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预防

2018-05-14乔红丽

今日财富 2018年9期
关键词:账款信用水平

乔红丽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企业已经把资金作为了一项很重要的部分。应收账款这一会计科目是公司日常交易的重要部分,应收账款的好坏对于整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都起着重要意义。但仍然有一些企业没有注意到应收账款。在当前社会现状下,如何加强其风险管理,仍然是企业需要探讨的一个环节。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有比例都非常高,公司与公司之间相互欠款的现象较为常见,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的现象经常发生。尤其是有部分公司将应收账款视为舞弊的一种手段,这样做可以虚高公司资产,将应收账款运用到非法的行为中,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均会使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越来越不容乐观。

一、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日常的交易中形成的,例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从买方手里取得的报酬,其中还应该包括交易的过程中给买方垫付的各种费用,比如说税费、运输费等等。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控制应收账款的限额和收回的时间

企业在日常交易过程中,关于应收账款的金额应该设定限额,不能没有上限的使用应收账款这个付款方式,如果不规定上限,就会造成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导致资金无法有效回收。同时也应注意收回应收账款的时间,不能放任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应跟买方规定一个付款期限才行。

(二)充分估计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和风险

在确定是否要进行赊账时,公司要对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行评估,信用水平不同的企业,要采用不一样的应收账款政策,信用水平高的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低,信用水平低的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就高,企业要根据不同的信誉水平采取不同的風险应对策略。

(三)应收账款的催收,避免企业资金被其他单位占用

企业应该定时的派专人催收应收账款,不能出现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无人管理的现象。没有办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要查明原因,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

三、应收账款的风险

(一)企业盲目赊销,资金周转困难

有些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量,将收入增加,没有事先了解对方的信用水平就盲目的将产品卖给对方,虽然这样做会使报表上的利润增加,但是也非常容易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无法收回的现象。严重的时候会造成企业款项长期无法收回,企业内部生产的资金不到位,企业无法运营下去。

(二)没有明确应收账款的责任部门

大多数企业没有委派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后期经常出现应收账款与付款单位不明确的现象,公司内部不重视应收账款这一科目,没有设立明确的部分或人员管理应收账款,这些都会使应收账款的风险加大。

(三)没有按信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

很多企业在赊销时,只是粗略的评估一下对方的信用,往往很难发现对方的真实情况,企业内部没有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的内控不完善。

(四)没有定期对账

现实中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不够重视,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没有得到定期检查,同时,因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不重视,造成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真实情况不够了解,经常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给企业带来了风险。

四、建立应收账款的防范机制

(一)建立客户档案和信用等级管理制度

对于每一笔应收账款,企业都要提前审核,建立客户的信用档案,对于每一笔应收账款,企业都要标明时间、地点、经手人等等 ,资料都要交给专人保管。

(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企业要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标准,比如说,对于信用水平高的客户,可以给予他比较高的赊销额,对于信用水平很低的客户,只能给予他低赊销额。同时我们要定期的对企业信用水平进行评价,提升或者降低对方的赊销额。同时对于还款及时的客户我们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来鼓励客户尽快的还款。

(三)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该对于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如说详细说明每个客户应收账款的期初期末余额,以及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还款。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还款,公司应该将该客户纳为重点对象,并且将此现象纪录进去。

(四)建立应收账款回款业绩考评制度

在销售产品时,销售人员不能只关注销售数量,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也要考虑进去。企业要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对于长期收不回款项的情况,销售人员也要付起相应的责任。这样做可以更好的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率,规范企业运营。

五、结束语

应收账款这一会计科目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对于应收账款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应收账款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风险。因此,制定良好的措施去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就至关重要。本文就主要针对这个进行简单的分析。(作者单位为山西省长治市山西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账款信用水平
神秘的植物工厂
张水平作品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35
应收账款融资会计处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