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2018-05-14韩陆

今日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韩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不难看出,体育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基础,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好不夸张地说,体育是依赖于经济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也借重于体育。市场经济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反之,发展农村体育运动,又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农村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互动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广大的农村,农村的现实情况又注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也不小。要在广大的农村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大力推广新农村建设,体育界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抓好农村体育运动发展,让农民群众有一副健康的体魄。不然,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面临困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体育运动,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添砖加瓦。

一、对当前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相关阐述

所谓的农村体育,实际是一种大众体育活动,其范围以县域为单位,参与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农村体育的发展目的,一是实现全民健身,提高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二是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三是丰富农民群众的娱乐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农村体育是大众体育,是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

农村体育运动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一是新农村的农民有比较充足的休息时间和余暇时间。这样的情况下,农民群众也渴望闲暇时间的生活多元化,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就成了不错的选择。二是农民群众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缺乏规律性,时间也比较随意,这主要跟生产有关,农闲运动农忙生产这是他们的主要特征。同时,农民参与的体育项目差别很大,很难做到统筹。三是农村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行政性政府拨款、民间集资、企业赞助等。绝大部分的农民认为要经常开展农村体育竞赛,说明农民对开展农村竞赛的热情是比较高的,而体育比赛的组织却很少,在各省举办的农民运动会,基本是由专业运动员参加,真正参与的农民运动员很少。四是当前制约新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有观念落后、农村体育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农村体育政策法规和理论研究缺乏等因素。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农村体育运动发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硬件设施方面的改进,随着国家对农村村级活动室的建立和资金投入,体育设施较以前有很大改善。据调查,如今农村100%的村有村级活动场所,场所内80%以上的有一个篮球场。100%的有一个棋牌室。90%以上的有乒乓球或羽毛球场地,50%以上的村配建有简单实用的农村公共体育器材,100%的村留有一块空地用于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二是农民的消费观念有很大改变,由于农村受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势必对农村消费观念和体育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部分农民也会配备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服装,在空闲、节日时或农民自家有喜事时进行适量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另一方面可以成为体育消费新的增长点。

二、当前农村体育活动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背景分析

1.农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以来,农村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对农村各项富民政策,在搞好农业合作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目前,消费结构由原来单一的生活支出逐步向衣着城镇化;居住条件舒适化;耐用消费品普及化;交通通信现代化;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快速发展;医疗保健水平显著提高的方向发展。

2.文教卫、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基础工程,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可以使其提高健康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为终身体育打良好的基础,近10年来,我国教育逐步走上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轨道。同时,广播电视业作为政府重要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也是体育政策法规和健身知识等的重要传播载体。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8.6%;卫生医疗保健也稳步发展。全国100%的乡村有医疗卫生院,可以这么说,农民看病基本能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而且医疗经费大部分都有医疗保险承担,大大降低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3.新农村体育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针对群众体育的题词。成为我国成立70多年来的体育方针。1995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纲要的指导下,群众体育发展水平有了更大的发展提高。2002年颁布了《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党的十八大又明确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这些措施及目标的提出都说明了群众体育工作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也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视及搞好农村体育工作的决心信心。

4.农村全民健身工程成为全民健身的“助推器”和“示范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落实,坚持抓好三个重点即“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以建设全民健身的示范点,培养全民健身服务骨干,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的体育方针。全国90%以上的村有村级活动室,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场所,这些投入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证。

(二) 参加农村体育运动人口结构分析

1.年龄结构。据调查,目前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年龄呈哑铃型结构即中间小两头大。这种比例更能反映出人群特征。16---2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刚离开学校或刚参加工作,家庭负担较轻,精力旺盛,对学校的体育活动还保持着一定的热情,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26---5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结婚建立家庭后,孩子上学,父母需要赡养,自己事业更忙,生活的压力使他们降低了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已无暇顾及体育锻炼。

目前我国农村的年轻人大都进城打工,中老年人成为田间农活的主要劳动力。繁重的生产劳动和体育意识的浅薄。他们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56岁以上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小孩已长大成人,家庭压力也减轻了,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如以前健康,况且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还没根本解决,使这类人又重新回到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的健身队伍中来。65岁以上的人,他们错误的认为“我们太老了,锻炼不动”,而参加体育锻炼也特别的少。

2.性别结构。调查发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男子占68.4%,女子占31.6%,男子比女子高出36.8个百分点,说明男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差别较大。

3.文化结构。当前,农民体育人口中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占81.2%,大专及以上占13.4%,文盲占5.4%。从相对比例看农村大专以上学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由此可见,体育人口的比例和文化程度成正相关,也就是说文化程度越高,体育人口的相对比例就越高,高学历的人在农村多为自谋职业或公务员身份的大学生,他们在农村的威望和地位也较高,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较高。

总之,我國农村体育运动发展是我国整体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速度缓慢,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弱等等,因此,创新农村体育运动发展方式,提高农村体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为发挥农村体育事业的功能提供保障条件。(作者单位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