,2010(19).

[3]綦春霞.澳大利亚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7):81-85.

[4]潘仕彬.高职在校学生量化考核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猜你喜欢

政法学时调研
新委员带来哪些新变化
选优配强用好乡镇(街道)政法委员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基础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学习不是“刷学时”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
完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议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