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背后的尴尬
2018-05-14陈源
【摘要】文章通过“风雅背后的尴尬”剖析了中国原创歌剧所面临的诸多困局。从第二届歌剧节参演剧目的评述作为开端,通过对歌剧《貂蝉》等剧目的评论,以亲历者的笔触发现当下歌剧创作中的一个个隐忧,及其背后所暴露的中国歌剧创作环境的恶劣和异化。
【关键词】“歌剧节”;“高、大、上”;“持之以恒”
二O一四年十月底到十一月初,由文化部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在武汉开幕。这是时隔三年之后中国歌剧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其中,中国剧目十六台,外国剧目四台。原创作品作为最大的蛋糕,淋漓尽致地全方位展现了“高、大、上”的创作思路。作为小众艺术的歌剧,在难得的欢愉之后,被功利裹挟的尴尬、困惑及无奈,一览无余。
一、“高、大、上的主创团队”
剧本乃一剧之本,戏剧冲突如何展开,美学背景下的文学性如何表达,人物形象如何塑造,主题如何呈现。这些都取决于编剧。甘肃省歌剧院的入选作品《貂蝉》,编剧由黄维若担当,出品方的这一选择包含有多少期待,恐怕不必多说。入选作品的作曲家团队,同样是大咖云集。金湘、郑冰、莫凡、关峡、徐占海、崔炳元、郝维亚等等。崔炳元对歌剧《貂蝉》的音乐创作赞誉与质疑皆有。作为交响音乐的驾轻就熟者,《貂蝉》的交响性,从首演开始就充斥着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既有毋庸置疑的肯定,也有毫不掩饰的异议。曲调的歌唱性和美感是不可否认的短板,音乐的戏剧性表达的确还有着诸多可待商榷的地方,合唱的配重是否合理也值得探讨,为数不多的重唱,多声部的叠加让听觉显得散乱,同时让演员的重唱功力漏了怯。
要想实现“高、大、上”的诉求,少不了豪华的舞美团队,罗江涛、黄海威、刘杏林、修岩、刘科栋等等。这些名家的设计满是特色,一个共有的特点就是大制作,其中鲜有简约的风格。有不少剧目在指定剧场无法上演,除了个别的新建剧场,更多的老旧剧场无论是舞台面积,还是硬件设施都无法满足演出需要,砸墙开洞甚至动用吊车,接拉专线昼夜奋战,成为普遍常态,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能够不折不扣的满足需求的现代化剧场,在各地都屈指可數,传播交流是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这些从创作之初就可以预见的难题,将成为制约其实现演出场次的巨大障碍。
二、人才困境下的主演外聘
作为参演的省级院团,人才的匮乏和不齐整,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个别硬顶上去的老演员也已是强弩之末,很多的力不从心,让人慨叹舞台的残酷。年轻演员能唱的演不了,会演的唱不下来,受过系统歌剧训练,能力均衡独当一面者寥寥无几。难堪大任的演员现状,催生了外聘主演的普遍,这里既有基于艺术的考量,也不无名利的左右。投入的多寡决定了外聘者的层次,外聘演员唱的不是独角戏,演唱水准和表演功力上的差距,不良嫁接下的舞台呈现,让观众的听觉视觉会很分裂。真金白银的投入,有的效果明显,目的达到。有的差强人意,黯然收场。
三、功利与成本妥协下的短促出击
制作周期的短促,参演团队的庞大。如果细数入选剧目,近三五年来的新创作品,都有大干快上之嫌。
作曲,三个月到半年,包括试听、试唱、修改、配器直至交稿(总谱)已经是精耕细作了,月余或几十天完工的不在少数。作曲家既有自我的局限,也应该有成本的考量。
导演,从拿剧本作案头,到进排练场,导演阐释成了不被重视的个人秀,出品方就算有什么意见,也已经是细碎支离甚至是不被理睬的,原因很简单,这时候钱已经花出去一大半了,首演的日期都倒计时了,就像上坡路上的车子,甭管是哪家的都只能是一鼓作气往前推。基础部分和场景部分,包括过场,都由导演助理按照台本前期完成,大导们都只负责主要演员、主要场次,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时候能看到大导的影子,就算不错了。
外聘的主演们,在一个月时间里,要完成所有的唱段,舞台的调度,合乐、合光、合成等等。有多少时间揣摩人物,让角色往心里去,真的不好说。表演对绝大多数歌剧演员来说是短板,成名成家的不少大人物都无法回避。游离在自我和角色之间,进进出出不可避免。唯一的遮羞布就是声音了,但人声不是器乐,更不是CD,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节奏、音准、声音的质量,力不从心者还真不少。
按照歌剧的艺术规律,其体量原本就不小,本届歌剧节二百人以上的团队并不鲜见,这是作品需要的,还是创作者为达到某种目的主观决定,一旦表面化、庸俗化的理解了“高、大、上”,就算实现了获奖的目的,成本的高启也无法让剧目走下去。
说到底,刚刚起步的歌剧节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如何以平和理性的心态看待这门艺术,是每一个歌剧人都应该冷静思考的问题。面对生存的困境,行业的困局,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全方位的人才匮乏,是二十多年不重视的恶果,外聘的豪华团队无异于饮鸩止渴,游走在各个东家间的同质化贩卖,能有几多价值。艺术是绝不能上流水线的,很多过去不想做,不愿做的事,得静下心来一点点地做,一年年地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有内容,有情感,有温度的作品锻炼演员,培养观众。丢掉妄图通过一部作品,一蹴而就的幻想。铭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根本,老老实实在这条任重道远的路上,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沈祺.原创歌剧需要科学发展——观国家大剧院《西施》有感[J].歌剧,2009(12).
[2]尼洪涛.从第二届武汉中国歌剧节看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J].大舞台,2015(08).
作者简介:陈源(1971.01—),男,甘肃人,本科,二级演员,研究方向:表演理论、文艺评论。